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9日,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海洋领域的大咖云集,一同畅谈海洋合作发展。
# H2 q' W) i- r+ I! P0 H" |
% c$ @6 I ] u/ v( r8 j
' j3 P9 ?5 f, \$ Q% F$ l) `2 N. I. S
0 P- ?& l- W5 h
) q0 k& C" V) @- `9 i6 e5 G2 ^7 T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
( S2 i h7 U/ |- d8 W* L9 x) u3 m7 C" T1 k( [9 X
青岛越来越成为国际领先的海洋中心城市
( _: v H6 J( Z8 B: z4 V U) v7 K' p s3 ^. a
[color=rgba(0, 0, 0, 0.9)]% [: M- ?8 T# K b% j4 L% Y
" k+ S. ]( M' R6 O, g# X: ?7 e
, N% e$ o- w; l$ b }
( F; o2 ]+ t; E# d0 T% f此次论坛,邀请了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27日下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达了对青岛的喜爱之情,“我有一个愿望是来青岛参观,现在青岛越来越成为了国际领先的海洋中心城市,尤其是在海洋科技方面是一个非常领先的地位。”他在接到论坛邀请时第一时间就接受了。$ P3 `1 U: h0 z# A- K
, v$ v6 {! g; P5 I/ G# q% J
6 u3 P6 H+ V8 C: k' G0 w1 d
彼得·汤姆森认为,目前我们对于海洋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做大力发展海洋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这块儿的空白。同时也提高我们的水平,在我们做针对于海洋的大的决定的时候,能够提供一些科技和这种治理上的支持。- n; M, f6 t8 w1 R; z. A
4 R$ }7 y2 r+ `3 Y+ {0 z' m P5 o
, i$ ~6 r1 d" G) u6 o8 W0 g2 Y7 B
“我非常迫切地想来参加此次论坛,我非常开心接到这个通知,收到邀请第一时间就接受了,并且作为主旨发言人来参会。”他表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海洋博览会在过去的几年里规模一直不停地在发展壮大。& p7 ^+ P/ c" Q/ q1 s
- O, @ J& A! N; M5 p. q7 s' w1 h5 G6 Y, F8 l
彼得·汤姆森认为,青岛一直在积极地参与“海洋十年”,政府还有整个城市对于整个论坛以及保护海洋做出共同努力,尤其是主持了很多的“海洋十年”科学项目。“就觉得青岛在海洋开发或者说在海洋领域的领先地位会一直保持下去。”6 P4 ?1 ?4 `) q+ E
1 T' P! ^- o1 }2 d: G8 n1 L6 P! k/ ~
* r1 Q X- i4 U
% P$ u" T5 @! X+ X* |% w
1 |0 ^- w+ e1 j5 d8 |8 c
( L) {, T$ K9 _- X) h
[color=rgba(0, 0, 0, 0.9)]
p8 N& |& [/ o8 Q
* M4 n9 P0 K1 R; H6 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委会主席库阿迪奥·阿法恩:
( ?; W& B! c9 I5 P; A3 ?, E4 E% [1 l, e- k5 @
加强中非在海洋及海岸带等方面合作
$ B8 d% e0 M0 ]: E8 C$ ~, I9 ]$ q7 b5 {/ M" l
[color=rgba(0, 0, 0, 0.9)]
; r8 _1 f: i1 t* X2 Z8 Z8 [
- T! G. r$ t+ X+ S9 L9 ~, Y; |/ U9 H/ Y& _. j
: |: @' U* \* M6 ?6月27日-29日,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此次论坛,来自海洋领域的大咖云集,一同畅谈海洋合作发展。27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委会主席库阿迪奥·阿法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中非合作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A* h9 i9 x' Z: @( I
+ s9 u0 c8 M6 l! B) D2 z: E1 ^8 W% q6 ?, J# u* k* v( a0 W) U
库阿迪奥·阿法恩表示,近年来,中非合作关系友好,合作成果显著。“中国和非洲之间存在较多的共同利益,双方需要在海洋以及海岸带等各个项目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库阿迪奥·阿法恩认为,“在发展合作的九大领域,包括海洋科技、渔业、气候以及海洋监测等,都是中国和非洲在未来继续开展合作的关键领域。要想合作成功,必须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我们已经在能力培养和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做出努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开始进行人员培训,定期召开研讨会、展会等;在硬件设施方面,感谢中国给非洲提供科研设备,帮助我们在海洋领域以及相关领域进行能力建设,为非洲提供了硬件基础。”! E9 m- G6 @0 e! S/ G
& f& f2 I2 F. i" B7 e! _# w- t" i
2 e6 i, U- ?4 b4 n, C2 f( F5 W1 d在谈到如何更好地开展深海保护工作时,库阿迪奥·阿法恩说,“非洲鲜有国家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或是说科研设备来进行深海探测,而中国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设备及科学技术能够投入到深海研究上去,比如说深海探测的水器等,这是非洲没有的,所以非洲是非常希望能够跟中国在这些方面展开更多合作。同时,推进双边合作关系,需要对地区有更多了解,以西海岸新区为例,比如双方要进行出口,首先需要对当地环境有基本了解,双方建立相互关系,共同来参与海洋资源开发,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
9 r7 M$ P; q# b
7 D8 B$ O. F! `) n; l/ g- W% n- a6 J$ j1 ]$ V b9 R( U
在未来,库阿迪奥·阿法恩希望中非可以有更多留学生进行互换,或者让更多的年轻人互相交流。“把年轻人放在一起,会激发他们更多的创造力,造福整个世界。”5 P& o3 d+ Q' {# S* v+ E0 Z1 j
5 a* _3 W) J' o+ h4 U+ |& h( n- `+ u' f" u2 E- [
5 Z& `; y, h( K7 I& h& t0 k
w4 P. Q7 t$ Z1 h* x7 f
8 n3 B7 n) G! w1 g[color=rgba(0, 0, 0, 0.9)]" t1 R l( M$ z! _9 y% ?
