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 v% u+ m0 }5 ?' V1 |我国地少人多,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耕地面积快速递减,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更加突出,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食物和优质蛋白质需求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占地球表面积70%以上的海洋,是人类尚未充分开发的最大疆域。面对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人们越来越将目光转向海洋。我国拥有主权管辖权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适宜养殖的浅海滩涂约260万公顷,目前仅利用约1/3,可养内陆水域670万公顷,也仅利用2/3,故水产养殖项目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海水增养殖业,生产更多更好的水产食品,也是保证21世纪中国16亿人口食物安全的重要出路。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未来海洋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沿海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地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它随着水产捕捞和养殖的发展而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的“四高”特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全世界的水产品总量已超过1亿吨,但每诺鲜三文鱼烟台陆基RAS养殖大西洋鲑项目年至少有12%的水产品变质,36%的低值水产品精加工成为动物饲料,真正供给人类食用的仅为总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对水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在当今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今天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7 d+ V) T, D" j8 [( n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政策依据
) j7 i, J, ]8 W. p一、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八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第30条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水资源,保护海洋生态,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v6 b0 m; J$ {( Y
二、项目建设符《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七篇“奋力向海图强,开创经略海洋新局面”第24条中提出:“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智慧化发展,不断积聚壮大海洋新动能。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鼓励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做强海洋生物产业集群。推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支持“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设,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推动成立东亚海洋合作组织,拓展海洋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 s9 F3 G! p
第四篇“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造现代产业新优势”第14条中提出:“培育优良产业生态。聚焦优势领域,培育一批领航型企业,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千亿级、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优化区域重点产业链布局,加快钢铁、炼化向沿海地区集中,打造裕龙岛高端石化基地、日照-临沂先进钢铁基地,建设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世界铝谷、山东半岛“氢动走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绘制主要产业生态图谱,强化项目招引、自主延链、吸引配套,努力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聚焦石化、汽车、家电、信息、海洋等优势领域,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安全生产水平。”项目建设将带动万吨级饲料厂、食品加工厂、高品质鱼油、高端宠物饲料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未来,还将通过“引进中转+陆海接力”模式,支撑和发展黄海冷水团、日韩海域深远海大西洋鲑网箱野生养殖,产能覆盖日韩消费市场,促进山东省制造业的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1 ]0 u2 k2 _: l# Q: c三、项目建设符合《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二篇“聚焦走在前列,科学确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6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基本建成富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大市。“一核引领、两翼突破、七湾联动”的陆海统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建设海洋高质量发展核心区,黄海丁字湾沿岸、渤海莱州湾沿岸双向发展,芝罘湾、套子湾、龙口湾、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丁字湾七大海湾崛起湾区经济板块,实现南北海岸互通、东西湾区互动、海陆产业互补。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六大海洋产业实现新突破,海洋产学研合作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取得新进展,海洋生态承载力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海洋旅游品牌之城、海洋环境优美之城基本建成。”项目建设将促进中挪科研究院、专家学者之间交流,带动渔业装备、海洋生物医药、鱼饵鱼油加工等上下游企业来烟投资,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四、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项目属于“C农、林、牧、渔业-04渔业-041水产养殖-0411海水养殖”。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第一条“石农林业”中第44条“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产业发展政策要求。
