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 \* G; D( y' @6 v/ w$ i* p9 P6 q5 t1 m" P. q
海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丰饶的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另一方面,时常发生的各类海洋灾害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g) x8 j! e/ d3 g- @! p7 @ C8 G. K, P0 F
( n$ q* n+ f! j2 ^: } @7 c7 m" W
图:网络$ ]" s: f7 S- C+ ?
4月30日,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发布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过去一年我国遭受的海洋灾害影响情况及沿海海平面上升情况。
2 ?1 g: A0 p6 Q p. h《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 f1 W8 W6 u8 z5 ^" J- a2019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灾害为主,海冰、绿潮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03亿元,高于近十年(2010-2019)平均值100亿元;死亡(含失踪)22人,低于近十年平均值63人。" G, N: e; g. B: I, W6 W
风暴潮
c( d; R# k, p2 c' e6 {2019年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1次,直接经济损失116.38亿元,是2019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重的灾种。浙江省是遭受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省份,直接经济损失达87.26亿元,占风暴潮灾害总直接经济损失的75%。/ b3 g$ H0 l$ ?9 |. S7 @
$ p; c3 H8 r% p* t6 X1 S$ v
' O/ @+ [4 i2 h9 m; K1 K
2 X/ D7 f- w6 m- ?% H4 U& E; B台风风暴潮。图:网络
' m$ m3 a/ R! d1 T0 `! [海浪灾害( o7 K$ X7 p3 [
2019年,我国近海共发生有效波高4.0米(含)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39次,其中台风浪15次,冷空气浪和气旋浪24次,死亡(含失踪)22人。
$ q, a. b2 ]. ^9 h赤潮灾害( u+ e" K) Z, k! K( O# j4 E
2019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38次,累计面积1991平方千米,引发赤潮的优势生物共16种,其中东海原甲藻作为优势生物引发赤潮次数最多(12次)且累计面积最大(1251平方千米)。
}: b' w9 V6 ~5 h/ }' W: q6 [$ n: H6 q0 r5 d, N2 N
+ `9 Y" Z* H. T: N1 A1 q* L
. }5 F$ t0 E; y2 M赤潮。图:网络3 F2 n: z1 N$ D9 r- A
从月度分布来看,5月是发现赤潮次数最多(11次)且累计面积最大(1148平方千米)的月份;从海域分布来看,东海是发现赤潮次数最多(31次)且累计面积最大(1974平方千米)的海域;从沿海省份海域分布来看,浙江海域发现赤潮次数最多(22次)且累计面积最大(1863平方千米)。
S; ?, T( p7 D+ g, p" u海冰灾害
* r7 R- p# }- O9 r, H; n2018/2019年冬季,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受海冰影响,冰情较常年明显偏轻,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 a$ i6 S# v. c E7 Y# L' e, @海啸灾害, N/ o# J6 N! |' ?( Q
2019年,我国未发生海啸灾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对发生在全球海域的41次海底地震共发布了77期海啸消息,上述地震均未引发灾害性海啸过程,均未对我国产生影响。
$ e0 `) `& Z" D5 O( _; u绿潮灾害/ W' f+ T5 U) p* m% z: _
2019年4-9月,绿潮灾害影响我国黄海海域,引发大面积绿潮的主要藻类为浒苔。& p& V! A4 i/ w# I! g) g1 G
- {! |+ O1 p/ y' a% E4 j6 o3 \
# p N$ E; M/ S( K2 o) A. j- X3 r) P" f& |" d" @
绿潮。图:网络
+ z* c4 c- K+ ~' {) f+ j0 y7 W. Z《201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6 V2 N$ d3 S% t7 u% o
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沿海海平面较常年(1993-2011,下同)高72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三高。预计未来3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51-179毫米。
: n7 f1 W6 K1 ]+ ]2 g5 f2019年,福建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78毫米,其中5月、6月和9月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分别高108毫米、105毫米和93毫米。预计未来30年,福建沿海海平面将上升40-170毫米。8 [+ v- M: K( |
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沿海海温和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海平面上升。) K5 _; ]! y! l3 ?. ~ U, ]. r
近4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其长期累积效应直接造成滩涂损失、低地淹没和生态环境破坏,并导致风暴潮、滨海城市洪涝和咸潮、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等灾害加重,同时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导致相对海平面上升,加大海岸带灾害风险。5 B E9 A( J& r% E* o
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灾害防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提早部署,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减轻了海洋灾害造成的影响。6 m$ Y4 z" ~ \+ Z+ A/ ?
积极推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大工程。启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普查相关工作;
1 Z$ K6 B2 R1 r$ o, l- L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 p0 V& P* k! U1 U, E. _ o9 a! z
做好海洋预报公共服务;
; A) j, B2 z' D7 j0 \夯实海洋防灾减灾基础;! v4 E- p. ?' g+ A5 S8 @
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 [* c' Q, o! l! j/ Z: N下面一起来关注下未来几天的海洋预报信息。! F* q& j: _4 R, O
5月8日-11日" o6 s' O& O7 Q& ~
台湾海峡西南风3-4级、阵风5级,将出现1.0-1.8米的轻到中浪;
3 Q. `1 {0 ^. o% V2 g福建中南部沿海西南风3-4级、阵风5级,将出现0.7-1.2米的轻浪;
+ o5 V' k ?, X* H/ L厦门沿海西南风3-4级,将出现0.4-0.8米的小到轻浪。" ` @3 p" _! n' L6 R
5月12日-13日
3 _5 \1 S5 S9 b台湾海峡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将出现1.3-2.3米的中浪;
+ W" q$ Z* o$ t( R, c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4-5级,将出现0.8-1.3米的轻到中浪;$ s5 p+ p; d2 i# g# [. T9 s4 z
厦门沿海东北风4-5级,将出现0.7-1.2米的轻浪。" T( U* [; p' L% S$ X" W, w: @* h
5月14日-15日
3 y* s% n( m9 Y6 E" C: h: j台湾海峡西南风3-4级、阵风5级,将出现0.8-1.5米的轻到中浪;
4 H4 |; a J" T6 Z7 J福建中南部沿海西南风3-4级,将出现0.5-1.0米的轻浪;: f5 P: } K9 h' ]+ P+ B
厦门沿海西南风3-4级,将出现0.4-0.8米的小到轻浪。
' y9 y5 ]$ N( Q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