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m+ \2 o) W3 P" I8 F
9 O1 ?9 {0 n! q: y, gTONGJI
: m! b; y" e# u0 h! \/ l) J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同济大学此次共有55门课程入选,入选课程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上海高校第一。加上此前首批入选的5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同济入选一流课程总数达109门。
/ T- {" b1 E+ u+ @) O% ^7 L此次入选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包括线上课程20门、线下课程1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门、社会实践课程3门。具体名单如下:
' {$ _8 r9 j; v1 o1 t线上一流课程& b4 Z( j6 Y/ ~
(20门)
/ t0 a+ ]7 p' k$ s+ N4 L4 t9 A- a t6 j( J5 R/ t
) D) b) i1 A/ K- P& v7 O9 f: f线下一流课程
9 f$ q w! L0 W" u(15门)$ q* b1 I4 A0 h+ g6 N
# C: t, T5 n' v. L! A3 d! V: M; @. k3 l& T3 g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c5 o0 k: K1 I' X: H- ]
(13门)% k7 F" ^5 ~6 O$ n9 h, J* {' d' L
: b* `" y% l6 s
3 r/ w {& ^% a$ M: `( m2 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8 c, O# D/ [2 n& Q6 x; b
(4门)1 d' b) a! K! }' @3 L
, T# w. M2 P& ~, R% b
0 B6 C0 k, H6 S( j o1 V. k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q9 c3 z- \7 M
(3门)
. M6 c( s( |) i& k3 E8 ?
2 g; D6 ~, w, g" w2 Q, }; B w! b+ \+ U5 [. x* W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为推动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落地于课程,学校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打破学科限制和专业壁垒,构建 “通专融合、交叉复合、本研贯通”的全链条一体化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 [6 r; R! v1 y( m学校将以本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为契机,继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思维涵养,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创新学生评价体系,加强教学组织建设,智慧赋能教育教学,推进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变革,从基于“知识”到基于“能力”的模式转变,从传统学业评价到多维度多元化评价的方式转变,从传统教学到智慧教育的环境转变,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 V( s$ {- v1 F
* u8 N7 W7 }& j3 K E1 O! G: C y' B/ ]6 L% [
; Z D1 o9 s$ i! S信息来源:同济大学。
# [, B4 U% Z5 t V! T&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