0 [% t4 ^& p( g5 n) D' P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z4 M9 T9 q, x8 d0 Y一、项目建设是促进烟台市渔业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省、市实际,烟台市“十四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期,坚持科技强国战略,大力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兴海战略;坚持海洋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科学经略海洋,推进陆海统筹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绿色生产方式;科学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海洋产业“六个突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奋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海洋经济大市。力争到2025年,海洋经济新旧动能实现平稳接续、协同发力,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6%以上;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40%以上。
8 @9 s: c" z' b# p) S1 \6 C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建设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加快壮大新一代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海水综合利用业,加快推进海阳核电大规模海水淡化、中集来福士海上平台海水淡化等项目建设。强化海洋生物技术和现代渔业,加快推进挪威三文鱼陆上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建设。围绕海洋装备业,加快推进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建设。围绕海洋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5G+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智慧海洋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同时在海上风能和海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滨海一线海洋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持续发力,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增长引擎,释放海洋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9 b+ U/ w0 X2 ^$ e3 i \7 g坚持陆海统筹、生态优先,全力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坚持深浅一体、远近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产业发展规模,全面开展“4带、10点、100箱”海洋牧场示范工程,新增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20处,全市海洋牧场总面积发展到150万亩,产业链产值突破550亿元;强化海洋金融发展,通过产业基金、保险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坚持陆海统筹,推进开发区“蓝色种业硅谷”建设,在莱州、海阳、开发区等区市建设集中连片、生态高效的现代渔业园区,规划建设三山岛、养马岛、长岛、海阳凤城等“船、港、城”一体化渔港经济区,通过种业发展、渔业园区及渔港经济区建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实现高效发展。加快启动蓝色海洋示范项目,打造“海上粮仓+蓝色能源”发展新模式。同时,推进海洋文化旅游、海工装备、海洋牧场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生产性产业向高品质、多样化服务的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丰富海洋牧场示范之城发展内涵。二、项目建设是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需要。7 r' X s3 O; B% i* w: v
二、项目建设是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需要。全球水产养殖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为主,2018年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8,7%。预计今后水产养殖产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亚洲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养殖产量增加幅度将比较小。目前人类消费的蛋白质来源中只有5%来自于源自海洋的物种,人均消费量表明,到2050年,蛋白质的总需求量将增加35%,其中鱼类蛋白质的增幅高达80%。0 u8 j% P* N& Z# c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中产阶级的大繁荣,到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将增长45%,总数达到12亿人(世界数据实验室),占整个全球中产阶级的四分之一。据估计,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将占14.1万亿美元,而美国中产阶级市场为15.9万亿美元。
- o% W, }- L! W% R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 Q( e' q6 ]( ~6 A第四节 区域地质特征) n5 i1 D, q. u' N3 F
1.自然地理概况
