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深圳海洋大学
3 m0 c9 ?% M+ Y迎来新进展!
% Y) C, _: {$ a2023年7月20日上午' X7 y% j% l! S) H6 Q; Z
深圳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7 \. ?% O' U; N3 J
举行动工仪式
2 ~7 U- g: ]: ^6 R9 a总投资60.53亿元! V8 G5 ^) ]& x$ L
学校选址及办学特色有啥亮点?
$ L7 ^( w7 ]5 z' I/ O* M- T9 J对于深圳建设成为; C2 A y0 ] D% x7 v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怎样的意义?
- m0 J. A* j$ G8 j" R2 m选址大鹏新区坝光片区
# I( {9 x, O6 A8 R; k% S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O! }& z2 W* p' c& i: j/ \% u
深圳海洋大学项目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片区,排牙山路以南,恒科路以东,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及办公用房、公共用房、科研用房、生活及配套用房、图书馆等,用地面积40.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82万平方米,总投资60.53亿元。( t0 L& L8 _* d5 A4 M0 X2 o6 {+ @
5 ]" o6 L, [0 ]1 ^
+ w9 v) p/ ^& l: q# e& Y. s
动工仪式上,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志锋表示,“海洋大学将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与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统一规划、一体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深圳“20+8”产业发展,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开展一批重大原创研究,努力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4 h7 H/ W/ Y8 i& M9 u5 w& z8 l8 G4 x) a1 R
0 ?3 u. O0 z+ i5 e- Z. F* A
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院士表示,“我们希望深圳海洋大学成为世界级的、国际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通过培养高端人才,让深圳变为海洋产业的领跑羊。”动工仪式上,他还作了筹建情况汇报。% t, ?% D0 I5 P+ w( K Y
2019年8月
9 g7 y2 q" @/ p2 E# H! ?4 i《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
8 N, B) M4 s/ ~% M& n2021年3月: z9 u* v) r1 n2 @# r: W
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牵头组建海洋大学。
# s+ K2 O$ F2 Z0 \1 N# U; y2022年1月. G6 `; R% o1 U' U, P
《海洋大学筹建方案》审议通过。: q+ h" `5 p9 y( l# m& [3 R/ m
2022年3月
. x8 t3 L) |; D) e1 d深圳市政府发文成立海洋大学筹建工作专班与筹备办公室。
! R$ k9 B+ M+ W+ N3 m. I5 Y' f2022年4月
! ^% {/ [! }+ M8 ~- f# m8 [' [4 h市发改委正式赋予海洋大学项目代码,进入政府投资建设程序。
( Y8 T- k: ]% j2 j2 h$ V2023年2月
" [& x7 V' _7 Y2 v4 Q- k1 g% T市发改委正式批复海洋大学(一期)项目可研报告。) s4 j5 {% p7 [. l; ?$ t
2023年4月, U. J- N5 P' n9 x* q
经研究确定海洋大学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
; X* n. G8 r1 g# a* m- e- b* z( ]对标国际一流高校% ]3 m0 B- u" E3 M1 S& F4 F+ B" R8 I
办学规模拟定8000人
" s2 U3 x. _- ?目前,深圳海洋大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要点已获批,正在进一步深化设计,预计2025年7月一期工程部分建成投入使用,2026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 U- i7 D& |& R9 d( I
2 u' P' _* c. k5 ~! Y( S$ {) Z0 [" k" f/ p8 E5 M8 X7 L
01% `3 O/ H0 _2 _+ \+ u3 q8 H
办学目标) N" U( [: C2 c" j% c0 B
深圳海洋大学对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国际一流高校,目标建设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
. x1 j _2 ~: l/ I9 e* j( b3 g$ _02
' y; g& v/ `# D/ T6 v" V5 ^学科设置
- T/ P* A; A" Y深圳海洋大学对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即经济产业、科技创新、文化生态、综合管理、全球治理等领域需求,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学科群。
