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t: G# J2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缺乏大陆沿岸海区的海洋环境信息知识,无法掌握海底信息和声学条件,盟军的反潜作战往往遭遇到失败,战争结束时,盟军海军对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信息掌握方面远远落后于德国。为了开展海洋和声学调查,需要船只常年在海域工作,但是利用军舰搜集数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利用岸基和海底声呐基阵进行信息快速搜集则效率更高,同时还能保护自己的沿海不被敌人的潜艇渗透和埋伏,保护海港不被封锁,建设靠岸声呐意义重大。
0 e0 }. R3 X7 c 
+ N5 \* |$ U0 W; w! l% C 根据反潜战得需要,1949年,美国海军水下作战委员会提出了发展被动警戒声纳系统的需求,并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靠岸声呐系统。基于被动声学的反潜作战方法在战后低频声传播特性被发现后迅速发展,声波在玛瑞斯.伊文发现的SOFAR通道中可以传播几百公里,而低于500Hz的声源信号则可以很容易从任何深度进入深海声道。
5 G: j4 ^3 E. g 
' F. U G. g- E& Y6 r, C 岸基声呐是以海岸为基地把水下基阵布放在近岸或敏感水域的固定式声呐,用于海峡、基地、港口、航道和近岸水域对敌方潜艇的活动进行远程警戒和监视,引导反潜兵力实施对潜攻击,是反潜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换能器基阵、海底电缆、岸上电子设备及电源等组成。以被动工作方式为主,有的也设有主动工作方式,基阵信号可以通过海底电缆或者光缆传输到岸上,也可以采用无线电传输的方式。 * g" }- t7 E, P) q
 7 Y# ]# K8 }0 h; \
我国科学院的声学院研究所自行研制并生产的DS-2型靠岸声呐则是现代化的港口保证的重要电子设备。该项目从1985年通过鉴定,1988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被编入了替代进口产品目录之中,1991年获得了国家专利和专利发明奖。DS-2已经在我国各大港口使用,倍受好评。
8 U- I& k3 Y) a3 I1 |, y2 y7 B' T  & a9 t7 ~8 k6 d" r w: R" h
DS-2型靠岸声呐依靠在水下的两个换能器阵列向正在靠向码头的船舶和舰艇发射声波,经过船舶壳体的反射后接收回波。根据发射所用的时间和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就能够准确的测算出舰艇靠向码头的船头和船尾的距离,甚至能测出其速度和船头与码头之间的夹角。DS-2型声呐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探测距离远的特点,其采用了时变增益抑制返程混响和其他信号的干扰,同时还能自动跟踪目标,依靠计算机和人工辅助来删除干扰信号,同时还能自动填补丢失的数据,并且进行平滑处理,其捕捉和跟踪的目标都会传递给后方的荧光屏显示器来进行监视。
# x# J+ ?; A' j 岸基声呐具备隐蔽性好,背景噪声低,便于使用大孔径基阵,能长期连续工作等诸多优点。但是其基阵庞大,海上施工维修复杂,使用上不灵活,设置地点受海区水文地理条件限制,而且一旦暴露就易遭到破坏。近年来,又开始出现了更加灵活的布放式机动式水下警戒系统。 * S$ Y8 ~* d9 [( X

, e9 g/ U* x2 T8 l A 拥有DS-2靠岸声呐后,我国具备了防范敌方潜艇接近我港口实施封锁和跟踪我舰艇的能力,防范了敌人的潜艇接近和埋伏在我国港口的可能性,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是海运大国,对于海港和海运有着绝对的依赖性,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有人能够对我海港实施骚扰,并且埋伏兵力,着显然将会深远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的国防安全。不过得益于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孜孜努力,这一问题已经迎刃而解,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海港最为安全的几个国家之一。 # ]! M6 a2 b- |& i i: K( \% K3 b
) z$ b$ n% _( n4 y- _( R* {8 d3 z; `" M6 X$ _$ t% Q* ^/ }
$ J% o& w% k; X( A) J
2 z x$ G4 T) T-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