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在白令海公海海域进行大洋科考作业演练。
: \: ~2 [4 f6 S3 s' e0 ^+ A4 N c. @5 ` D
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队员在进行作业前准备。 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6 c; \( L/ Y! e6 Q; J8 h( q: u" G/ U" p& R! Q7 s* a( L
: _2 }+ w( ^; Q E4 ?8 @& Q/ b8 B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队员在演练前检查CTD(温盐深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 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o6 m* N8 t+ d6 k" f- i# x" V
* x/ t9 S. D' @ p8 T北京时间6时30分,参加演练队员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登船大厅集结完毕,前往各自工作位置核查演练准备情况。9 R" l- `- C+ T" P% U
! U2 F( c: U8 j/ S+ K7 _
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这是刚刚被布放入海的CTD(温盐深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X( _) O6 E5 z/ S; A2 S S3 o
' l: v0 a3 t7 X) j北京时间7时整,演练先后在“雪龙2”号的舯甲板和艉甲板展开。舯甲板的演练项目包括水样采集、浮游生物拖网、颗粒物剖面观测等内容;在艉甲板,主要就人员作业站位和科考甲板机械设备操作进行模拟。整个演练过程持续约2小时。
5 q( z [( d& _- v7 X. u" p
; N! U2 C0 t v5 }( m0 f5 m/ ?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队员准备将CTD(温盐深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布放入海。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H; r) w `5 J1 p& o
. ^% d2 s+ [9 T; L& U3 h! l* g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陈陟介绍,本次演练旨在进一步提升科考队员作业熟练度和协同作业水平,并进一步对科考设备和实验室运行状态进行测试。演练结束后,科考队各组将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提出优化或整改措施,完善科考作业实施方案,助力后续大洋科考作业顺利开展。
" @! I' p1 {# ^0 T: ?4 U
( S2 ^# y( V% M) V3 y- i' ?6 x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队员在进行作业前准备。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3 g0 L: c$ {( |! F
6 B- b: ^# W a) I0 f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于7月12日乘坐“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北冰洋执行科考任务。根据日程安排,科考队计划于26日到达预定作业位置,正式开始大洋科考作业。
" f+ G" x/ J( I2 N* O1 k$ c: e
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队员正在将CTD(温盐深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布放入海。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W+ b+ U2 @, x% O4 ?! H* [' j. R# \* }
8 i; j. d4 q: L% Z5 O7 H9 a5 Q; i0 Q& M
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CTD(温盐深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采集海水样品完毕,队员用淡水对其进行清洁。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X1 g: e8 v. K0 Q
' Q: _3 J: h q$ ] V( g
( H, Q( }/ J2 [& \9 k. H x% a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进行大洋作业演练,队员准备将浮游生物垂直拖网布放入海。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3 t) k8 j# x+ L$ l, _
3 a5 ~. C1 u! K7 K; E/ X2 j
7 E$ F3 n$ \! H+ X* e<ul><li id="1V90HLIJ">1 C. W8 p- g' r" ]. ^
& f: V- ^' L! {( O5 ~/ f' q
: q% e: T+ \/ E3 k<li id="1V90HLIK">
+ N/ p2 k3 I! s; \8 B+ G6 O8 ~3 \' y/ w# C( Z
信息来源:新华社“雪龙2”号7月22日电 记者 魏弘毅。
6 V# y3 g+ u5 `3 M/ k' 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