) [# [: x5 E" m/ Y03
7 a. q: D3 h& k, K9 r办学规模
2 T, U+ q9 V8 ~8 J3 d! Z/ ^* g% @8 c/ c深圳海洋大学将开展本、硕、博一体化教育,构建完整的办学层次,拟定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约8000人。6 a% o* a3 B G! A: p. d" I
在筹建阶段,深圳海洋大学依托南方科技大学等共建单位,从2022年开始培养学生,之后逐步增加学生规模,争取2024年在校生规模达到约800人。
! f; B% E/ W, \1 I! p, R1 K7 P: y2 u0 i
' i0 B% ]; E2 E+ I
(深圳海洋大学(一期)项目用地
( Y4 ]! M6 I s8 n: U1 K8 v; e C图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0 m& X- m$ ^# v; |0 C设计方案体现山海通廊设计理念
( R5 m U6 J8 G) W: |) }今年5月,深圳海洋大学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公布中标结果,在深圳公共资源交易网完成公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呈交的方案——“山海之心·研创云环”拔得头筹。' g+ n" _" M0 D; Q o0 o7 J
% [5 a3 h# b0 P. Z5 D; G
5 o" p( x: Z/ o5 r n(图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 ^8 s) @; D2 D* y6 W: V, J据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于:利用场地周边现有的良好环境,将自然渗透入校园并与之完美融合,让校园成为城市与自然交汇的枢纽;7 p' Y' u2 b) S# M/ O
利用场地南北两侧山体、内部山塘等特色风貌,形成一个从北往南自发生长的主景观轴,通过场地竖向的分析,整理出其两侧场地相对平整的学术轴,结合东侧林地景观的渗入以及主导风向,形成逻辑清晰纵横交错的规划结构空间。
* K2 U; q# A) Q: b! ~* l3 q8 K8 \) }- X6 p1 s: }4 k. Q; x! L
- U1 R# {* B3 C6 \/ M(图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2 Y0 W" E) Q/ O- H, x( S
01, n5 P5 H0 n$ h( n7 G/ Y
“链山接海,山水交织的在地型社区”7 ~" c, z" U; A2 R% H' `3 D/ ?
整体规划布局打造山海通廊,校园建筑和景观与周边的山海自然环境相结合,以山海为主题,运用海洋元素和特征进行设计,创造出一种自然流动、亲近宜人的校园微气候,将校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山海与校园形成有机的整体,增强海洋文化内涵。
% b" k' E: o9 b2 _& G0 A( u7 x* I ?2 @( [" ?
( h' N/ T) q: ?4 L) n! L# ]. p(图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8 N" @" G3 Z a8 w02
, _- f4 ?) j9 h# c0 C“岭南特色,节能环保的绿色型校园”
9 z: }/ [: c; Q/ k5 ~设计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海洋、天空、山脉等,利用岭南当地的冷巷等原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减少校园能源消耗,打造绿色校园新典范。2 m8 T3 l4 o% @
- g' b9 S! t0 t3 ]' b# O/ a
9 H+ w) {5 W m6 Q" b(图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5 v% S+ X$ I% Q* @03# s, T2 h7 e# ?! n+ T3 o0 ]7 b' d
“共享云环,输配环廊的立体型校园”
2 E- [3 }4 }" o" d9 N I输配长廊位于校园中心,串联各实验楼组团,通过半开放的校园空间,营造出丰富多元的社交体验。各功能区联系紧密,分区合理,使用便捷,创造出多层次立体的研究、交往空间。, g4 Y2 @, ^. P' A7 [
0 p* t g; U( ?7 M& D1 M5 v
0 g. t% ?* G# I( } y(图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T" C1 N: Y/ M
04
, g i; v; F/ ~' X! K4 p# W“集约布局,复合发展的弹性型校区”7 p! G) V' H! x; Q0 v$ `& i
深入利用功能网格,采用集约化布局,将实验楼、公共服务中心等主要功能建筑围绕共享环紧密集中,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节约用地,为学生活动和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 m6 \# R/ j% ?1 M& b1 e. a( Y; ^<ul><li id="1V3ORU24">9 @4 v7 O" o6 d$ C: m( z: F
( }5 M) k ?5 K" A _
$ y6 q& g. |1 B1 F6 Y<li id="1V3ORU25">* h! D* |! K* j0 p P7 t" L i1 |
) B4 s( {3 S0 N2 J信息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刘韦彤 李柳荧。+ w) H( e) u* R2 O& ~3 c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