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TOP期刊发文!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揭示斑石鲷愈合齿发生发育模式及颌齿更替调控机制!

[复制链接]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8.2,Top期刊) 在线发表了题为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ak-like tooth in spotted knifejaw (Oplegnathus punctatus) and mechanisms of dental development regulation by the Wnt, BMP, FGF and SHH signalling pathways” 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重要养殖鱼类斑石鲷喙状齿发生发育模式及其持续更替调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喙状愈合齿是斑石鲷在磨损后能够持续生长的特殊类型的颌齿,研究首次揭示了斑石鲷的喙状愈合齿呈“嵌套”排布模式,同时确定了喙状齿的发生发育时序以及颌齿矿化的关键时间节点;此外,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喙状愈合齿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鱼类颌齿发育和适应性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该研究成果入选 了2023年度“International Research Awards on New Science Inventions”(国际科学新发明研究奖)。
0 [( @. n! u4 _9 ~- p/ k9 Z: [

6 e: g  t4 ?" {" O$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x1 y9 {" s3 _3 d! G$ Q5 y$ X8 P1 D% C
图1斑石鲷颌齿外形及摄食习性
( m% d8 y7 K8 G斑石鲷 ( Oplegnathus punctatus ) 是我国 近年来新开发 重要的海水 养殖 经济鱼种 ( 2 40 元 / 公斤) ,具有 典型的 愈合型喙状齿表型,可摄食牡蛎、海胆等硬壳类食物。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军研究员团队在国内率先 突破了斑石鲷全人工繁育技术,建立了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 ( 1 00 万尾 / 年) 及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与网箱养殖相耦合的陆海接力养殖模式,极大地扩大了斑石鲷养殖规模。研究人员 通过 前期 养殖 观察发现,斑石鲷的颌齿与上、下颌骨愈合,形成坚固的鹦鹉喙状颌齿,牙齿间隙充满石灰质填充 (图 1 ) 。这种独特的喙状 齿是如何排布和愈合的?喙状齿的发生和发育模式是否跟牙齿分离生长的鱼类相似?其发生发育调控机制如何?是否 会对斑石鲷摄食习性及消化系统 功能 产生影响 ? 为探索斑石鲷喙状齿的形成机制,指导斑石鲷工厂化养殖精准投喂、合理开发诱食剂,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
% X! N1 ^8 U4 L0 P# ~% `( f
' Z0 F# x# E# P2 s9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s+ j- c! g3 H! |- R3 Z
" b/ j; O1 t2 X- q6 P  g8 r图2基于micro-CT扫描的斑石鲷喙状愈合齿3D重建; H4 ?- D" S: X
8 s% y7 Q  B, Q4 o' R
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解剖、扫描电镜以及microCT 3D扫描成像等技术多角度系统研究了斑石鲷愈合型喙状齿的发生发育特征,首次发现斑石鲷的愈合齿呈“嵌套”排布模式,颌齿齿式(4,15-16,10-1);确定了喙状齿的早期发生发育关键时间节点(28dph初代齿萌发;40dph替换齿出现,颌齿开始愈合;45dph开始硬骨化;50dph喙状愈合齿完成)(图2)。此外,基于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多组学联合分析,获得了11个(bmp2、bmpr2、smad1、wnt5a、msx、axin2、fgfr1a、fgfr2、pitx2、ptch1、cyp27a1)与斑石鲷喙状齿的发育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关键调控通路(Wnt、BMP、FGF、SHH),在斑石鲷颌齿愈合前、愈合中和愈合后协同调控颌齿上皮与间充质相互作用,促进成釉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的持续增殖和分化(图3)。此外,研究还发现Vd代谢及钙积累密切相关的cyp27a1基因定位于斑石鲷上颌骨及颌齿基部,且在颌齿快速愈合期加速表达,促进维生素D代谢,进而调控斑石鲷颌齿牙胚内细胞分化以及牙釉质和牙本质矿化,为喙状齿的愈合和发育提供钙质基础。该研究丰富了鱼类牙齿发生发育理论及调控机制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颌齿的适应性进化和再生能力提供了新的见解。
* }3 N- O  E3 A; x* t# o  ]3 k

4 E$ H' \4 P/ G+ S7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f% B  _3 O1 |  a

2 z8 I' I5 O6 L图3斑石鲷愈合齿发生发育调控机制
+ h; h- Y; i. r  V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文章第一完成单位,硕士研究生马玉婷为论文第一作者,肖永双副研究员和李军研究员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前沿交叉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海水鱼体系等项目联合资助。
4 a& N* }% r6 _1 z文章目录:
) O3 T4 Y3 P" EYuting Ma, Yongshuang Xiao*, Zhizhong Xiao, Jun Li*.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ak-like tooth in spotted knifejaw (Oplegnathus punctatus) and mechanisms of dental development regulation by the Wnt, BMP, FGF and SHH signalling pathway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DOI: 10.1016/j.ijbiomac.2023.126188.
; a: x: C' w& Y: I- H8 G文章链接:% [2 h' F4 T; j)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1813023030842?dgcid=coauthor! ]  H0 e! K$ |
<ul><li id="2193S8E7">
; [- R4 |" [* t( [$ B/ L* N9 `8 b

7 V8 ~: x0 q  v, {8 J5 @' \$ T* L1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7 z( h5 m- G- K$ f

: B! H' S# i) |<li id="2193S8E8">
" c- t, F2 ?' N9 Q, I% H& j, n* J; N6 M# F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X! j/ f- m+ g' @- @& D9 Y" w1 t9 F5 U! M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