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航海家郑和曾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这句话放在当下依然适用。海洋作为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要道”,如何发展智慧海洋,进而全面迈入“深蓝时代”,已成为一道考题。! K E6 a( X: D0 V. a4 @; F
从电缆到光缆、有线到无线、2G到5G,陆地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无垠的海洋上,由于环境复杂多变、海上施工困难等原因,海上信息技术一直都是薄弱领域。随着海洋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探索脚步的延伸,海洋对“智慧”的需求日益剧增。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智慧海洋”领域发展还充满阻碍。
$ u9 H; h; i6 `( _01
) `8 M$ j; |9 s- Y! k智慧海洋:世界经济增长“第三极”
" Y, b- R9 B0 W" s5 A }! N随着信息化与海洋经济的加快融合,海洋生产管理方式和作业活动发生新的变革,孵化出从空中、海面、海中直至海底的全方位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此时,“智慧海洋”顺势诞生了。
# C7 K/ q, c( P+ D5 U. Z9 x
/ z/ Y2 l3 K. J图片来源:摄图网 " Y3 `( q$ r: X$ R$ }
智慧海洋是在海洋数字化的基础上,应用智能化技术、先进装备技术发展而成的海洋高级系统形态。发展智慧海洋不仅可以解决国内外海洋信息体系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还可能形成引领全球海洋事业发展的新优势。
3 q" M& c5 ^$ t% I0 ?" s& F- x" F2 m- m; b% Z
' \1 T% q$ Y' j& v4 ~" h我国海洋经济不断增强,整体发展态势稳定。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90385亿元,同比增长8.3%;2022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海洋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8 g5 [3 u; R6 k% Q+ g4 y$ Z
2 x8 ~0 W0 a+ C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 7 F6 X. T$ }: f4 d: k
数据显示,随着智慧海洋发展步伐延伸,2025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13万亿元左右。据预测,智慧海洋技术会让海洋信息更透彻,将带动海上航运业、智慧渔业、智能船舶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对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观测、海防安全、海上应急、潜水消费等都有极大促进作用。3 i7 p0 v4 L0 c4 ~8 b
' j, V" A& } M1 r% h7 u
$ a5 \! b6 Z: q% Y1 C
此外,海洋通信作为智慧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未来或将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据中研网资料显示,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立体观测技术等发展,海洋科学研究已进入密集型数据时代,海洋信息数据存量已达到EB级别,日增量也达到TB级别(1EB等于1024TB的内存)。
) N! s2 {3 x6 I5 `6 w C( ~/ a5 q* W, v) [3 r5 v% q' x' U
图片来源:维科网
7 r* y' C6 D5 a$ V+ f02 5 D8 w1 y1 _2 }- U
海洋经济:“无人船”成增长极
, X: o; @3 a( p+ m* @' K- \ & ?" d; H1 A7 A( m/ u9 b4 j3 H! E
1 h' u) X4 I( K1 I/ c9 Y) O g
6 v7 U* x$ u o5 t" ^3 j
我国多年以来在海洋技术方面的积累,智慧海洋基础建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例如,海洋环境观测系统现已得到较大发展、海洋资源的整体观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今,我国已基本能够实现对近岸、近海、大洋以及极地等区域的自主观测,海洋信息数据库变得更加丰富。9 R+ b5 }) {9 H3 X' E7 J! F
" s+ s$ B$ y$ o; ?' a1 W
/ d3 \/ Q$ A: ~' N% D4 C6 P
) ~5 v" ^3 L2 Y" x
图片来源:摄图网 + \* x2 m( E3 ]2 z. c: \6 W
5 _; N$ L* U$ q! `, r2 g0 z: c; p
# S2 E1 C, q0 Y( K+ C! w同时,海洋信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也同样获得喜人的进展。高频地波雷达、岸基观测台站、“蛟龙号”载人水下潜水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等先后取得了成功,短波通信技术、北斗通信卫星、水下光纤通信等一系列重大高尖端科技和民用装备得到实际应用。, S: u+ j `' g6 I" z- d5 `
& V& h, t7 w, Z5 c* z* ~' i' k- O# N- B1 I9 B
在“海洋强国”战略和更稳定的海洋通信技术出现后,智慧海洋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已具智慧雏形的相关设备。例如“无人船”,作为智慧海洋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革新了传统船舶的运载和驾驶方式。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预测:中国无人船市场规模或将从2022年的22.5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4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3%。
8 J: s/ k% U- P2 g% q6 A0 R* u
1 P8 }3 C# m i# F% Q$ F8 n& Z8 \" Q+ L; D. Z
6 |) P) |& p( P" u# c, I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 9 F9 ]4 B" L* p0 g# o* c' X4 }
c( f+ `+ d, O/ D) k; {* ]' t2 m
7 D! Y1 N) B3 \3 U" v# o
无人船的出现,是船舶激光雷达技术逐渐成熟、海事信息系统更加灵敏、无人技术不断更新的成果。这些重大发展,为智慧数字技术在海事领域突破限制带来了无限可能性。未来,满足航运业安全、节能、增效等方面需求的无人船将是智慧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分支。
- f! a6 L& u1 B, |9 p8 J9 r9 M
' V7 A6 a) V* Z* V5 n
0 u% e( B8 x* h" l8 s# L' l: l9 I/ T Z) _03
, m8 p2 c; Y% a3 ]蓝海未来:开启智慧海洋新征程) K3 Q3 g; J5 A
- _1 O$ ?& r: n. y) e
9 Y y1 c1 u& @* A1 j2 o' j$ G
0 b1 R& {. C& L+ k整体来看,当前世界是“海陆空”全方位、多层次的竞争。智慧海洋作为大势所趋,如何利用智慧手段获得海洋的多重信息,深入了解海洋抢占“制海权”,将是海洋产业强劲发展的关键。, {& j( c0 E* a% s3 ^
9 E2 _5 D k! S- F! K4 o8 k6 I2 B) [
* w9 C( _; A7 ?* [
但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智慧海洋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海洋核心信息基础设施”、“海洋核心技术设备”、“国防装备”等“硬实力”上缺乏一定竞争力;在“海洋基础设施共用能力不足”、“认识海洋能力有待提高”、“海洋信息应用的种类匮乏”等“软实力”方面欠佳。
$ p% F3 x: \1 y6 R S+ A2 o! y( F! U2 ?& N: n# \& y. n
图片来源:摄图网 ; g+ T% q* q5 W( N4 M
2 Y2 F- X3 Z$ j3 ?$ W
- u2 Z8 m! ?+ Y. N w随着信息技术创新,我国正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5G等手段推动智慧海洋建设发展。未来可以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思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兼顾未来发展,按照急用先建、由近及远的方式开展海洋信息化布局建设,逐步推进海洋信息基础设施从近岸向中远海、从水面向水下和海底延伸。
5 z y: e5 p+ ?3 u/ @除此之外,整体行业需要将发展海洋信息技术作为第一要义,实现海洋信息化从数字化到网络化、智慧化的跨越发展,从而在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K$ [# x+ S3 Z2 F6 \. y1 o
& d' y5 I& S4 A$ P图片来源:摄图网 * b( U0 C2 s) l& w t7 @' y9 J; p5 D
0 H( z0 A) b/ P, N8 A' Q1 _, P2 O1 ?6 ]: {0 O
未来十年,世界的风口依然在中国。其中,“向海图强”与“蓝海经济”将在新一代技术、装备、人才的进步引领下,实现蜕变升级,迎来新的产业风口。
I' b; C3 l1 r/ m: a8 n0 n8 c: N4 Q$ U \, X5 T/ E, E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M0 _7 g1 f4 s0 B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