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孔洞的分类与形态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复制链接]
! K1 z! E a; V- J- |1 o

原标题:肩胛骨孔洞的分类与形态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 _$ u! s6 _, q. G/ B% L! Q3 C. d9 Q j3 C , d) A8 F: P8 D- y3 ?% x6 h+ H) R

摘要:

. Z3 b( O! G- ?* X5 O 5 e U% j# k) s

: p' H' I- w9 F2 g2 N

文题释义:

% C+ U4 C1 k; A

肩胛骨孔洞:是指分布于肩胛骨上穿透双层骨皮质的非盲端的孔、洞、隧道、营养血管孔等,包括韧带骨化后形成的孔洞。肩胛骨孔洞可能影响涉及肩胛骨的疾病诊断和侵入性操作的临床决策。

. O6 Q: }5 f( N4 X

天宗穴:是位于肩胛下窝区的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此区域是肩胛骨孔洞可能出现的部位,也是针刀、针刺等操作的常见部位。

- a- T; x7 a: O+ m" P

背景:肩胛骨孔洞可影响临床上对肩胛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决策。然而,肩胛骨孔洞缺乏分型,国人的肩胛骨孔洞分布及其形态计量研究等仍缺乏。

; {4 {. Y4 a" [+ V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干燥肩胛骨孔洞的分类、分布和形态计量学,探讨其临床意义。

# U: d, q9 ^0 V

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肩胛骨孔洞分类系统,包括3个类别和A-F等6个亚型。Ⅰ类对应于肩胛骨的神经和血管孔,Ⅱ类对应于肩胛骨的非神经血管孔洞,Ⅲ类为Ⅰ类和Ⅱ类的混合型。Ⅰ类包括2种类型:A型为肩胛上孔,B型为营养血管孔;Ⅱ类分C-E亚型;Ⅲ类仅包括F型(即为A-E的混合型)。同时分析统计了336个非配对干燥国人肩胛骨的分类、分布和形态计量学数据。

; `( t' w3 a3 b# {% G) F

结果与结论:①观察者间的信度优秀。在336个肩胛骨中,共观察到92个肩胛骨上分布118个肩胛骨孔洞,肩胛骨孔洞发生率为27.38%,其中Ⅰ、Ⅱ、Ⅲ类分别占2.81%,16.96%和7.61%,A-F型肩胛骨孔洞占比分别为7.61%,19.57%,9.78%,10.87%,40.22%和11.96%,E型最多;②A-F型肩胛骨孔洞总直径分别为(8.09±1.29),(1.98±0.80),(6.60±3.10),(11.19±6.67),(16.80±11.04)和(17.43±13.88) mm,F型总直径最大;A-F型肩胛骨孔洞总面积分别为(37.62±19.48),(2.13±2.23),(32.52±24.85),(77.56±124.32),(150.69±181.34)和(109.98±193.50) mm2,E型总面积最大;③结果表明,肩胛骨孔洞的变异是常见的,需要临床医生注意,以避免因肩胛骨孔洞的出现而对诊断产生干扰,同时治疗时需要加以关注,避免侵入性操作时引起并发症。

* P. [& g+ j( b( M" i/ j. v4 C

https://orcid.org/0000-0002-0013-9059(陈美雄);https://orcid.org/0000-0002-0319-1303(郑凯);

' n A! l# ]; [9 d8 q4 s9 `

https://orcid.org/0000-0003-3781-6786(袁仕国)

5 |" b! Y' j1 a% V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4 o- ?* \: c% C; R4 E- m

关键词: 肩胛骨孔洞, 肩胛骨解剖, 形态学, 肩胛骨变异, 分类

6 S- ?$ P' ^5 F0 X! A

引用本文:陈美雄, 郑 凯, 郑南生, 周 理, 徐明奎, 袁仕国. 肩胛骨孔洞的分类与形态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3, 27(20): 3247-325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I& C( r3 n% z! v " g' q3 g: w2 K/ a0 O; ~# h

责任编辑:

- f4 L3 j, x6 L9 r9 I6 x2 _6 J ) l* @' D" I$ w8 _ % t; j7 [$ ^& x" k ; p6 |4 K, Z0 F+ R + V( _/ J7 e% z& t7 y6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宿命轮回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