, W: J0 Z! d( x) a工作区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北部,其北侧为黄海,行政区划隶属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海、陆交通极为便利。区域地势为南高北低,主要以丘陵地形为主。属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大气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
& c' b# `# V# ~2.区域地质特征
3 m3 `+ n" e* e+ E% W: a4 X. s⑴地层+ w- y+ p. @/ I) |3 s* s
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鲁东地层分区。区域地层以缺失古生代地层为特征,古元古界地层分布较广,主要为粉子山群巨屯组浅灰色中厚层—厚层石墨大理岩与石墨透闪岩互层,夹透闪透辉石英岩,透闪透辉石英岩及岗嵛组土灰色厚层疙瘩状矽线黑云片岩为主,部分与厚层黑云变粒岩互层,局部夹透闪长石石英岩、中厚层透闪片岩。
: W. r( j1 p Q# G4 C⑵岩浆岩(侵入岩)
1 A7 q: H4 c6 Q! ?: {- K: S8 K9 z工作区内见有新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九曲亚超单元,云山单元之片麻状细粒二长花岗岩、郭家店亚超单元,笔架山单元之不等粒伟晶花岗岩及古元古代吕梁期莱州超单元,北滚泉单元之中细粒变辉长岩。
0 Z0 X$ E$ G" Z4 C1 w3 b6 T⑶新生界第四系
/ a7 X5 S/ j. ^' O; A①区内多分布全新统,黑土湖组之残坡积相含砾砂土、粘土、亚砂土,厚度1—4米。" H$ a6 l+ S' U7 V# ~* a
②区内北部分布海陆交互沉积之海相灰黑色、淡黄褐色细砂、中细砂夹粗砂、含砾淤泥层,冲积相粘土质粉砂、含砾中粗砂、砂质粘土。8 k7 u- l7 W. y: N
⑷地质构造
; F( d6 _% A6 E6 t7 Q0 g6 e区内地质构造多为北西向,少见北东向构造,本区不同岩性的接触带多属构造型接触。其中本区的北西向地质构造的性质多为张性或张扭性,北东向分布的地质构造多呈压性或压扭性,个别地段构造破碎程度较为严重,给地下水的赋存奠定了有利条件。
7 T3 @0 r& R! L' a" p. v3.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j9 c- F* h) q% ?8 E" y+ S @
⑴地下水的补给- y, _( ^, G; j, {
①本区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区内现有的水库、池塘及季节性河流亦是对地下水的一种垂向的补给形式。区内未见侧向的补给形式。
8 P1 C4 y2 P% ^$ x②近海地区地下水的补给形式主要是海洋方向持续不断的侧向补给,因此地下水多为盐水,其水中的矿物成分接近于海水。- Q' _; ^5 N( m$ ~% B
⑵地下水的迳流+ |* X0 y7 o6 s" t& i& ~. G. ~8 R
第四系砂土层、岩石的风化层及受构造作用而蚀变破碎的表层,在接受大气降水后在地下形成迳流由标高较高的部位流向标高较低的部位,迳流至构造破碎严重地段时形成赋存,以脉状承压水的形式存在。0 C- ~- D. d. o# T
⑶地下水的排泄
- s( Y+ k7 a' X( k6 I本区地下水的排泄形式主要以大气蒸发及低洼地段的溪流和遇完整岩石及隔水岩脉时所出露的泉水。
. w& O. n7 w# d- e⑷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分类
( M& \4 u8 U3 Y) ^) `$ L- I①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 _" C9 j9 o; X4 z% U' V
该类型的地下水主要赋存在以第四系砂土层为主的孔隙中,属地下潜水。
( Q1 `, H+ B" ?, b0 w②基岩裂隙水
7 q+ O7 B) t4 X8 I该类型水以两种形式存在,第一种为基岩风化裂隙潜水,第二种为基岩构造裂隙水,此类水在岩层深部由于受到构造延伸至标高较高处的垂向补给,在标高较低处便形成了脉状承压水。' j. i" X% F; _. _! d
5.地球物理特征。由于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众多,因此,自然环境下某种岩石的电阻率并非某一特定值,而是随特定环境下岩石孔隙中的含水量、温度、深度压力及矿物结构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根据区域电性资料,粉子山群巨屯组浅灰色中厚层—厚层石墨大理岩与石墨透闪岩互层,夹透闪透辉石英岩,含石墨透闪透辉石英岩及岗嵛组土灰色厚层疙瘩状矽线黑云片岩,一般变化范围在200—4000Ω·m,完整岩石的视电阻率最高,岩石破碎及含水地段的电阻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有断层存在的情况下岩石破碎且充水,其电阻率明显降低,黑云片岩、二云片岩等视电阻率较低,一般变化范围在300—2000Ω·m,完整岩石的视电阻率最高,第四系视电阻率较低,一般变化范围为15—100Ω·m,遇砂层、砂砾石层存在的地段电阻率较高,粘土类地层电阻率较低。由此可见本区各地层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电性差异,具备开展天然电场选频工作的前提条件。
_! s3 S8 K- q+ n) q8 T0 X2 {, p: b y: { + L# g; X5 i9 O8 [$ j! m
第五节 关于该区域产业规划% s9 W9 \1 S6 N) M. c; |
1.项目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达到100亿时全球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将增加约6000万吨, 在野生渔业资源捕捞已达到近90%的情况下,只有靠水产养殖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我国农业部的统计,世界海水养殖产量的56%来自贝类养殖,而世界贝类养殖产量的83%来自中国,因此大力发展贝类养殖业势在必行。贝类养殖业也是建设 “蓝色粮仓”,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养殖贝类是主要的海洋碳汇来源,对于“双碳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 d. @ k+ w! G7 _3 O# s1 i烟台市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海洋水产基地,山东省的贝类产量稳居全国首位,而烟台市的贝类产业尤其是扇贝养殖业产量位居山东省首位。根据山东省海洋局和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的统计,2020年烟台市的扇贝总产量达到62万吨,占全省扇贝总产量的64.7%。烟台市也是全国最大的贝类苗种生产基地,每年生产约6000亿粒贝类苗种,除满足本地贝类养殖业的需求以外还为河北和辽宁等地提供大量的扇贝苗种,烟台市贝类养殖面积达122万亩,年产值约60亿元,其中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是烟台市育苗和养殖的主要扇贝品种。海湾扇贝是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由于其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引进后深受养殖户的欢迎,引发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发展高潮,成为我国北方养殖区的主要扇贝养殖品种,2020年我国海湾扇贝的产量约132万吨,其中烟台市尤其是我国主要的海湾扇贝苗种生产区和养殖区。
