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_! V' W0 G. ?/ f g6 @" }3 T- R. D+ c; S0 y/ q$ ?: g+ r
提到南极,许多人会想到环绕南极的大量海冰。海冰看似简单,但它们却在气候变化及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如何获取精确的海冰数据也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 F1 O! b* p0 y: B
( e- r# a t# s4 E
. x% Q2 F, v1 ]
. Y; L; u$ ?2 [( v! V9 z被冰雪环绕覆盖的南极。图源见水印
" f, ^; [: w9 T' k近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极地遥感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基于高分辨率SAR(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影像首次获取了环南极长时间序列固定冰数据集,揭示了南极固定冰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冰山的相互作用等。
$ ~ h6 e0 ]! C- H固定冰指冻结于大陆或岛屿沿岸、冰架前端、浅滩或接地冰山周围的、不随风和洋流漂流的海冰,是南极海冰的重要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固定冰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某个固定位置,不会随洋流或者风场发生水平运动,但会在潮汐、涌浪作用下做上下垂直运动。/ \# B0 {( U, [9 {% Y
4 l0 @$ [3 O: t
, v* C. Q) f+ Q4 g
从海冰上出发觅食的企鹅。图:网络
3 y* f1 ^" |1 u% ?8 H; }南极的固定冰多为一年冰,即在南极的秋末冬初开始生长并逐渐达到最大值;到了南极的春夏季,大部分固定冰会融化或破碎。
2 B% s5 F7 @9 v0 d( w固定冰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由海岸往外突出的地形或冰舌、冰架东侧,以及沿岸向内陆凹陷的海湾是容易形成固定冰的区域;
) h l% L+ M1 q: _9 V此外冰山也与固定冰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型冰山接地后阻碍海冰运动,海冰逐渐堆积形成固定冰,当冰山漂离后固定冰区消失,另一方面,当冰山距离海岸一定范围,在共同锚定作用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连续的固定冰冰区,当两者距离超过一定限度后,这种共同作用消失,固定冰范围也会急剧减小。
# l1 N2 C& ~9 ~8 C' @3 |6 y: p& ]! f
- o. c8 ~' l4 i3 }9 r/ m冰山。图:网络% t8 Z8 m: \1 i9 |1 b
研究结果显示,南极固定冰平均面积约514.5平方千米,占总海冰面积的3%-4%,其中约70%分布于东南极沿岸。2 _; i. R2 v2 d
南极固定冰具有丰富的科研价值。准确的固定冰数据可以为冰架稳定性及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固定冰也与很多近岸冰间湖(冰间湖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是海洋动物换气和觅食的“绿洲”)的形成密切相关,固定冰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其下游侧冰间湖的范围出现变化,进而对海洋动物的活动产生影响。
7 m: @0 b3 S7 R% V6 e- C: u) J- A8 c+ l, M) Q& W* O
3 s& K" D- S2 k, o4 G. C冰间湖。图:phys.org
8 {; X$ B& F- g9 `' u& L(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X" Y1 A5 E' L6 K- i
下面一起来关注下未来几天的海洋预报信息。
, L* h/ ~" s) F3 @% m e/ V, \( H: Z; U4月17日-20日- F! a+ U- k. ]
台湾海峡有3-4级、阵风5级的偏南风,出现0.8-1.3米的轻到中浪;
% ~7 u; f2 l0 R5 ]/ L6 o福建中南部沿海有3-4级 、阵风5级的偏南风,出现0.5-1.0米的轻浪;3 s8 W9 O' k0 F! i& J
厦门沿海有3-4级、阵风5级的偏南风,出现0.4-0.8米的小到轻浪。
, S% |8 U% @3 r2 j- n) }- L) n+ x' ~4月21日-23日
1 `; f8 y/ V+ Y( |# B0 Z7 c台湾海峡有6-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出现2.0-3.0米的中到大浪;
) d$ j; ^* a/ @, P. w福建中南部沿海有5-6级的东北风,出现1.0-2.0米的轻到中浪;
( ~8 k/ f% K* d厦门沿海有5-6级的东北风,出现1.0-1.8米的轻到中浪。, e8 G" s3 Z9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