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标作为海湾环境监测预警的手段之一,是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海洋监测技术,逐步受到各海洋 国家的重视和利用。相比其他监测手段,其可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对海洋环境进行自动 、连续 、长期的监测和预警。+ F8 ~% i z) F
5 c- u" l& H( o2 g; e% f) R, t& i
+ h8 Y( k0 M4 x4 z6 j
4 x/ M# q% ?8 y+ o3 F' N+ g( t8 }3 q5 k$ W% E# O7 p
& ^% Z, b5 v/ p0 N8 @8 e7 r6 ]
" w/ R' y; C) e5 O- d6 q+ j . t' H3 h0 g. H0 c) c \
3 R1 O2 J( J: s; E3 Z; U. y' E2 d01: ^8 p6 ?; {$ j+ t
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 j3 \, B& ]; R: o& I8 C' o5 @ y1 G1 o8 g* | Q& v7 |
在电源系统支持下,浮标内安装的气象传感器、波浪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海流计等传感器设备实时采集环 境要素数据,经过数据采集系统的处理后,通过加密算法形成数据文件自动发送到接收站,并同时在采集器内存储。接收站进行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参数配置和数据查询,最终通过信息终端和显示屏进行浮标实时数据的展示与分析。系统由浮标标体、传输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系留系统、供电系统、接收系统组成。
. I; M3 ~1 D$ X( s; I2 q
7 g" d5 b( x5 a0 Y9 V9 K2 [# X% k5 _, h. p6 o5 ~
( Q; x. H$ P: N3 n[color=rgba(0, 0, 0, 0.9)] ; X6 H9 K/ R& B. u5 W& L s
) E* \6 x1 Y( V& w6 |6 ?02
- Q' w0 i' \7 R: \2 ^; Y建设过程' @- q- U8 g& i0 _& [
5 s. J* C3 T6 ^- j" N7 b, P
(一)项目选址, f5 e% [# R& ^! q2 J: ~% _" R T; C
拟选定投放区域的监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浮标所接触的水体特征与监测范围内大多数水体特征具有一致性;满足海洋观测的自然条件,包括水深 、浪况 、流 况 、底质等;不影响船舶通航,避免影响渔业生产,同时满足浮标运输布放条件。' }0 M6 @$ z M" C
3 v6 A+ ~2 o7 r (二)监测要素项目及参数要求
0 E" _) Y4 C$ d G* P% g% v 气象观测包括风速、风向 、气温 、湿度 、气压,海流观测包括流速、流向,波浪观测包括波高、周期 、波 向,水质观测包括水温、盐度 、pH、浊度 、溶解氧、叶绿素。7 ^6 Q" `4 o2 V3 W
0 V5 X8 G' b7 i) a$ P (三)设备及仪器性能检定" P6 ?8 Y6 f7 N4 g# S2 ^- [: q0 i
1. 标准曲线校核: C* ?; y, H3 f' R" m1 `
对叶绿素参数采用标准曲线校核,以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检查指标 。对量程10% 、20%、40% 、60% 、80%共5个浓度的标准溶液按样品方式测试,并和空白值计算其相关系数。
% l. s/ T* x. m* l2 N# W1 f/ b 2. 检出限
( d k1 F3 V0 @( l 仪器的检出限采用实际测试方法获得 。以《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168—2020) 中的一般确定方法的相关要求为依据,按仪器2~5倍检出限浓度配制标准溶液。
, o, u6 z2 O6 Z1 `$ s7 `3 t) R0 }3 A 3. 准确度 G$ \) n) i9 c+ @
仪器准确度检查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际情况,采用标准样品检验法和比对法。根据《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731-2014)中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仪器性能指标技术要求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评价。
8 y( p+ R6 X4 V4 I 4. 精密度
I. B7 G, f! T3 g0 g/ t 精密度(pH除外)检查选择国家有证标准样品,用仪器连续测定标准样品7次以上,以测定结果计算精密度,标准样品浓度采用20%和80%量程 。采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确定仪器的精密度 。