% R3 Q5 n! r; w+ [+ O' X
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副院长、自然碳汇研究院董事长胡学东:' c1 n/ q4 C D, ?" Z0 w
' [6 m2 T$ L" b; i8 H( J7 b2 r- r( n& J9 c+ T
发展高端蓝碳、金融助推、科技赋能、推动蓝碳国际化发展是促进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之举
- y( R% R9 ~$ m7 S4 Z2 u7 F
* ^, s7 d# _8 W5 G+ {[color=rgba(0, 0, 0, 0.9)]) I" W+ ^# I* J* v
- I, T8 w+ C' f8 w L, p
: P/ X# z2 X! x) {' g- O7 }6 m
8 A) H! Y6 A2 F6月27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大洋办原党委书记、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副院长、自然碳汇研究院董事长胡学东表示,发展高端蓝碳、金融助推、科技赋能、推动蓝碳国际化发展是促进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 U2 ?0 m9 w8 [: s1 k1 H5 L
! C7 S% ]7 B5 r0 V; q9 C+ H- U8 e5 t j. v: p+ C8 ~% i/ N
胡学东认为,蓝碳交易在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迫切地需要政策及法律的支持。目前深圳、厦门都拓展了蓝碳的交易业务,其他地区也在积极的推广之中。那么,作为被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称为“国际领先的海洋中心城市”的青岛,究竟该如何谋划蓝碳经济,并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胡学东结合青岛现实条件给出了四点建议。
/ s2 O. W: h% o$ e1 M* v9 D
/ I( H2 @! ?5 Q( ]$ F4 P8 u
/ A, |, m' f- t& e. C“发展高端蓝碳,建设高端的示范性项目实现领域深耕是重点。”胡学东以养殖渔业做了详细的举例,作为海洋经济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其可尝试通过分层次养殖不同品种,在混养过程中渗入标准化建设助力实现高端标杆项目。
0 l% S$ \. g t1 L; t5 ~- G( f9 N+ k1 V, t( ]. W- T
+ w, S: Z% l% D' D) v3 }2 B! ]" b
“青岛是国家海洋重镇,海洋科技凝聚密度在全球都属于前列。”胡学东表示,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科技赋能和人才聚集。如何利用人才、如何利用高科技创造出符合蓝碳发展需求的产业,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极大推动作用。不仅是科技创新,更应落在实处,体现在蓝碳交易平台的建设中。
, [8 {. g( t# p2 E6 ~" w, {8 o% Q/ N! N8 i" Q! g+ E0 \
1 T } { a3 w, \第三点建议胡学东将目光落在了经济发展推动器,金融。他表示,青岛在金融方面的创新做了很多示范,例如兴业银行在全国首次针对湿地的碳汇推出了贷款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修复和增值适合湿地蓝碳的植物。相类似的事情广西和福建也在布局,“如果把碳金融作为整体来思考,那么信贷、债券以及保险对推动蓝碳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f- D5 j7 R" O# W$ s$ ^" K
3 T# T/ d( R j# {1 k% @/ ]
' K9 B( r1 Q) l最后,胡学东表示蓝碳的发展注定走向国家化,如何同周边国家共同治理海洋,推动国际蓝碳标准的制订、建立兼容的市场交易体系对于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Q b& c9 g3 b/ |5 g& p
% P4 r( n4 d0 X. f4 y3 g: _7 i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