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的山东沿海一片生机:烟台鲍鱼、海参、深海冷水活鱼等海产品销售正旺;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摩托车爱好者正组团前往威海千里自驾旅游公路,滨海旅游淡季不淡……
9 i% c, v8 ~0 x0 h 近年来,作为海洋经济大省的山东通过科技创新、海运贸易、生态保护等举措,持续在蓝色大海中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科技引领、陆海统筹、改革推动、合作共赢、人海和谐”的海洋强省新路子不断结出累累硕果,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列。
( P" l# z6 q! H# P1 p生物识别为鱼“问诊把脉”* o- x4 F6 ]/ x) V: S5 ^: P
进入腊月,烟台经海渔业旗下的员工连续多日都没有休息,他们生产的深海冷水活鱼销售火爆。这些鱼不少都来自山东烟台距离大陆岸线约30海里的智能网箱,水下生物识别系统时刻监控着网箱内鱼的状态,通过双目视觉摄像可识别鱼的种类、尺寸和重量,让养殖人员随时了解鱼群的生长状态。% D) T, ], p7 |! h( {' u: {- T
1 a5 n& @9 N# I' c
5 s2 i1 {) l( |7 y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王建中介绍,智能网箱上有500多个监测点,能实时监测水下的养殖、装备、水质、水文、气象等信息。水下生物识别系统,还能实现整个网箱内鱼的数量统计、鱼群的习性和运动分析,为鱼的健康和投饵提供依据。数十万尾鱼只需4人管理。; y4 M, V8 G3 u! _
0 V' H3 k: ]; {9 L
; m0 K. v8 x0 Y, i- ^$ s: g# z
经海008号深远海智能化网箱。(烟台经海渔业供图)
4 D5 t$ j6 J! R9 Q* p4 N& F
0 y) I& C( K/ v* q7 a- L. ~. F8 E/ I! \% U, }
山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通过建设海洋牧场,靠科技创新推动海洋渔业养殖智能化、工厂化。海洋渔业绿色发展稳中提质,蓝色粮仓供应能力稳步增强。
: f7 u* h: C0 D# |. c* c
4 V7 A: _2 f% d- F+ o1 R: n% }8 n/ i
+ V0 U. g: }$ ^8 V' f% x. d- D 在日照,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实现了我国在温暖海域养殖鲑鳟冷水鱼类的世界性突破;在威海,海洋牧场“零碳”智慧用能示范区已建成投运,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1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00吨以上。
& ^6 q" ~& b0 E1 r
) l; g! ^$ w$ \6 Q. O d8 N' s- s; q8 |
目前,山东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9个,海水产品增长迅猛。来自近日召开的全省两会上的消息,过去五年来,山东全省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近40%。
) V4 v% Y2 _+ E. Q
' C1 ]; U- P- Z& n- s; M2 a1 h3 g0 y. r7 ?5 y
“聪明港口”拉动经济新引擎
: `% ]4 L& j, J2 Q+ i6 F0 @: s
. D: y" m- `5 U/ B; l- V6 _; d4 F$ j9 m5 o& G. E
近年来,山东智慧港口建设提速,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管道智脑”系统、5G、北斗、物联网等在山东港口应用,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节省人力80%以上,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码头高50%以上。$ d$ H) o. I* i/ |& b0 j
3 K( F+ k, e( _
. d* ~0 `0 j5 X 山东港口青岛港。(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 y3 C, N8 A' |+ \% V7 E1 c8 [; H1 z# ^# E
9 L' ^% M6 u' q% n. [/ ]
为了克服分散化运营、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山东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将港口整合成立山东港口集团,依托港口资源深度融入城市、区域发展。
. P- ?) t0 g1 ~( V W$ G# Q6 T$ w. \# G5 v# i
- a" [& D" C0 X4 O! A5 l 改革后,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提升,海铁联运增添新的发展助力和空间。山东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互联互惠的“大通道”延展得更远,海洋经济的朋友圈变得更大。
) k6 h9 d7 E* u0 @
: d/ n' r3 s6 k9 p0 v y: p! Z) w9 F( ~) n- Z7 h9 e
港口打开了山东拥抱海洋开放发展的机遇之门,帮助山东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海洋交通和贸易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 i5 T2 S# D4 N$ d8 Y
1 D: R: G9 U2 K/ c3 J! G+ F& G4 h
; w- V% F6 M& h1 L& h" {
2022年,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进出口规模突破3万亿元;集装箱量突破370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三位。2023年,山东将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 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大力拓展港口海外航线。
1 d1 B8 z% a7 O& l, Z
0 M t( }* W4 ?/ G1 z- V
4 d" \6 O" A3 \: Z" E 山东港口集团还投资近千亿元布局青岛港邮轮母港、日照港海龙湾、烟台海上世界、渤海湾航运中心等临港产业项目,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V1 V' R# y- e W0 D2 w/ {) c
扮靓海岸线收获“金饭碗”, W/ B. N- X; r& ?$ _; B; t4 p O
山东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范围拓展至全海域全流域,打通陆地海洋的界限,将黄河、小清河等重点入海河流上游7个非沿海城市的41个县(市、区)纳入范围。一系列环保组合拳后,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优良水质比例总体保持在90%,人民群众的亲海获得感不断增强,山东海岸线正成为海洋“风景线”。
}1 y4 A" i. A1 s {& Z3 H4 z5 D! F# [- P5 h; y' V
8 }5 r Z7 |5 H: j/ j% x" Y9 C
从元旦假期开始,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哈雷驿站负责人贾春林又开始了忙碌。一到周末,他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哈雷摩托车队,带领他们在威海千里自驾公路上驰骋观光。* ?# t, m% [) l! ^
, O/ {. f& W; t# s, n6 i
, F! Y- M5 ~2 k; X- R; c, q
这条休闲旅游观光之路,以路为景,以景引路,总长1001公里,将海、湾、滩、岛等海景资源串联起来,实现“山海融合”。自开通以来,单日自驾客流量最高突破40万人次。贾春林说:“济南、烟台、青岛等地过来的游客很多,前几天还有香港的6人车队慕名而来。现在,我们淡季也不淡了。”! X9 w3 o- g; t c
6 Y! `5 m8 T" J, k
: e7 r5 c- |, v9 h1 ^
鸟瞰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受访者供图) 8 [& w, V3 I3 W9 L1 x
/ i0 @ ]0 [* ^! P
9 j. p: M% ~2 P8 R; Y9 n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山东推进砂质岸线修复、植被修复及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和提升。- B$ k5 ~* e5 K3 F; f; t9 d- f
6 x3 z$ ~8 S' `& K0 s7 a) }+ ^
( \& Y( H L$ f1 V" V3 q4 P
良好生态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威海,利用大叶藻打造的海草床不仅修复海洋生态,引来了大天鹅,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还为海洋牧场中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海洋牧场中的海带、牡蛎等海洋生物吸碳固碳,助力“碳中和”“碳达峰”,还能用于申请银行“海洋碳汇贷”,帮助渔民增加“绿色收入”。1 v" X" t+ R' S" d; {7 m$ r
- G& I0 J9 i( \$ B*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 b: Y! _: f9 \; X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