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 p) f. B+ j 海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丰饶的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另一方面,时常发生的各类海洋灾害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6 j$ s3 B! x8 X+ t0 b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灾害为主,海冰、绿潮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记者近日就海洋灾害的预警监测技术和手段采访了相关专家。 $ B7 C m+ k/ ^* k- V2 W6 x
风暴潮
' z( B2 k3 ^' t “目前,我们通过在海洋观测(站点)建设验潮井,利用水位计或水位雷达等设备,获取每分钟的潮位观测数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计划业务科科长赵鹏介绍,“风暴潮发生期间,预报员可根据天气形势变化及潮汐观测结果,判断未来潮汐水位的增减变化,制作发布风暴潮预警信息。”
9 S8 B! O& I: S+ ^ 海浪 : k! t3 R4 E* c% e0 V( q$ A3 e$ H- y
海浪灾害是威胁近海群众生命安全最为突出的海洋灾害。赵鹏介绍,目前对于海浪的监测方式包括,利用X波段雷达、S波段雷达等设备开展海浪大面积观测,通过海洋站的波浪浮标、海上综合观测浮标等开展海浪定点观测,海浪灾害发生期间,利用应急移动监测车对重点岸段进行现场补充观测,获取浪高、浪向等观测数据,结合天气形势变化,预报未来海浪的变化,制作发布海浪预警信息产品。 , _; W/ @$ m( @ u$ r8 k2 P
海啸 ( {3 X% u6 S1 w, Z+ h! T& o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海啸灾害的监测预警。赵鹏说,通过布设在远海、大洋的海啸观测浮标实时获取海啸波高高度、海啸波传播周期等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预测海啸波传播速度、传播方向、波高变化等信息,制作发布海啸预警信息。
; j0 d( v4 j# {4 \9 ^& {6 @ 赤潮
5 C. i" L" _: |8 }- n$ @# [ 赤潮可以引起水体变色,对海洋生物带来危害。自然资源部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升介绍,对于赤潮主要通过海上船舶监测方式,结合卫星遥感监测,确定赤潮发生的位置、范围大小等,通过海上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获取赤潮种类、是否有毒等信息,综合海上风场、海流等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漂移预测分析,预测赤潮未来漂移方向、漂移速度等。 : t% ]; Q8 Y1 _
海冰
; ]- C. P1 a: I( i# ~7 Y 海冰的生成对水产养殖、交通运输、油气开采等行业带来严重影响。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焦艳告诉记者,我国的海冰监测始于1959年,先后经历了人工目测、船舶监测、航空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技术手段先进、组织结构严密,由多种监测平台组成的海陆空立体化、全方位的海冰监测体系。其中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岸(岛)基雷达、浮标测冰、海上平台雷达视频监视、船载冰厚监测技术、车载雷达等监视监测技术。
& p7 `0 l" Z/ D' E" \. W6 }! v6 u 绿潮 % S, B q" c' U% j
“绿藻体内含有大量叶绿素,当它们在海面聚集时,可以利用光学卫星进行识别,获取绿潮的整体范围。”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锐说,我国海洋预警部门建有综合立体的观测系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对近岸和海上重点区域的绿潮进行监测,以此获取绿潮的准确分布范围。其中,包括卫星、飞机、船舶、海洋站、雷达、浮标等。 1 }, u- |- U+ _; t
“绿潮的漂移和发展也是可以预测的。”李锐说,利用海面风、海流等预报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一周内绿潮的范围、漂移速度和方向。也可以利用数值模型模拟浒苔从出生、暴发到消失的全部过程,为浒苔防控提供帮助。
, l1 S2 Q" i0 E+ Y" ]% C' s, t- P 目前,对绿潮的防控一般采用海上围栏、船只打捞和岸滩清理等方法,这些方法对于近岸局部的绿潮清理较为有效,但投入人力和资金较大,且无法清除大规模的海上绿潮。 & g7 t0 s5 d6 i# R# i5 _. D. m8 X
“对绿潮的根本性防治,在于找到其发生的源头,并控制源头处陆地向海水的营养物质输入,减少海水富营养化,切断绿潮大规模生长所需的营养来源,从根本上消除绿潮发生的人为因素。”李锐说。
3 T6 `% h% n/ e2 E7 s: v 记者 王晶 ! S! \% p _5 q2 a: e
q5 l4 n! ]" b, Y) \! X& `( M8 e" ?7 X& C# Z6 D+ u0 ?6 j
% ^0 n! i0 V* A& i p
1 u9 B4 ^+ C2 _& k' w4 L)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