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参加“中山大学”号海上科考实习-河海大学

[复制链接]
为推动涉海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涉海高校海上科考实习联盟建设,2023年7月6日-9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依托“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组织开展了2023年暑期科考实习课程。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孟东河、苏博成、车星炜、郑雨晨、孔孟扬和王湛雅六名同学在龙上敏老师带领下,参加了本次“中山大学”号海上科考实习,共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和河海大学七所高校45名师生参航。实习航次从上海出发,经四天三夜航行680海里至汕头,在3个近海站位设置CTD观测、海洋气象观测、海洋光学观测三项实习内容,参航学生分为3组依次轮换操作。
, |: U1 k! U! d- X9 `1 p7 g; U  

- d, y$ U( c% O2 m7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J+ a" e: y1 [5 ?; H" k; j% Y“中山大学”号暑期实习航次全体人员合影8 H6 ?7 r. L! v3 X2 _1 c- n! w

+ S- N9 `( Y8 s$ x% L9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l4 y0 o( Y% N+ U0 d我院师生与“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合影
) ]- u0 r# f2 ]5 w- \7月6日上午9点,我院师生在上海崇明岛由随船老师安排,有序地登上了“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中山大学及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本次海上科考实习,航行前董文杰(首席科学家)、于卫东(科考中心主任)、蓝明华(船长)、常越(领队)、崔廷伟(执行首席)等人为参航师生召开航次动员大会,介绍本次海上实习背景、注意事项等。下午,科考船在船员紧锣密鼓的安排下驶出停泊港口,船队三副为参航师生进行了系统的安全培训,随后探测部工作人员带领参航师生分组参观“中山大学”号各层设施、实验室和驾驶室并介绍船上相关仪器设备,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的先进以及船上工作人员的热情。5 o* V) n' }7 L  s8 M! A

( Z+ O# ~- Q, b- X. J. x9 n3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c7 y3 B7 J0 X  g
参航师生参观“中山大学”号( Z" b+ x: w7 g2 k+ {% c
7月7号上午,“中山大学”号航行至台州沿岸海域站位,当天天气海况较差,遭遇了7级阵风,8级大浪,但我院六名学生经受住了大风大浪的考验,克服了晕船的不适,顺利完成了海洋气象观测实习内容。韩博副教授介绍探空仪器使用方式后,我院师生成功放飞探空气球,并在实验室实时读取传感器得到海上不同高度温度、气压、风速、空气湿度等海洋气象数据。随后在周海涛工程师的介绍下,了解学习了微波辐射计、激光风廓线雷达等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及数据读取方式。在完成当天科考作业后,全体船员及参航师生进行了安全演习,熟悉了各项救生装置的使用及位置。! w5 ~4 |7 t' w& [- z! k
3 v: T7 Y& C6 _6 z4 u0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5 d# _# q, R* s# r我院师生放飞探空气球7 Q7 d7 Q) V1 |% X" {
7月8日,我院同学在老师的安排下,分别在两个观测站位完成了海洋光学和海洋水文环境要素观测。上午,崔廷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水色的观测方式,随后我院同学在探测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下放水色观测圆盘并使用海水比色仪进行水色比对。下午,在海水温-盐-深测量系统(CTD)操作间,曾信工程师向同学们演示了CTD构成原理,采水瓶的挂瓶、采水等操作,我院同学在其指导下认真学习CTD甲板单元和控制软件的使用。随着CTD缓缓入水,终端屏幕上实时显示温度、盐度、叶绿素等要素的变化曲线,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判读剖面数据曲线状态及海洋主要层结特征。在实习老师、助教和船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参航学生圆满完成了3个海上站位的实习作业。* ?1 C/ k- z$ h5 K8 A% p

+ ?; U% ^/ L  l2 o% }-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 g9 A( B1 Y;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 ]4 W9 e% z* N: _/ z$ G
我院同学下放海洋水色观测圆盘并进行CTD挂瓶操作$ _' i5 ^; a  n
在7月8日晚,蓝明华船长、首席科学家和领队等人为参航师生作航次总结,我院龙上敏老师、苏博成同学也作发言致谢。7月9日上午九点,“中山大学”号抵达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中山大学汕头校友会成员在码头热烈欢迎“中山大学”号抵达汕头。随后中山大学科考中心及相关单位为参航师生发放参航证书及纪念礼品,本次实习航次圆满结束。! X2 Z5 _, _: ^+ F) W
2 g( L, T# q1 d! A- f$ K2 m8 g
( n6 K  z3 U8 W) D& {

& i$ Y  H- O7 k: i!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x, E8 G( ~- t% E) ]
我院师生与船长合影并致感谢信7 t) Y4 W- [4 Z' T; w& z" d& T
“中山大学”号及相关单位在保障科考实习作业顺利进行的同时,还为同学们安排了丰富的活动,极大提高了航行体验。如精心设计“摇摆课堂”,每晚邀请首席科学家、船长以及各个高校的带队老师为参航学生做科普报告,让大家了解学习了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前沿问题,丰富了学生们的学科视野。船上饮食保障和各类生活设施也十分完善,让参航师生在作业的间隙品尝了丰富可口的饭菜,并可以进行交流讨论、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等。
6 V5 C& T" E' H  k+ f. ^0 m. e/ N  L5 y( n

3 J1 Z/ R2 T$ j) w5 d3 x7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 r8 @: ~- U8 u
我院师生积极参与“摇摆课堂”提问及航次总结发言7 @( F4 ~1 S- _2 L* ~
本次“中山大学”号暑期科考实习过程中,我院学生积极表现、认真学习和提问,既学到了知识、丰富了实习经验和扩展了视野,也和各个兄弟高校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学生的朝气蓬勃和对海洋的热爱,实习成效显著。同时我院师生也向本次海上实习所有相关人员致谢,特别感谢中山大学为学生提供体验“登大船、去深海、做大事“的机会,并衷心地祝愿各位航次成员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切顺利,共同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2 d) c8 P; g6 W: q: E, f# {
" u8 D' c0 L3 k* |7 S( c
- D5 N6 _# d$ m' ?! T
注:“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综合科考性最强的海洋科考船,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兼具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双重功能。
2 \2 S- |' k4 U

- j$ w6 g" j1 _/ [4 T,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葛宝淼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