+ H& Z. `! c/ u6 ~烟台市海岸线长,自然条件适合于贝类的生长,是我国贝类尤其是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的主产区。由于水质优良,自然条件优越,烟台聚集了约300家贝类育苗场和众多的保苗池塘,每年大约生产3300亿粒海湾扇贝苗种和600多亿粒虾夷扇贝苗种。众多的河流为烟台海域输送了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饵料生物丰富,非常适合海湾扇贝等贝类的养殖,养殖扇贝产量处于全国各地市的首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湾扇贝养殖基地,经济贝类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烟台市发展贝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9 E' T8 P; e P3 D: `3 Y
烟台市的贝类育苗和养殖企业虽然总体规模较大,但并无大型贝类育苗、养殖或加工企业。烟台市育苗企业的育苗水体一般为3000m³左右,个别超大型企业育苗水体达10000 m³以上,但也未带来显著的规模优势效应,绝大部分育苗企业没有研发能力。贝类养殖则以个体养殖户为主,大型养殖企业或合作社较少。烟台本地基本没有成规模的贝类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以原料的形式出售给外地的加工企业,贝边和贝壳等下脚料则留在本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烟台市的贝类产业目前主要以育苗和养殖为主,产业链不完整,既缺乏源头的育种研发能力,也缺乏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总体产业产值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p; J5 M$ [5 G" _: }2.项目意义。项目将依托烟台市良好的贝类和海参养殖基础,打造高效贝类和海参种业基地、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净化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为海洋牧场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内容,建立烟台市海洋重点城市的地位。项目将显著提高烟台市贝类养殖业的良种覆盖率,创建烟台市贝类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帮助黄渤海新区通过全国“栉孔扇贝之城”官方认证,适当发展海洋科普和旅游项目。争取在3-5年内打造1家上市公司。' Z: O2 d2 y* L1 o% W
3.项目建设规模。
/ M: z# d( r' u. \( B$ O3.1贝类和海参设施养殖基地:总投资约3亿元,采用新型贝类和海参设施养殖装置,可用于养殖扇贝、牡蛎、海参等品种,有利于充分利用和保护海底资源,提高养殖贝类和海参的品质。预计建设杂交扇贝设施底播养殖1.85万亩、海参设施养殖约0.15万亩,年产值1.5-2亿元。1 t. E# G$ \+ G5 L9 X7 j
3.2发起成立大季家贝类和海参高效养殖党建综合体:通过试点示范、贝类和海参优良苗种的推,实现贝类和海参良种的有序推广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帮助渔民通过养殖贝类和海参良种实现产值约10亿元。1 j: A* O1 _! u; i6 s& ]
3.3全自动扇贝和海参加工厂:总投资约9500万元,占地20亩,采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扇贝和海参加工设备,实现海湾扇贝自动清洗、开壳、割丁、贝柱自动烘干或冷冻、内脏收集及贝壳综合利用,实现贝类和海参资源的最大化本地利用,贝类和海参加工业产值约1亿元,提高大季家区域的贝类和海参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r$ C& r. q! T2 T. W
3.4海洋科普和工业旅游基地:总投资约300万元,建设300平方米的海洋贝类博物馆,展示烟台本地的海洋贝类、海参等海洋生物标本,特色展出不同种类海洋生物的早期发育史,为青少年提供学习海洋生物早期发育的机会。同时,在主要育苗和加工车间设立参观通道和DIY(自己动手)实验室,开展工业旅游项目,供中小学生和游人实地参观学习贝类育苗业的有关知识。' [4 O, v* ^" B4 e3 I
3.5孵化扇贝深加工企业。首期占地约50亩,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合作,从成熟的扇贝副产物土壤改良剂、扇贝多肽、抗氧化剂着手,发展附加值高的扇贝生物制品和创新药物。通过宝源生物、卡力农业、东诚药业等成熟渠道做强产业链。4 ^ l+ @& ?) d6 ` q
4.项目投资和资金用途。大季家贝类和海参全产业链产业提升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亿元,其中,贝类和海参设施养殖基地约3亿元,加工基地约9500万元,旅游基地约500万元。6 B2 Y( P0 x* V6 K+ ?8 ^5 f' q
大季家贝类和海参2万亩设施养殖基地资金预算" ^; L& E0 G0 V. |
序号
6 [+ w5 l _: k; ~3 a* l" J项目
* s$ t# F, J% i3 T总投资(万元)
/ Y0 p0 o+ a/ U! r$ d7 C V' O: Z3 k建设总投资$ M( p4 T# Y5 U( F4 T
30000+ X' O/ X* Y& Y% O$ k
1# U, r9 l9 V% K: v
设施底播养殖基地工程建设直接费(养殖物资)
2 |& O& t3 ?$ {" d2 D- T1 e7 O21200
v& k, d1 i* W0 h1.18 n5 u8 P+ s& c; o5 t$ p9 D+ J
底播笼
1 T9 ^" Q5 |* j/ O10000
( d, a/ J+ K3 O+ Y: \7 e7 W" p1.2
- L' l: j Q9 d: m* w$ U橛子、水泥沉箱
& k; W- U2 k* r* j+ `8500" n" x& a0 @7 f
1.38 @: x( Q8 ^' L3 U6 o% \
浮泡- b# L! G; s" u+ g/ j) f. a
300
4 l J3 Z% c0 \, |% C1.44 |+ W' _; v _, M Z
绠绳; ^ ^: l* f( G8 V2 N7 y- b( K
1600" _0 h2 Y5 G, m( X0 t
1.5
6 z4 A) d$ N7 X% H# k. O8 [8 ~其他# ]. A8 X) }/ S( v
8003 P( K0 u9 Y3 G
20 S/ P/ I4 @; {/ S3 k
设施底播养殖基地固定资产及设备投资
$ X A! N3 P% k& s2 ]1 D! U' b2 ^4800: `: b) l4 K. r. O4 P
2.1* n9 g+ u* \" c! a7 g: |
双驱动50拖拉机2 s: O4 w9 ~6 u$ ?
