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P( M4 Z6 o+ L+ M
/ R- @4 ~, f0 X+ d2 J3 J
/ k; M& z; |: `- o$ [
10月1日国庆假期,青岛西海岸新区庐山路上的山东海洋集团深远海绿色养殖公司一间会议室内,实时播放着一幅幅视频监控画面,数十万尾大西洋鲑在二三十米深处的水下游弋,今年春节将再次迎来丰收。
* H: F3 `- K- s4 ?) R
/ E2 Y! B5 D- R+ _1 U. I$ n
- j* s- y* `$ W; ]+ t0 w- D1 S3 e) a
[color=rgba(0, 0, 0, 0.9)]+ m% { L! d; M! \3 ]/ g% g' h
4 k$ ~5 P' `4 s% X( f! q
- m4 X# v/ E9 Y" b7 a& S. h0 T1 L' l4 h* U& U, P7 \
[color=rgba(0, 0, 0, 0.9)]) Z* a" e& z: {2 i8 B8 A) z
/ s; T) B5 n/ J {* k. H% D
# u3 F. w$ @0 j) p
! m" h1 { [+ r& B! p# ^
" F% a6 v9 ~ o5 d5 K视频监控中显示的,正是距此120海里的海域画面,在那里,全球首个全潜式深远海智慧养殖装备——“深蓝1号”静静漂浮着。从空中俯瞰,它犹如在海上撑起的一把大伞,一根立柱像伞柄笔直朝上,张开的伞骨连接着大海深处的养殖网箱(上图)。
1 C. J1 e" y" L' \( W7 @; I; S( Z6 Q X9 V" G, }$ r
5 L; v2 J) x6 ^) B U三文鱼是大型鲑鳟鱼类的统称,主要生长在高纬度寒冷水域。“深蓝1号”所在的海域,是国家批复设立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也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最低的深远海三文鱼养殖场。
' V8 E& j% F# U0 {
4 Y4 W; w5 h, n
) k5 F% F$ I9 N8 A今年5月,“深蓝1号”迎来大西洋鲑首次度夏后的收获。“这次收鱼历时一个多月,共计收获三文鱼近百吨,成功验证了三文鱼在中国全周期养殖的可行性。”回忆起这次收鱼,山东海洋集团深远海绿色养殖公司海上养殖负责人彭勇记忆犹新,“从打捞上船开始计算,经过降温装箱等处理,36个小时内,依托冷链网络就能被送到千家万户。” V9 `" O: ~1 a5 u: Y
% g5 V3 p! G! e% A
* i, m- a" y8 G5 T4 j4 R
“目前,国内三文鱼市场大量依赖进口。”公司首席运营官吴济红介绍,“深蓝1号”出产的三文鱼在新鲜度和运输成本上优势明显。
. I4 i# a# o# Y% p7 ?( _3 A& Q$ s) b6 `8 l4 R" S7 O
; j) c; J% ]; V# j
海水三文鱼国产化,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梦想能够成真,多亏了“黄海冷水团”。! \ P& Z- e+ g8 c( C$ \# D
& m% q' j* ]' T" D5 P t4 I
! S" q( E, \" i7 R0 ^- `* d
黄海冷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海平面20—30米以下,覆盖海域13万平方公里。“每逢夏秋季节,相比于高温的上层海水,这里的温度可以保持在10℃以下。”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说。他也是国产海水三文鱼养殖的先行者。
8 ^& b( W1 R3 |3 E& x- y. w) j8 { N! g
% H' n6 [! q5 j* D& W( D但与国外海水养殖三文鱼大多在近海峡湾不同,水下二三十米的养殖环境,对养殖设备的要求无疑是空前的。
& W4 i! O6 a- G! R! v9 p3 d7 X) S1 k% c5 l
$ A( h& n; p/ R% v6 N U9 W5 u“养殖人员起初试验了多种传统养殖网箱,结果都没有经受住风浪的冲击。”山东海洋集团深远海绿色养殖公司装备部负责人惠红领回忆,“当时,制造领域正好出现了深远海养殖与高端海洋工程于一体的新装备,这些新装备给了我们新的研发灵感。”
5 u3 R) o" F$ m6 S& h5 ?1 q2 u6 }: Y) q
1 e5 c [# B* E9 H9 p2 C4 h体重1400吨,养殖水体达5万多立方米,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年养鱼产量1500吨,可同时养殖30万尾三文鱼,这就是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截至目前,整个项目累计形成系列技术成果60余项,申请专利保护40余项,为中国深远海绿色智慧规模化养殖奠定了牢固的技术根基。
, T, Y, p7 d& n' U6 d! K' a/ q9 U
6 V) s4 n- k9 Y6 f: q/ O/ r5 d5 A( x8 X! {
“‘深蓝1号’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其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对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全面发展深远海养殖提供可复制经验。”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赵英民表示。
" U. c4 @; ?# W/ W- r& h, T: V- a+ x
1 c! g: s; \, i7 \: Z, H; O; C9 R7 P+ s0 S W% `* u
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能有多大体量?又有多大的市场价值?最早参与深远海三文鱼养殖投资的李红算了一笔账:仅国家批复的553平方公里的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就可以放近百个“深蓝1号”,保守估算1个网箱年产2000吨鱼,100个网箱就是20万吨。目前,“深蓝1号”所产三文鱼市场价格在每公斤一百多元,20万吨鱼的年产值就是200亿元。
4 J% F2 B# J: X, s/ Y* R$ a. P8 D9 X
0 b9 t$ x# I3 s6 s6 Q- M/ R放眼整个深远海养殖产业链,网箱、饲料、设备、加工、冷链物流……10万吨鱼预估可拉动1000亿元的产业链价值,庞大的经济体量可想而知。
- p8 g. u# s& `% |6 D/ V
4 p' T' o$ W) T3 D: b: f7 u! L3 e5 C; j1 z Q, k6 p
“前期投入相对较大,投资回报周期也长,十几个网箱3万吨鱼基本就得投资50个亿,而100个网箱20万吨鱼才能基本覆盖目前国内市场的需求。要想真正提高收益,还需打造自身品牌,全球供货,走向国际市场。”李红说。
0 e/ o9 u2 M1 v& c/ w" W) a" t0 y, |0 y8 K8 I. M5 N
# x2 c7 z4 v$ T) J, E' ]5 A p, _, d* {8 ~' p
: p7 E9 H" e, f/ f8 C. o5 _6 V" B; H& w3 \5 e1 E6 N! \
[color=rgba(0, 0, 0, 0.9)]7 \& t7 D& E7 ^% F
' D9 M0 k, f6 ^ ?
: z9 H1 B; k; B; L/ I2 r2 w来源:大众日报(记者 张忠德 通讯员 刘 伟) ! C' `% h: y5 }" _: A+ g
/ ?' @4 i( }8 m; X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