# q. J2 M( N( j. D 5. 零点漂移
: h& F0 n0 m6 X1 X9 S. }! T 以空白溶液为试样连续测试,测量值在一定时间内变化。测试指标包括浊度和叶绿素,测试连续7次以上。第一次测量值作为初期零值,计算7h内的变化幅度,其中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满量程的百分率为零点漂移。
4 T& m/ a7 X+ P( T* w( z 6. 量程漂移
( A, l J/ u1 z6 \# u6 M+ ^ 采用浓度为20%量程和80%量程的标准溶液为试样连续测试,仪器测量值在一定时间内变化 。测试指标包括温度 、盐度、溶解氧、pH、浊度和叶绿素,测试连续7次以上,其中浊度和叶绿素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满量程的百分率为量程漂移,温度 、盐度 、溶解氧和pH的最大变化幅度即为量程漂移 。
( R$ [8 |( G; G) c0 p7 R: A
6 a% ]1 r5 g# G, q, M, n (四)布放实施(见图 1). k; O n- M+ D
5 s: H, X. P! R- t6 C
! N- ]3 B$ }% w0 k* z% z
5 i; c: i7 ], n, s* q* |& E/ x" X
6 W: g$ m8 {+ B! q* d (五)数据接收/ M. W% u+ C# h, `8 N/ K) ?
接收软件主要由数据接收 、数据处理 、参数配置和数据查询四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实时、准确、可靠地接收和处理浮标数据,并具有即时报警、数据查询统计及遥控等功能。$ p2 P5 i1 d5 i, ?5 A
2 h& Y9 B9 L8 \) e+ _4 X
; i, V# S( I8 a: x0 p3 w 软件采用标准的语言编程,运行环境适用 Windows XP或更新的操作系统;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工作安全可靠。软件支持手机等移动设 备展示和操作。: w- f! m$ k" y: K
5 I5 Z7 y7 W$ @/ z, r' C (六)数据对比分析2 [7 i+ m% q+ A1 X
委托政府海洋与渔业信息监测中心进行了现场采水比对,将比对数据和浮标数据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浮标系统是否符合《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验收标准。
6 n) F2 d* v1 W. j) h5 a# X) T- T, ?$ i9 X M- ~' _
(七)浮标系统运行维护
7 p( I# Z: }1 U7 h6 A# n 浮标安装调试后,进行至少3个月的试运行,自浮标建站之日起,进行为期一年的运营维护,以保障 浮标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 Y( o; C7 p" `7 `8 u: [5 x3 s* w3 D: x
1.终端监视
% s! g. h' A' C' M5 ^+ i: {) v/ ~& D& c 每日两次在软件平台上查看设备工作状态,主要查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查看浮标GPS信息,确认有无漂移。
3 j2 H+ ^6 |* @9 t
! h8 N! W: f) r/ t2 b 2. 常规维护5 Q4 ?$ p, }$ V% D: M
浮标系统每30~45;d进行一次常规维护,并与校准同时进行。校准前对检测仪器进行清点 、清洗维 护,每次维护和校准后调整检测仪器自动采样测试时间为整点时间。" o) z, a/ e$ [( n& ^
9 C3 k3 Q9 B* C q7 |8 Q7 i0 V) h 3. 应急维护
1 O( R7 {" L+ L) I& E 浮标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台风、过往船只碰撞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系统通信故障、传感器损坏 等,出现数据异常 、数据中断或其他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排除相应的故障, 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Z* q* j' O9 o( G2 M
0 C( w+ x/ ]2 \. C/ g5 G+ D
4. 年度检修
d Y6 v7 p* J R a" \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检修,消除浮标隐患,确保正常运行,更换锚缆、转环、卸扣,修复腐蚀受损件等。全面检查各部分线路,检查电缆、连接器等各部件,如有老化或其他形式损坏的,则进行更换。6 q# P" T# A9 L; G' H) ]4 }% G2 @7 e
1 \7 U. C- S0 v) o1 ^+ `* A; n* s6 k* ? J* _; D
03% A/ `- H, x7 v% T2 M
应用# F3 S3 y* V* x; x) I! ^4 }
/ u) |7 _5 M* k
