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湄洲岛走出的中国海上女神(上)

[复制链接]
8 I5 N" @: ?6 P, c5 U0 R
: V5 v' d$ n1 t, h4 Y5 k0 m4 j

  □苏文箐

4 T0 p* j- m" r
' z3 F' h# R; ]/ D! n- F2 z
% {8 s, s8 {( a+ {8 @- u

  编者按

' P. O" y3 h: I5 z E
: r2 F" ?$ d1 o( v
. W1 U l+ e; ?) s( b' _# ?' e

  妈祖信俗是我国第一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信俗类世界遗产,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妈祖庙的身影。妈祖信俗是如何从湄洲这座小岛走向我国整个沿海地区,乃至于我国内陆和世界各国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10月份海岛专辑特邀福州大学教授苏文菁作出了解读。本报予以摘登。

' j) ~* d$ K6 j( H
2 ~. e4 t% K. T. W6 i* W
6 X1 d( T& V- T6 C3 c, y
6 P7 |. V7 M* ~% q: t. z
& P% r; y& {9 u& o0 b6 k1 |
, i8 ? q( o; O% s$ q& L! [

2019年,妈祖金身从湄洲岛妈祖祖庙出发,乘动车移驾江苏和上海开展巡安布福活动。 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 A/ q$ q' p% v% K9 I; I
' U" g. s3 p V, |$ Y
7 U j5 R8 G& e1 J4 T" o! l; X; z6 x

  中国的海神是谁?这个问题在沿海不同区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如果问我国的“国家级”海神是谁,答案就只有一个:湄洲神女妈祖。

5 `' s& ?4 ^6 t; b* R- V
& b) ^- R2 R- ^, N# R! k' N
& h. V- ]* [, K/ j% h

  妈祖能够成为诸多海神、水神中的领军神祇,与中国中央政府自宋宣和五年(1123)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长达749 年、多达36次的册封密切相关,这种殊荣在中国的神谱中极为罕见。

6 b3 K: _( ?/ E1 T0 Q
) h1 L: x8 ^& X3 G8 y
8 m1 u, p' b1 Z8 R4 ?6 D

  “国家海神”一般是在一个国家主体民族形成国家形态时出现的,并与其他自然神灵一道构成一个国家最早的知识体系——神话。然而,中国上古的海神不断“蜕变”,其功能逐渐从治理海洋,转为掌管大地风调雨顺。而宋代在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就是提出了“开洋裕国”,在这样新的国策之下,宋朝政府突然发现:原有的宇宙观与知识体系中缺了一个在海上救苦救难、能够掌握海洋脾气的海神。在国家需要海洋,而主流文化中海神缺位的情况下,中国东南沿海福建莆田民间信仰的一个巫女——妈祖林默,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 X% R) R5 }7 c+ y8 j
" @6 B" e$ g5 ]3 T6 @( m
! ^- K6 j) @# I

  北宋宣和四年(1122),官员路允迪奉旨出使高丽,在东海遭遇大风,船只纷纷倾覆,只剩路允迪的船还没翻。他连忙求天庇佑,接着就见一名身着红衣的神女出现在桅杆上,路允迪磕头请求帮助,风波随之止息,同行者说这是莆田圣墩人信仰的湄洲神女显灵。1123年,听闻相关奏报的宋徽宗遂下旨为圣墩妈祖庙赐“顺济”匾额。这个故事被称为“朱衣着灵”,是妈祖首次得到皇帝的认可,一举奠定了妈祖成为国家海神的基础。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妈祖被册封为“灵惠夫人”,此后历朝不断被加封为圣妃(南宋)、天妃(元明)、天后(清)。顺济庙、天妃宫、天后宫等,都是妈祖庙在不同时代的称呼。

9 s, {9 E! ~" [
4 T# z o$ A; H# L
: z; L) N/ K* b; F8 l

  妈祖林默究竟何许神(人)也?南宋《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明确记载:“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林氏家族后人称,妈祖的先祖是唐代的林披,他的后代林保吉战功赫赫,后来辞官归去,隐居在莆田湄洲岛。妈祖是林保吉的小女儿,由于直到满月都不啼哭,所以家里起名叫“林默”。相传林默常常凭借奇妙的异能,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商人,或为乡亲驱邪治病,逐渐被视为神女,在莆田一带广受崇敬。羽化之后,妈祖在海上救苦救难的显灵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 @( }- R! }6 t! Y# ?, A9 Q
4 E3 {& |4 S% J3 u k: p) F4 n
1 N7 Z' B' F# L* L( `0 i

  在湄洲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初九是两个特殊的节日——妈祖诞辰日和羽化升天日。如今,这两个节日已有了娱乐化的色彩,湄洲妈祖祖庙外锣鼓喧天,福建的湄洲女、蟳蜅女、惠安女这“三大渔女”盛装结成仪仗队,与广东的英歌队、锣鼓队一起,护佑妈祖金身起驾出巡,然后在妈祖福船上举行隆重的祭典。

( [! C, o6 w8 p/ u
& E( S$ N: I( |7 Q
+ E" Y% N! t1 n! e3 ^

  虽然人们一直按照妈祖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羽化于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来举办祭典,但妈祖的真实生卒年月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证实,只能确定妈祖信仰诞生于五季宋初。那么,妈祖祭典的时间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这可能与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汛以及渔业生产有关:三月和九月是东海海域南北季风转换的季节,三月二十三前后,稳定的北上气流适宜乘船北上,而九月初九以后盛行北风,适宜向南航行。闽人以海为生,他们或追渔汛或经商,春天北上江南与渤海,秋天南下东南亚诸国,行前都要祭祀航海神妈祖。所以我认为,春秋二祭其实是海洋族群将航海生涯生活节奏神圣化的体现。 (待续)

, f& x' @, o( j# a& g
/ Q: n/ ]( D9 }3 G1 n6 a
1 b: ^; ~( d) q, d' M! t. w4 @

【来源:莆田网】

3 a9 W9 L- y8 B1 p$ z j2 y
{( a- S7 m' m; W, m% q
0 }7 r+ s. s7 C0 K& l; i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n* ?# H! l/ l T1 l4 M3 ]
1 x# O! K8 p* e/ q
; g9 b! ~3 Z( \4 [# U
举报/反馈
8 x' i9 `$ m4 J2 }3 m: T# x
& f7 c" k: D2 A3 H ' B( [2 R$ e- C) z9 k% Q " f5 y8 S2 N3 e6 w9 `3 k* m9 [( A3 o1 k# F% H$ t1 C + a0 K# x+ \7 i! @+ H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碧薇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