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敦聘李家彪院士为杰出访问教授

[复制链接]

* W5 w! c+ a4 V*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k. f& T( P2 ~6 q1 q* z
3 E: q3 r% N6 x" Z: W
2023年7月21日下午,厦门大学敦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研究员为厦门大学杰出访问教授仪式暨南强学术讲座第1193讲在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二号报告厅举行。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戴民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洪明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书记吴立武、院长史大林,人事处干部保健办公室主任蔡莉莉及师生代表等13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史大林主持仪式。/ V% @8 u: k# e- R' p
敦聘仪式上,戴民汉介绍了李家彪院士的学术履历和重要贡献,全海为其颁发聘书、佩戴校徽并致辞。全海代表学校对李家彪院士的加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高度评价了李院士在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在北极海底深部探测、大陆架划界和大洋矿产勘查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杰出贡献。他强调,如今的厦门大学海洋学科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不断探索创新型学科发展道路的开拓与进取,相信李院士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海洋学科发展优势,推动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加速壮大,构建更为完整的地球科学大格局。* G% D6 v4 v/ E% k8 w

! \4 G# }0 V/ x. N'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 i* k# C3 e+ \* J! W9 O
7 r8 |: `; C! }" V& H

' e5 U5 _5 Z- |' |7 C2 l' R!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 J) F" t9 L6 n0 g8 T  g1 E- i. V% S0 `3 o, o2 h3 \
李家彪在讲话中回顾了他与厦门以及厦大海洋的不解之缘,并感谢学校给予的信任与支持。他表示,未来将依托学校提供的广阔舞台,与各位同仁紧密合作,服务厦大,奉献厦大,为厦大海洋学科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 r6 E# {3 _+ P2 f( S仪式结束后,李家彪以“数字化的深海典型生境(Digital DEPTH)——新的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为题作了精彩的南强学术讲座。全海向李家彪颁发了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
* q. l# f) G6 N3 d$ c$ M
) N* P! o* q9 L0 _4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A1 O! {# J# Y: c% t8 _. C1 ~8 o& F& V  ]! \9 v# l% b% J

' X# q3 n1 m+ }!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8 |% }( c' V1 \3 x. L7 Q. d* [, K: z, L
讲座中,李院士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深海典型生态系统与生境的发现和认知挑战,以及由他领衔的我国唯一一项聚焦深海的大科学计划“数字化的深海典型生境”的目标、预期成果和工作设想等,同时真切分享了他在深海大洋探索旅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感悟。报告内容丰富、站位高远、观点深刻,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围绕深海研究和治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本次活动在现场师生合影留念中圆满落下帷幕。
+ G! v' D4 y8 n& m; r) n8 i0 Q
2 `6 L; M! }. [- R%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P- a1 M: t8 B5 q" i1 q1 n3 `; m4 ?7 n* T, x) o5 |! j
当前,厦门大学海洋学科发展正面临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大地球科学研究格局正在形成,对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的渴求比以往更加迫切。适时敦聘李家彪院士为我校杰出访问教授,能够进一步提升海洋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实力、学科建设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同时对开辟地学新研究领域、拓宽地学新发展空间、襄助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在新百年实现新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 Z7 F6 k, @3 F9 h# K) g( Q# v【人物名片】
8 r2 p0 r" z5 S# d1 D! |李家彪,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历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国际大洋中脊科学组织(InterRidge)联合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专业委员会(ISO/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创始主席、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副主任。长期从事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研究,在北极海底深部探测、大陆架划界和大洋矿产勘查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是中国边缘海两期973项目、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基金重大项目和数字化的深海典型生境(Digital DEPTH,2022-2030)国际科学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何梁何利基金奖1次,省部级特等奖3次、一等奖7次。% _  w) D0 U* B7 A, _8 l* t5 B- O' j
文:黄蓝青' e( x% ^9 b& Q2 |
图:陈照章" b. k% N6 K5 Y1 e
审核:史大林、唐腾凤
7 S' u/ x5 W  M  S( T5 |" C) K  [4 n5 H' V0 `6 w4 f
<ul><li id="1V90ILO5">
; e6 u6 J1 f3 S  c6 s0 }0 P
9 W, t% X3 U1 P7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0 r6 |" L; v8 C' n! N5 `0 V! ?7 ]
: [; w4 K4 K& C" W2 j* Q<li id="1V90ILO6">4 H1 t' d4 v* r4 Y4 s1 g
7 j) h/ ]* t' y5 h! D( d: K+ M* U9 m
信息来源: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2 N/ R# [. f) h. U" t4 u  k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