应用系统由数据库、查询分析、评估预警、结果输出四个子系统构成。* L: ?9 {' M4 ^
6 t. f0 Y; J @# H, v 数据库管理模块:进行数据存储、查询 、转换 。可以根据用 户要求查询实时数据 、统计数据以及评估 结果,或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更新 、转换处理。) p6 R$ i7 c4 Q8 l6 I) I8 Q. }
$ _/ L8 b9 |% P7 M% B9 A 综合分析模块:利用系统自带的统计分析工具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或对某个时段 水质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分析,为区域水环境质量报告提供支撑。8 R0 V% X1 r% D$ C4 M. ?$ c
- B! i; V# N3 J; q5 f& A# V
评价模块:用户可根据监测要求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对结果进行有 效融合。% R# P; d1 \. V: P% b1 @- J
& }# K4 Q! _; ?% J! R 预警模块:根据评价模块计算出任意时间内各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综合评价结果,当综合评价结果超 出警戒目标值时,系统将采用红色警示,发出预警预报。
: E0 c+ ?7 v0 {7 g$ |8 E; D7 [, P7 b! h, y/ j( d- m4 v
输出模块:系统最终的数据以表格 、统计图件及空间图件形式输出 。利用GIS空间分析统计功能将 水质数据变得生动 、直观和全面,以达到可视化效果。
: T5 V# x [/ r$ j' L" L5 g6 q
" S* h+ o& y2 m+ i% c04
; }8 f7 J( `! b" o+ x% P* Y 发展及前景 b, c- F9 ]7 q
+ I' f9 G5 n2 k9 V# c8 p 目前,海洋浮标的发展也遇到一些技术瓶颈,如:
! R; _* W7 d |5 \/ \9 A 一是数据传输目前突破不了大容量传输,数据传输有小于1min的延时,实现不了高精度 、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 。8 P( l" H9 q! A1 h- r Y) e
二是监测传感器依赖进口 。传感器依然是弱势,虽然我国已能自主生产部分传感器,但在精度、实时性、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与进口设备存在很大差异。
# O1 P, [' F/ `' P/ m5 ~ 三是难以从根本上克服海洋生物附着的影响。传感器长期与高盐度海水接触,难以避免海水腐蚀现 象,更无法克服热带海洋生物的附着,目前只能采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进行定期清洁。
1 R, n2 T( {- @/ P& H 远期可凭借大量的实时数据,利用水质容量模型,估算研究区域动态环境容量,为流域总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在水质水文在线监控基础上,可开发特定水域水质预测模型,针对突发性污染事故进 行水质预报 、预警,为水质应急监测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大量水质水文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开发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原理的分析模型,从而推算出水体自净化的能力 。
- u' M$ M7 z3 s " Q2 y; G% t; h* F% z
' Z; K1 [. Y; ?05
7 g! g' J; ~: l; [% h6 m结语
: S7 L& l% k9 B! p% ]+ D/ _
% d* T* }( Y6 Y$ p9 P$ f+ r 长期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调查仍然没有摆脱“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的传统工作思路。监测预警能力的建设取代了传统的取水采样测量方式,可以实时不间断测量,为所在海域的水质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也可利用数据进行污染物报警、蓝绿藻报警等,并有效地指导渔业发展。
1 Y) v0 \2 N# _9 v6 R7 ^来源 | 本文来源于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2022年度学术论文集: Y" w X, H, I3 R! S1 K- M/ C# s. C
作者 | 杨全武 : N7 D% p1 x% M/ s7 E* }
排版 | 数智海洋公众号 转载请礼貌注明排版及原刊来源
" y2 V* Y/ G3 G% s+ W+ Y8 {) u3 `
+ O4 z- S2 P G o6 G/ r) @( V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