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 n3 R* Z& c8 j u8 S& w
原标题:大国总工程师亲身介绍国之重器,腾讯WE大会猛料太多了! + m9 N. c& J1 `: \" z
) Q3 W0 K7 u+ R# P% a. q) N
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今年9月,两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更是指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期待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能基于自身优势主动投身公益科普事业,厚植科创土壤。而始于2013年腾讯科学WE大会,已经坚持了十年,每年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面向公众分享最具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和前沿思想,架起了一座连接前沿科学和普罗大众的桥梁。11月6日,2022腾讯科学WE大会十周年如期举行。人造太阳”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等嘉宾纷纷登场,分享未来能源、空海探测、载人航天事业等领域的最新突破和发现。 + J: k2 b4 c8 Z/ f; g1 y3 z" G% Z+ G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讲述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近十年密集攻坚系列关键技术的发展之路。梦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转位,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合体,“天宫”由此完成“T字构型”组建。“独创的三舱构型可以整合重构多舱段、多航天器的系统,大幅提升整体运行的可靠性,也为后续扩展打下基础。”杨宏表示,“中国空间站是开放型的太空实验室,欢迎全球科学家在此开展生物学、基础物理等领域的科学实验,共同开发空间资源,为增进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T; V" { X: l' k T

! W/ F+ ^% b; d3 s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展示了中国载人深潜从“蛟龙”号开始,自主攻坚构建起全海深潜水器谱系的历程,以及重要的科学发现。我国载人深潜自2002年起步,历经“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及系列无人潜水艇,已经初步建立全海深潜水器谱系。2020年11月,“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创下中国载人深潜10909米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奋斗者’号已进行了21次万米级下潜任务,带领27位中国科学家探索过万米海底。”叶聪现场介绍,中国已成为全球万米载人深潜次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后续,我们将推动这系列载人潜水协同作业,在更复杂的探测任务中发挥更大优势,以发掘更多探测成果。”
+ k7 k3 o* S# p 
; u: U* w T7 H7 Y! T/ |6 c 在探索浩瀚宇宙和深海的漫长征途上,中国科学事业将永不止步。腾讯的科普行动也仍将持续,或者说是将“永久性”持续,为“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厚植科创土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k6 Y8 V. i/ t; A% o; i9 I9 |" Z _
+ [) k- p2 Y7 v. A8 P M N5 X) s2 B
责任编辑:
+ g# P2 J W6 n V! k0 O T
) H( T+ H0 t: D- ], p& p* Y
7 ]9 v+ E# o1 a1 P; t8 u2 ] t- P7 w2 d; K; j
" f& q; U# T, Q! P8 q2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