1808 w# q+ `$ u2 b
2.2
, U3 D7 b/ t9 F( ~( s% P9 h3 v铲车. z. F2 M& S, @% F. t. g& q% N G
1503 \6 z1 e4 T) S' P5 K
2.37 Y7 g9 y e) N4 ?* P* K! R/ }. V
货车
7 C3 U$ U2 f+ N4 ^2 }480 ^' C' l9 t; R {! B8 m! Q3 n
2.4+ T3 j q% B h0 ~% B9 f0 q* G* T
16.6米养殖船 I' w# Y2 e& J. z+ m0 _0 k
2600
- b/ p7 [. @/ H% v8 h3 D2.50 _4 m7 p( L* S7 v c/ M
11.2米尾挂机1 V% i2 L8 }: y u/ h2 V7 B7 u
150
2 A+ H- l4 M4 t9 U1 ?2.6$ c2 i& g6 ], l* B
工程吊车2 j6 V9 v }( X5 `3 E/ o3 K! ^
6409 `9 u1 l/ X) L6 p4 ^8 H
2.71 ^- ~# D0 p6 w. a4 ?( j: z
陆上基地房屋及场地改造和租金
4 u- E. j c5 k9 d7 z' e6009 O# s8 _) L1 B/ q$ {3 f
3, N- y$ L* l0 o0 y; C
铺底流动资金和其他费
$ Q7 S g3 i+ z) f8 t" w4000, Z+ d! J! D! T4 s& R5 A
5.未来五年(2024年-2028年)经营目标- s6 S6 f _, Y
2024年,启动贝类设施底播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完成设施养殖开发不少于1万亩,项目收入不低于3500万元。其中,招苗收入1500万元,港湾扇贝养殖收入2000万元。完成全自动扇贝和海参加工厂、海洋科普和工业旅游基地筹建,发起成立大季家贝类和海参高效养殖党建综合体。
6 P( M9 T: c) r3 F, v) L1 a) L2025年,年内完成新增投资1.2亿元,完成贝类设施底播开发1.85万亩,启动约1500亩设施海参养殖中试养殖试验、启动海底投石造礁,创建省级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项目收入不低于1.2亿元。其中,招苗收入2000万元,港湾扇贝养殖收入6000万元,栉孔扇贝养殖收入4000万元。全自动扇贝和海参加工厂投产,海洋科普和工业旅游基地开放。
7 a1 ~( P. B1 K- q3 F7 n2026年,年内完成新增投资0.7亿元,项目收入不低于1.6亿元,实现项目盈利。其中,招苗收入2000万元,港湾扇贝养殖收入6000万元,栉孔扇贝养殖收入6000万元,扇贝和海参加工厂收入2000万元。完成一个周期1500亩设施海参养殖中试养殖试验,海底投石造礁不低于3万空方。) M# t+ G9 @$ [ |# V
2027年,年内完成股权投资约0.5亿元,项目收入维持在1.6-1.8亿元(视第一阶段设施海参养殖中试试验结果),力争利润率突破20%。整合上游扇贝育种产业链,赴莱州等地收购1家扇贝育种龙头企业、不少于2000亩保苗池塘;完成第二周期1500亩设施海参养殖中试养殖试验,争创国家级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依托大季家贝类和海参高效养殖党建综合体,引入战略投资方,实施项目资本化改革,新增确权5万亩海域,打造全产业链上市主体。1 D0 f5 y4 D7 d5 ]% n: X
2028年,年内计划通过增资扩股完成第一轮股权融资10亿元(其中,以股权转让方式归还项目原始投资3亿元本金、以增资扩股方式融资7亿元用于项目扩张、资源整合、补充流动资金)、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深化上游扇贝育种产业链整合,新建职能型标准育苗场2个,育苗水体达到4万立方米,饵料培育水体0.8万立方米,保苗池塘不低于6000亩,推广贝类设施养殖不低于5万亩,全产业链收入突破3亿元;启动1万亩设施海参养殖示范项目建设,海参养殖收入突破1亿元。
$ r& Y. \; S1 J9 X( ]; f.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