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7 s, @9 B! f# o) ]& ^% k( c 9月27日,由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海洋大讲堂“海洋时空数据与应用论坛”在青岛举行,研究中心与欧比特公司签约,推进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在海洋领域应用研究。
0 R% f8 {3 D( \: ^ * D7 v$ [4 w. y( F W9 [" g
; D+ n1 m1 y( i# n- y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 c3 j/ h) q9 i! A
, C" I3 u+ ^, `
( Q7 o) h7 V; B; Q 论坛邀请了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王家耀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以及国内海洋大数据领域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围绕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卫星遥感在海洋领域的智能应用等进行了研讨交流。
* c# T2 e3 [. }% h# V$ ^ 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王家耀院士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发展态势和国内大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的部分领域过热、开放共享滞后、数据安全漏洞、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围绕时空大数据平台内涵、功能、应用模式和应用案例,作了题为“时空大数据与时空大数据平台”的特邀专题报告。
2 {; y1 l7 A0 R% o. t; n/ v9 P; Q, O
( w! C! o' F: N+ Y
与会专家围绕海洋时空大数据综合应用研究、基于数据的近海自然灾害发现与识别进展、陆地观测卫星资源及其海洋应用、黑潮入侵及对近海生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珠海一号”星座建设及应用、卫星遥感在北极海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5 x" |8 a' a* |' y7 p2 X$ k
论坛期间,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分别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心将与各合作方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开展国内高分卫星、“珠海一号”等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在海洋领域的应用研究,促进海洋时空大数据与海洋产业的深度融合。
. b: q+ f" c" r3 B+ }7 w& C8 o 7 g5 n/ {; B) k: x; q8 b
各方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开展海洋时空大数据资源共享,合作进行基于遥感数据的海洋生态和环境变化分析、海洋时空数据应用、海洋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及服务平台建设、海洋绿潮、赤潮、金潮、风暴潮等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决策支持服务等研发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环境保障,壮大培育新一代海洋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青岛市“海洋攻势”行动。
- j' F2 U5 o, Z9 K0 A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我国航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是我国航天四大发射基地测控系统的研制单位,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各型卫星发射等重大任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测控、通信保障;具备“天空地”一体化通信集成能力,卫星导航、遥感、通信综合应用能力,并将其运用到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智慧系列专项的建设中,推动了安监、环保、政务、应急等多个领域治理模式的创新。
2 m. O7 b$ Z% @( n
; n$ Y! s5 v" H" ^0 x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民用陆地观测卫星在轨数量最多的国家级遥感卫星数据中心。中心目前运行管理资源系列、高分系列、环境减灾系列等19颗卫星,累计向全国用户提供了三千余万景卫星数据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众多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 h9 @6 y7 T, p3 O) g
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宇航电子、微纳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与生产,正在打造基于微纳卫星的“卫星空间信息平台”,平台包括数十颗视频卫星、高光谱卫星、雷达卫星以及红外卫星等组成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将具备每2天左右完成对全球观测一遍的能力。
) _9 z/ s; t. V D( {1 l) `: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