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3 B% Q2 v2 q1 q& z: j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张泉、温竞华)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一系列海试任务,已于日前返回三亚。海试期间,科研人员成功在海底布设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5 A+ J$ B7 X# Z) c+ n4 o
) L3 c0 M3 Y. N+ }7 e9 j 4 g @5 Z* A1 k+ h7 ^
" Q5 [. ^- H/ h) F3 \3 V 2 p+ m" f) `, E' e: T5 C) y, `
+ N/ W% o& t; o8 J: }2 k! `- z “探索二号”科考船。(中科院深海所供图)
7 T3 ?& M5 f4 H2 `9 m 原位科学实验站是近年来由我国提出的一种新型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它以深海/深渊基站为核心,可携带多种无人潜水器,并可接入化学/生物实验室等平台,在深海/深渊原位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和科学实验。
; a+ Z- ]+ n3 ^# O “在海底布设原位科学实验站相当于把陆地实验室的测试、分析仪器整体搬到海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俊介绍,与从海底取样后拿到陆地实验室检测的传统海洋调查方式相比,在深海原位进行科学实验,可以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的样本数据损坏或缺失。
9 M& Z8 H7 w& A0 I
- v$ Q" V% E6 C" r; G# F. Y R ! Y& D( `" y1 G8 {* y9 X5 Y5 [7 @% B0 P
* F( J/ u- _4 e% N* t. a
" E1 D4 e" ], Q! h7 G' m
2 z9 [/ P) A4 u9 ~ 原位实验室作业画面。(中科院深海所供图)
) \8 b5 Z9 ]. T 据介绍,此次布设的原位科学实验站系统将在海底全自主工作,能够进行自身状态监测和智能管理,所有数据通过深海滑翔机中继通信定期传回岸基控制中心,科研人员也可以对原位科学实验站进行远程控制。
2 \. A( X9 e- @: ~; N0 j 此次布设的原位科学实验站配置了兆瓦时级锂电能源系统,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该能源系统可储存1000度电,支撑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连续工作半年以上。 ; f7 _ J* x4 o! ^& Z8 R, Y, q+ b
; v" w- _& [+ I3 T* l6 z
. P* p5 I0 {1 i& p7 x! w
, m1 z2 }8 I) x' J0 l
D U5 J# r! D, s
5 `! I- m! w9 \* T# L7 C2 W* X 海底基站作业画面。(中科院深海所供图)
5 a9 M; T3 E2 I 此次海试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底基站与原位实验室的水下连接,并对基站的海底航行能力及自主位点移动功能、原位实验室的自主运行模式切换功能,以及电感耦合无线通信功能等进行了验证。
+ L+ s4 H0 n) e' h# z9 x/ h8 h j 后续,该原位科学实验站还将接入更多智能化无人实验、探测及信息传输系统,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9 W" k0 o0 R: w7 y2 V
# T/ ^. o& |' s7 a& y h! X( [7 Q6 {& S2 y5 S5 v1 q) m
$ b' M* A8 T: }" k+ x
& O5 T- H: Z! Q
$ p7 z. N& G' I)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