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w5 a: M/ r* \- L/ @7 ^
8 M& J' i# C, }5 p3 A7 y近日,在2023年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综合处处长陈永胜表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推动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将出台《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 c' Z. k3 K- K2 T% [
业内人士表示,《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对于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海上风电在国管海域的开发。风电向深远海发展是产业趋势,将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包括漂浮式风电锚链、海缆、桩基等环节有望充分受益。3 S# C- N0 k. F% _6 `- O
装机规模将大幅提升1 j4 f9 S- @* ]3 K) S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以近海项目为主,并持续向深远海推进。多省将深远海海上风电建设规划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中。% j. c- G. ~8 H( Z/ i. V8 r6 \& w( P' I4 d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加快推进远海900MW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福建稳妥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增加并网装机4.1GW,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规模10.3GW,力争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工4.8GW。5 q: |5 f6 d) R) h! N7 w1 u5 D
我国现有海上风电管理办法为《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于2016年制定。该办法要求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后,项目单位应按照程序及时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海域使用申请,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后方可开工建设。
- K& d: Q6 k X% |$ c' X6 i% ~目前,针对国管海域的管理办法尚未明确,《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对于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海上风电在国管海域的开发。根据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总院牵头开展的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全国共将布局41个海上风电集群。
' y# Q9 D0 l3 \' v3 X6 U" d3 T中信建投认为,“十五五”期间,深远海海上风电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有望开发150GW-200GW,海上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将由“十四五”期间年均15GW向“十五五”期间年均30GW-40GW进发。
) f9 K7 c0 k7 s8 f, v: g# E多个环节受益& U* D2 h! k2 t7 l0 J/ i7 F# @8 F
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已经成为产业趋势,将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漂浮式风电锚链、海缆等生产环节企业将充分受益。
: J- t) M& z/ {( K漂浮式是风电深远海发展过程中的新生力量。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漂浮式风电机组“漂”在水面上。风机通过塔筒立于浮体上,而浮体下方通过系泊系统起到固定作用。其中,锚链价值量壁垒最高,是深远海海上风电弹性最大的方向。随着水深提升,锚链长度继续加长,所需的锚链价值量将继续提升。
- k* ?# g% W. z6 ~* X, N面对这一机遇,相关上市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向。“目前,漂浮式风电机组面临一些短板(施工难度大、整体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仍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前沿技术的发展,短期内较难实现大批量商业化。”海力风电近期通过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将积极参与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研发和生产,从而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 l3 v. N; j: q. ]: G
桩基作为海上风电的基础部件,连接风电塔筒和海床地基,起到风电塔筒和机组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同时桩基深入海底地基,受海水侵蚀冲刷,对材料和技术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的寿命在20年以上。由于我国目前海上风电项目的平价压力较大,因此桩基也是应用最主流的基础结构,且桩基的生产工艺简单,安装成本较低,并且安装经验丰富。2018年-2021年,桩基单GW用量不断增加,随着开发海域越来越深以及配套风机的大型化,桩基环节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 E' b/ Y$ H, n- d8 |+ G. l9 V$ N. n
深远海化亦带来交流海缆高压化以及柔性直流海缆渗透率提升。目前,海上风电场海缆方案通常为35kV阵列海缆和220kV送出海缆,伴随着风机大型化、风场开发规模化以及选址深远海化,阵列海缆将由35kV提升至66kV,送出海缆将由220kV提升至330kV/500kV或采用直流海缆。高压和直流海缆制造技术难度大,生产企业有限,产品附加值更高。! w' s# s& t: F2 K& y
$ k0 x% A3 E# L* r% k
- r8 F/ H, m4 L
: A' K4 t, N3 p% \. O, o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于蒙蒙。" f: C/ A& D- q, Y; O! Z7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