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I( D3 h/ `9 x" u* l6 }1 X
编者按 / E/ E* f' {3 ]# R% T5 b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天津大学先后开展了两批课程思政建设立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方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此,天津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建设经验分享,陆续展示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敬请关注。
. ]- ]# Y' n. x" I. }8 H6 { 一、主讲教师介绍
2 j5 q6 q) E/ g2 r* x5 e1 F. | 王虎,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 D/ B' }$ l7 X% D) v7 I1 {
二、课程介绍 ! ?0 Y( {# k5 j5 D/ F- K M* q# q5 a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天津大学坚持“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理念、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人才培养需求建设的新兴学院、于2014年成立,学院于2015年首次招收“海洋技术”本科生、2018年开始招收“海洋科学”本科生,“海洋地质学”是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20211学期正在开进行第5轮授课。 6 o/ z3 @$ R8 i
课程负责人本硕博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具有较为系统的海洋地质学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科研经验,曾参加教务处组织的TIE培训、为中国-东盟智慧海洋学院讲授全英文课程,公派到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访学,熟悉国内外海洋地质学教学体系和先进教学方法。 * J% L- [4 t1 \6 h6 V
教学团队由支部书记张学峰教授进行思政和专业方面的指导把关、教学副主任邓增安副教授负责教学大纲和讲义等教学材料的修订、青年教师张亮、张翠翠予以多媒体和视频录制方面的帮助,马克思主义学院渠占辉教授给与思政和教学方法指导。 8 L. F6 `5 b' K, z b) k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首批“课程思政”试点课程之一,于18191学期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建设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6 b1 o+ i5 ~3 d. g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 z9 v- `# z' J' Y
新加入思政层面的课程目标,加强思政引领 & ]- m* G# f( ]6 y9 P5 I" L! Z- {
在海洋地质学原有的知识、能力等层次的课程目标基础上,增加思维、品格等思政方面的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思政引领,进一步对标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海洋技术和海洋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修订后的课程目标为:
& G6 `# P; y1 {3 z (1)知识:科学认知、描述和表示海底地形地貌、海底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海洋沉积、海底矿产资源等各类海洋地质对象、现象及演化规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1) F" G7 g6 J, ^+ _. `# Y
(2)能力:科学运用海洋地质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分析具体海洋地质科学和技术问题,给出评价和解决方案。(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2、2.2.2) # d# D; i" }+ r
(3)思维:具备创新思维、地球系统思维、海洋科学与技术学科交叉思维。(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1.1、4.1.2)
Q6 Y- N8 g/ P (4)品格:了解海洋地质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国家和社会对海洋地质的科学技术需求,具有把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投身国家海洋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8.1.1、8.2.1)
1 r* w! p8 j/ x" T9 q0 M4 i 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增强学生兴趣 $ ?* P- J2 \+ t% w( a( s4 c
将原有课堂讲授32课时,修订为27课时讲授、5课时认知实验,坚持实物实例、贴近生活是最好的思政。4个课时的实验室认知实验分别为:海岸与海底地形地貌认知、海底岩石圈矿物认知鉴定、海底岩石圈岩石认知鉴定、海底地质构造认知,学生以4人为1个小组,基于实体的标本和模型(例如,按照我国实际海岸缩尺制作的基岩岸、砾石岸、砂质岸、淤泥岸、磊石岸、珊瑚礁岸、红树林岸、人工岸等8种典型海岸地貌实体模型)进行分工合作,开展认知、鉴定、绘图、讨论、完成实验报告,拉近理论讲授和实物的距离,避免死记硬背、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合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素养。1个课时的校园认知实验,充分利用卫津路校区丰富的建材、岩石等海洋地质元素,由指导教师带领,实地讲解岩石及仿岩石类建材的鉴别、三大类岩石的野外鉴定,贴近实际、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G! I4 K2 f- b' | 创新作业方式,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5 a6 q Y; [( l" z. i ?3 Z
