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W, H1 j. R, i& C' z
大连海洋大学
2 l/ ^8 C4 }, H/ K9 S 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欢迎您!   ' X- Q7 `* e8 }, _+ N% T0 k
//学校简介
/ N0 I& R- u0 R ●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 f8 D; h9 H( S, Z0 }7 C: G$ V2 } ●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有黄海校区、渤海校区和瓦房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教职工近1200人,全日制在校生13600余人。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2个,分布在农业、法律、翻译、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信息等6个类别,有46个本科专业。2017年,学校入选“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 @5 s5 ~. @: E3 p$ d 学院简介
# a2 l, w2 f/ z' E2 R, b 为适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应运而生,作为学校设立的特色学院,成为学校海洋与水产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9 }! X9 p; l, T% P+ k/ J- C- P; q! d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渔捞科,后更名为海渔系,2002年更名为海洋工程学院,于2011年8月,由海洋工程学院与海洋环境工程学院合并而成。 8 H1 D% F4 p0 G% z( C7 Z) G
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应用物理学,现有本科生953人。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技术、海洋化学、海洋环境、资源与植物保护等,现有在读硕士生178人。 % s6 N% T7 C3 {" X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4人,占教师总数的68.82%。   
2 N3 O5 B9 c4 \! R n v: y( r7 ^ 学院专业介绍●● 1 h+ v( m9 l' P, x: o' R
1.海洋科学专业
5 x0 Y( |* Z1 U 作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创立于2008年,现已成为辽宁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以海洋化学为主,海洋生物学为辅,兼以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为特色,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海洋情怀、专业基础扎实、矢志海洋梦的海洋科学专业人才。 , P+ P1 y g& x/ b
培养目标:
" m/ ~" u @" R$ |: F1 c( z: o 培养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海洋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等相关基本知识,海洋生态调查、检测、分析研究等基本技能,能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调查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研发工作。
/ _# p& G3 R$ W- z' m 主要课程: % D1 M9 n3 ?8 l U2 P0 I7 n- b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化学、生物学 : E2 U+ F+ a: E( g" I- j$ q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科学导论、化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生物化学、海洋天然产物化学
% J2 E2 z' l7 ?& T 就业方向: 4 y& K/ r& I& u( Q( X; e
可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从事研究、教育、管理、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等工作,也可在海洋科学、化学、生物学、药学、水产学等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4 l& p: }# S' k5 L 2.海洋技术专业
( x+ G& H" S1 h, M+ A7 T2 c1 e9 j 学校重点支持专业,作为学校特色专业,开设于2005年,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海洋技术知识在各涉海产业中开展有效应用的能力。以海洋科学知识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海洋调查技术,突出现代海洋声学和海洋遥感测量技术以及海洋动力模型计算等在沿岸海洋环境、资源和生态调查,海洋防灾减灾及水产领域中的应用,加强海洋调查中声学、遥感等仪器使用的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海洋调查的能力。
8 Z/ g. \* c# p) S: Q0 m8 c2 u 培养目标:
6 l; @+ |' q& D 培养正确海洋观,能够在海洋与水产等领域从事科研、管理及海洋调查,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数理化和海洋学方面等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水声学、遥感、海洋动力模拟计算以及海洋调查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海洋、湖泊的环境观测、海洋及内陆生物调查和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海洋环境、生物资源调查与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6 K: C& L6 N% P% ^
主要课程:
) d* p- \+ Q5 Q0 d! I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 _% k6 }% {3 O- Q4 M3 j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科学导论、物理海洋学、海洋调查方法、水声学原理与技术、遥感技术与应用、海洋气象、地球流体力学、海洋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基础
. G9 a% q- O/ z 就业方向: + W+ u: j _. d7 f
主要从事海洋与水产相关的工作,包括海洋与湖泊调查、渔业科技信息、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海洋动力过程、水声学和遥感的专业数据处理分析工作;也可在物理海洋、遥感和水声学、水产学等相关领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 p# E- T" X7 u+ j 3.环境工程专业 7 {8 [* V$ G/ E1 K9 ?. [# y$ P7 _
办学历史悠久,是辽宁省率先开设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的数所院校之一。学校1997年创办渔业环境保护专业专科,2001年获批设立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专业为工程应用型,以海洋环境污染控制为专业特色,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工程意识,并具备良好的海洋环境保护知识与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既具有环境工程专业必备的工程实践能力,也具有海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创新能力。 2 m5 c3 f1 T* O+ Y3 S* Y4 g c
培养目标:
; F. g B) U% Y* b, a* i 培养具备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专业专门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的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1 M( T4 h' C ~; q 主要课程: ) \) `: K8 F, R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 Z* z- x+ g1 ?$ r6 [7 L: I
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6 i* B, |. s4 J. }+ m0 `9 }
就业方向: + R4 O: U. G# J! p: D& h1 J {9 ^
毕业生可在水污染控制(尤其是海洋环境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物理环境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运营管理、工程咨询、研究与开发等工作;也可在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 ]$ M& R* t& n
4.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9 ~5 O5 B# ]3 e6 c
以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科学为特色,围绕生物资源养护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培养学生在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素养,掌握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强化培养在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与渔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3 H$ i' ?6 W7 o1 M: K9 W
培养目标:
5 M+ S7 A$ P* v4 H) h" t 培养具有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基础知识,掌握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资源增殖与放流、海洋资源与环境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在生物资源养护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应用型人才。
+ P. N/ j! N3 ^+ Z( Z 主要课程:
A, U0 M" _& [+ I# V- V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生物学、水产学
# ?5 u0 E8 ` f4 B$ I7 H& k( S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生物学、鱼类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增殖资源学、海洋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
, c, w X; F$ A/ h$ I/ R0 h 就业方向: $ q4 |2 T: G' T0 t' {/ `
能在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增殖放流和海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生物科学、水产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8 M- }$ p! L) w+ \; _2 y
5.应用物理学专业 4 ?) R8 }( o2 }6 |. X
创建于2004年,位列省属物理专业评估9所参评高校的第一名。专业特色为环境生物物理特色,即根据我校特色在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海洋生物、环境领域的知识,同时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
6 [% M9 c$ ?4 K6 z. Q3 } 培养目标:
' v6 P1 ]# d. Z$ ?' v 培养具有较扎实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电子信息、海洋科技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从事物理学、材料、电子技术、数据分析、海洋生物环境、信息、管理等研究与应用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 ?! c. {. P* V6 o) l
主要课程:
7 t- b! \5 [/ d$ B u7 V 主干学科:物理学,海洋科学
9 ?$ m1 U# P) h( k& u 专业核心课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理论力学、环境生物物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子技术、物理海洋学 # E- O5 z5 T0 q5 f
就业方向: # Q6 ?) O% s" C) B
主要能够在物理学、材料、电子技术、数据分析、海洋生物环境、科技、信息、管理、仪器设备等领域研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工作,也可在上述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0 `1 a; R2 r0 d! ~
学院特色活动
/ O& m1 @5 I; ]1 i" L “红,绿,蓝”海洋先锋工程
$ ~2 e/ K; J8 _' x “红•绿•蓝——海洋先锋工程”创建于2012年,是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在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的以党建为核心、秉承我校创建“蓝色海大、百年学府”的办学宗旨、以学院专业为特色的党团建设创新工程。其中,红色工程是核心、绿色工程是特色、蓝色工程是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工程已经初显成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b) ^2 _% U# m
“我身边的海洋”科普工程 5 _4 d; q" C) f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8 |4 l. y$ t4 R9 v7 V 在此背景下“我身边的海洋”——科普工程于2016年5月应运而生。工程以建设海洋意识教育和科普工作活动品牌为重点,通过在校内外举办海洋知识讲座、海洋知识竞赛、海洋生物摄影作品展、海洋科技作品展、海洋环保活动以及建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构建“常态化、特色化、全面化、长效化”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体系,凸显“蓝色大学,海洋学院”的特色。
9 J: q0 y/ [1 `1 E% h' t1 j4 R+ J (1)海洋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 ; V# Q$ O1 i( |- @; h
(2)“我对海洋有话说”海洋科普系列活动 0 x( \/ ?( X" t. K- M1 O
(3)海洋知识竞赛
! W+ b" {5 Y7 y (4)国民海洋意识调查 2 Y8 f, H( C+ u" c- C
快来联系我们吧~
9 S# A% e; D- s" i' W4 X1 Q 学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
3 |5 Z4 S% }9 V" Z* h 学校网址:http://www.dlou.edu.cn
6 Y5 `6 v) p; W8 _' W1 v 学院网址:http://marine.dlou.edu.cn/ 5 }# @ K7 x& {- J s1 o
招生热线:0411-84763157、0411-84762223 ) f4 l+ R% M: `2 n
联系人:陈老师、许老师
& E. d, m; P4 d: n5 u# _ 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8 j1 Z, ^+ J) f% `6 Z
编辑/潘佳怡
' c: Q2 A8 }# O: r; N1 l) N 审核/刘宁 W" a6 c- n# B' q6 a) {2 x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6 q3 x* ]1 u( N/ |% i
1 m# Y( S4 s# V, r7 n' V1 X, Y
8 f' q! Q! p1 V- D. t2 u; A1 `' [9 `0 D
% T; m, S% _" ^6 q, t6 h, _ l6 C
' X W,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