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日,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车。项目建设历时7年,主线全长约12.1公里,包含海底隧道、山岭隧道各一条,水下立交一座,陆上互通立交四座。
; ^5 g) K: u4 ?( e" N0 Z% X4 H# F+ L
& B8 e7 [, x" A* t) n
通车仪式现场。
1 t' s- C- a4 z% [ S大连湾南北两岸由40分钟车程缩短至5分钟
% j* o y. ?0 i据介绍,工程南起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向北以沉管隧道下穿大连湾海域,连接北岸城市主干道,并延伸至201国道。主线全长约12.1公里,其中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北起大连梭鱼湾地区,南至大连东港商务区,光明路延伸工程全长约7公里。工程建设标准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60公里,双向6车道,使用年限为100年。
2 }& i/ ^, ]$ r% O- U在大连湾海底隧道通车前,大连南北方向仅有两条快速路,一条东联路,一条东北快速路。而今大连湾海底隧道的开通,串联起了大连主城与甘井子区、金普新区等各大区域,与原先的路网实现了无缝衔接,连接两岸的车程从原本的40分钟缩短到5分钟。, p! L" y( W1 b$ K1 z( ^
& N1 i& v. t& H3 ?6 u6 P9 Z0 h
3 }5 P/ _( e$ `8 m) f第一辆车进入海底隧道南岸入口。) O& F% |0 \ y- w) N) W P
北方寒冷地区首条跨海沉管隧道
+ w3 S3 X# C0 _# J% K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首条跨海沉管隧道,也是全国首条自主设计施工的柔性节段式管节沉管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工艺紧密连接大连湾两岸,有效破解了大连湾的C字形构造,构建起大连湾南北的5分钟“便民生活圈”;光明路隧道采用“铣挖工艺”,建成了东北地区首例非爆开挖的硬岩隧道,成功解决了工程穿越石油化工区的安全风险,为繁荣都市再塑“安全屏障”。
+ r! J% R5 P3 G7 k! S: M# {7 r
" N U! z+ P: \0 X* L8 d大连湾海底隧道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团队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技术难题多等困难,成功破解寒冷地区海工混凝土结构百年耐久性难题,实现了大型船舶、水下电缆插座等核心装备和技术的国产化,并首次将“顶进节段式”最终接头、透水式接岸结构、碎石基床全漂浮整平等新结构、新技术应用于沉管隧道工程中,创下我国乃至世界沉管隧道施工史上的“第一”和“之最”。+ @/ B) S& @* [+ s6 P
! P$ w6 b' d& ^0 O2 M, X: H0 P6 v& M8 Q- {& u% a
工程夜景。
9 h! I: p- n; o9 p' z/ h为城市道路数字化提供“大连方案”' k* \/ P7 g2 E5 V' u2 v
作为国内首例“实体+数字”双产品移交的沉管隧道工程,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数字化产品交互平台和数字化综合指挥平台,为城市道路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的“大连方案”。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的顺利通车,对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功能,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S/ w% K* q4 F8 z. J3 G% W+ G) D2 b% T: C$ T
/ N# m) m$ P: Q4 I* z
! D" L3 v6 I M信息来源:央视网。
2 T+ p# i$ M2 p-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