改进原有以知识点为主的作业形式,布置综合、开放、思政相关的作业,调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程相关内容,查阅资料,巩固所学内容。思政相关的开放性作业例如:1)“简述我国南沙岛礁开发利用情况,凝练出1~2个与海洋地质相关科学或技术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国家需求并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2)“检索并阅读1篇与板块构造有关的Nature论文,撰写总结和观后感”,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追求卓越”;3)“检索、简述大洋钻探发展历程及我国参与情况”,从海洋地质学科发展历程及我国科学家艰苦奋斗并取得可喜成绩的角度,培树学生家国情怀和奉献品格。 5 M1 i5 W) x' f3 W. S+ V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9 O/ \5 \2 @6 D5 ~1 N 在课堂讲授中,力避生硬加入思政内容,因章节、因内容制宜,灵活采用不同方式增加思政方面的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认清海洋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立志投身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方法、职业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地球系统思维、学科交叉思维。在每一章节都融入或大或小、体量不同的思政元素,做到以思政促知识、促能力、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 I$ j/ p! Q3 C- S7 n. f, b& r
以思政案例为牵引,支撑课堂教学
4 |$ o6 W+ z) H6 M! q2 _ 选取思政元素丰富的典型章节,形成了大陆边缘地形地貌、板块构造学说、海底矿产资源等3个典型思政教学案例,以思政内容融入并牵引专业知识、运用多媒体和课堂互动讨论、增加课堂参与度与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 g3 p- e- b# z+ K; M Q$ f* v 优化考核方式,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 s& q5 u& a- w. G( P# D z 将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课程考核,修订为平时表现(10%)、认知实验(20%)、期末考试(70%)。其中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参加讨论每次加1分,提高学生积极性;开放式课后作业共3次,每次1.5分,考察思政和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认知实验共4次,每次5分,学生分组轮流负责,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团队合作能力;期末考试试卷专门设置与思政目标相关的题目,例如:论述题第2题第(3)问,结合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发展历程,试述有哪些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共4分,对思政目标进行考察,以确保达到品格、思维方面的课程目标,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 B5 i4 _* q9 T, M 四、取得成效 6 h w+ R9 @+ V" t# G
学生反馈 4 I ]3 v# `. ?- v! L% b. V
课程结束后,教务系统学生评分97.2(有效样本51人)。另收回学生调查问卷50份,其中第10问题(你认为本课程的课堂组织、考核体系是否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第11问题(你认为本课程增加思政元素对专业知识、能力的掌握起到何种作用)的结果如图10所示。包括图10在内的学生问卷结果,以及课堂互动、认知实验和考试等各个环节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对海洋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效果较为肯定,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思政改革方式是有效的、对课程总体起到了提升的效果。特别是增加带有思政元素的课堂讨论与互动、增设认知实验、改进考核方式等非常欢迎。
* j* _. m' K' x2 f$ @ 成果和材料
N; I, U5 h7 y2 [ X: ]0 Z (1)新修订的海洋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 a4 }* E) f0 }- L# h
(2)新修订的海洋地质学教案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 x2 |2 v3 X/ E: k# G/ @" ^# Q- g
(3)大陆边缘地形地貌、板块构造学说、海底矿产资源等3个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5 q# }5 Z$ F0 C3 K' l: Q+ G( o! ~ (4)4个课时的课程视频,包括“板块构造学说”2个课时(专业公司“领袖传媒”录制)、“海底矿产资源”2个课时(自行录制)。 4 x: z& N4 h( V5 V4 |2 J5 M& N) u
(5)完成的教改论文《海洋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已于2020年8月在《高教学刊》发表。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5 x! D; }) w' w# c/ n* z
编辑:韩昕君
3 @' a9 i$ c: Z3 \& h4 z 审核:刘 洁 7 W( B {; }8 y. J
7 t& \3 t$ N2 \- x$ I0 t
- j/ x& Z4 S9 ?2 l& a. P1 Z$ b: ]0 K& @, W& Q, R
7 |/ ^3 R+ U' N6 W) h$ w- C6 A8 z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