/ u' X% w( ]: \3 C4 q
# m8 G. L q r& ~ 2022年2月23日,合肥,2023年考研拉开帷幕,安徽新华学院图书馆自习室坐满了备战考研的学生。
/ A5 Q: ?. K( f 文丨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G% M7 _! n) R5 q
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相关话题也屡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议题。据报道,一些高校热门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普遍超过400分,部分专业甚至达到420分。一些考研分数超过400分的考生,也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
2 [( w( j$ l i& y; I/ B K% H 过去考研超过400分就属于超高分了,完全可以确保考生稳赢考研。即便考不上,至少也能够通过初试并进入复试,或者获得调剂机会。但是,今年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很多“二战”“三战”的考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等不来的研究生入学资格,不得不思考未来何去何从。 9 A, C' ] ^) H( m w! ]8 i
考研难的背后是考研热
4 D$ b& V* ^' U# P& b8 U9 M9 l 考研难的背后是考研热,众人抢过独木桥,必然会让更多人落水。近些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连年攀升。今年有457万人考研,比去年的377万人多了80万人。据预测,明年考研报名人数会突破520万人,考研“内卷”现象也会进一步加剧。 4 B* y: k& i* v0 S! l
推动考研“内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就业市场挤压带来的就业延迟,也有考生的求学择业观念发生转变,还有疫情冲击造成的叠加效应,同时也折射出当前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的突出问题。
" C0 j# I' v3 s, o' S 2000年以来的大学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连年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圆了大学梦。但是,这也使本科学历越来越成为就业标配,其含金量也每况愈下。在满眼都是本科生的情况下,硕士学历成为很多工作的准入门槛,并反过来推动考研热。 6 G( V- X2 v, s1 U- F8 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企事业单位招聘,都出现了学历门槛“水涨船高”的现象。学历“贬值”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折射出其背后的过度教育问题。很多工作实际上并不需要研究生学历,但是趋之若鹜的申请大军,又使用人单位不得不抬高学历准入门槛。 " R n8 g/ @9 M6 h# r
今年全国有1076万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史上毕业人数最多的年份之一。加之疫情冲击和防控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剧,由此造成的就业困局也有目共睹。这使很多人选择延迟就业,希望在后疫情时代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考研就成为不二之选。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使出境留学不再受欢迎,一些原本留学的人也转而在国内读研,使考研大军进一步扩充。 3 q) O1 W( N4 Z: ?, O+ m
研究生招生模式亟待变革
* @; C# \6 n- T. Z* t& x. e& L 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考研,而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则变化不大,供需矛盾激化自然推高考研分数线。但是,高分考生未必就是硕士研究生的理想人选,这同考选模式和入读动机有很大关系。
, L* N F7 G! A6 z6 ^: |4 G 从导师的角度而言,虽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是学术研究,但是他们往往空顶着研究生的帽子,可以说是学术研究的“鸡肋”。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的读研动机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往往是为了提高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 X+ P8 Q' G5 p/ t- u$ t& s$ A
特别是两年制研究生,培养结果和继续读一个大五、大六没有本质区别。研究生第一年的课业压力大,几乎没有时间精力参与科研。很多研究生课程和大学的相差不大,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就更不用说了。学生在第二年则忙于实习、考公务员、找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都捉襟见肘,更不用说静下心来做研究。 / l; p9 T) N( I$ q
如此速成的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同优秀本科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实质性提升。但是,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评审过程也日益严格,使导师和研究生都面临时间不够用的挑战。
/ q0 `! E# t8 ^) i, j 与此同时,硕士研究生入学也应进一步加快改革,探索更加符合研究生培养定位的招生考试模式,并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目前,研究生考试仍然采取笔试+面试的传统模式,同学术研究素质要求相匹配的程度还不够。
8 z: i7 ?. p1 w. Y: X" l6 e% x2 w! w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就建议,将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科目考试改为申请审核制。引入高校博士生招生普遍推行的申请审核制,允许考生同时报名多所高校和多个专业,也会提高考生和学校、专业、导师的匹配精准度。 5 E! s* o. t W" s
此外,可以参考类似于一些中小学试点的九年一贯制,打通本科和研究生学制,拓宽保研渠道,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也可以降低大学生为保研而陷入的绩点内卷。与此同时,通过扩大硕博连读等方式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鼓励更多人在职或全职接受专业型研究生教育。
1 w! p6 o+ Y# a7 ~ 归根结底,绩优主义的社会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当前的考研热和考研难。假以时日,当满城尽是研究生时,博士研究生又可能会成为就业延迟的新“避难所”,而完全为了获得就业机会的“假博士”,也会使未来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伤透脑筋。只有全面深化教育和就业体制机制改革,逐步转变人们的教育和就业观念,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问题。
6 ^" `, R' q$ m0 j" o- z; D/ @" G0 d H+ z
S( q6 Y2 q# V3 e G; O8 f" @$ }7 Y# C
, Q" G) r; s) H* ^8 u
+ @: \' [3 H' i1 `, t7 y; X" }3 n) U3 ~
0 p* `3 I9 [3 x5 [/ ^* X6 A( q6 r
2 `0 d6 D3 N9 W/ d# C8 O
' x6 `/ q* W: h n% r! A
% z& {: s G) B# m4 W- g+ R( k1 j* q+ T7 }! ^( \7 v
8 D6 Y& P' u' q/ E3 {# J1 n
" d. R, o# G) _2 b
% {. f2 r/ _+ p) r) x
, f* ?/ Z6 N( f6 A
( A. T, n1 G( J$ T0 j6 ^5 {" _" p6 u! d+ ?% {0 H8 {$ G& Z, G
8 ~0 A# J, v: q, t( w* K
# t% g) B& |* K* V/ c2 W& H4 r
/ t ^. Z4 A- m" K
6 v' {$ K( N& {; @9 L& w
) X, T, ]4 [# O# K s7 L; r& b. Y$ H/ R$ F0 [2 X Q
; ?, _9 C) Y5 M/ t
8 T, ^7 \6 U; b
# }: h, @; J. b8 j9 x8 j F2 E; Q7 t( `9 k
7 {! G5 v) `) f# e2 X
* C& G: ]0 }! e* i0 z
7 I/ F! a. Q0 c$ b
/ h$ E _, d, J. X+ j0 [
2 k$ F; q% i0 c" Y8 O0 ~7 [( u # {2 S5 P; V; n2 x2 u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b4 _+ {" D' }
: [1 c, e: G4 D: j) \6 A6 I/ s
& E# P6 i/ S P+ h* ^3 r5 u, X% T$ Y+ h6 M
8 H! g! M: G9 R i6 T6 N
% N. @. d' ~# n( ]' r0 h' C1 V! g: M& I. M1 ~& S A* v+ F8 v2 S
9 _' S4 P9 E+ _0 T/ }' S6 k' M
责任编辑:张亚楠 % t9 {8 v4 N+ W0 `! s9 h& q
# ]. Q% k! |: O8 k2 M$ A; U i: P
; \! @# q& L' t4 J
J8 K; N' M" A( T% J: c8 ~1 ~
" v* ?0 @. M/ H- N
/ Z7 x$ a( |) `! n& y9 l1 p'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