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U4 a* m8 k4 S; V; d s1 ^0 y6 ^' b
引言
8 v7 y4 D6 ]7 n: F 赴南北极、下深海远洋进行海洋工程勘察、海洋测绘、海洋调查研究,是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科研人员的家常便饭。 2 q. S; r: I* V; F7 g( C3 ?, U
今年,在防汛最关键的“七下八上”时段,调查中心的专业海洋勘测队伍组成了抗洪小分队,在江西上饶、九江等地,完成了四个岸段129公里水下及水上堤坝地形勘测。 # N1 @. _ Z1 m0 D/ L- B% j
这支由一艘无人艇、三架无人机和六个“海洋人”组成的抗洪小分队,在抗洪前线奔忙了十个日夜。对于他们而言,虽然大风大浪见得不少,但在陆地水域作业,仍然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 h' |+ m6 B* Q

2 |1 |) w( ^# C% c1 f! |$ N6 S ~ ▲南海局科技团队出发抗洪一线 ( b% `) O- \. L) ?! o9 s
, E" P: ~# P( ]! N/ l6 J 7月24日,无人艇团队支援江西一线抗洪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后,7月27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收到了江西抗洪前线部队发来感谢信,由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任王伟平带队、四名技术骨干组成的驰援抗洪小分队获得了“高科技助力抗洪”的高度赞誉。
* }1 `* h5 M" P 同时抗洪前线部队再次发来邀请,希望南海局能继续支持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部分圩堤段的险情预防和灾后重建。 2 ^$ d$ f, H& [
南海局毅然派出调查技术中心骨干力量继续协助。抗洪小分队迅速调集设备、扩充技术团队,增加勘测内容,于7月28日再度奔赴江西抗洪前线,在江西省永修县开展了为期4天的三角联圩水下、水上堤坝地形勘测及风险点区段重点排查工作。 $ r* {5 Z3 Y! u
" C% g1 Z5 W S 调查中心的勘测队伍,登过南北极,下过深远海,在海洋工程勘察、海洋测绘、海洋调查研究等领域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这次奔赴江西抗洪一线,是他们在陆地水域的一次新的开拓。 6 h0 p$ a. n, u* ^/ ^
一艘无人艇,三架无人机,六人抗洪小分队,十个奔忙的日夜,完成了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信江信瑞联圩六零腾溪段、九江市永修县修水河三角联圩、沿鄱阳湖及信江堤坝等四个岸段129公里水下及水上堤坝地形勘测。
0 h/ J5 \1 [7 w7 N/ J: ? 
. p, w, ]1 E% H6 _ ▲三维侧扫声呐测量及无人机拍摄合成影像
$ y" n$ F" C% J1 g* y2 y 抗洪小分队在现场测量中使用了三维侧扫声呐等仪器。专业仪器测量的效率及精准度更高,有助于更快地制定具体抢险方案。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现场情况,抗洪小分队还采用无人机等装备拍摄整个区域陆地堤坝的正射影像,最后结合形成覆盖调查范围的堤坝低空遥感影像,并在堤坝的风险评估、潜在的地质灾害分析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护修整方案。
8 B4 M$ C- j1 j y; M  9 B. C3 ^* N6 f3 p8 A: i& n3 m
▲技术人员现场调试无人机
8 p; z' H, a O/ y  4 {- I) L8 l1 p7 _9 A& Z
▲技术人员通过三维侧扫声呐采集数据 ! O4 [4 o) Y8 t, A+ a
整个驰援工作中,南海局抗洪小分队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过硬的技术,为抗洪前线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抗水患保一方平安贡献了力量,收到了部队颁发的“铁肩担责分秒必争,并肩抗洪科技增效”的荣誉牌。
# w& K& @+ x# g9 ], }4 Z5 s  $ v) ^+ z, B: q b
▲抗洪小分队获颁荣誉牌
& e* p1 M' v( V+ @6 Q8 }; Y  3 k8 Y% ^1 Q6 E# b( Y
7月21日 . S" X. h& k! Q* N8 r) ~3 |# u
谢安远:回到家乡,心情激荡
T/ }8 @ r. M! ? 调查中心的一个出队任务从下达到出发最快要多久?一周?三天?
4 c6 J9 X( ]0 O# C* Y; C; r- K1 y/ `
“我是出发前一晚上接到任务通知的,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只能在路上讨论任务分工和作业方案,我们没有机会慢慢试,只能把所有困难想在前面,争取下水就能作业”。谢安远说。 % n9 c5 V1 a* t+ ~0 t! L3 ~
小谢的老家在江西吉安,之前他一直通过媒体关注着家乡的灾情,心里非常牵挂:“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我心里终于踏实了。”他和队友们下了车就直接上堤,“以前总认为抗洪就是扛沙袋,没想到这次能把自己所学用到家乡最需要的地方,我很自豪,恨不得立马开干”。
7 B/ |+ @ ?/ m9 y) q  ) R. X/ N) [! _
7月22日
# F: v/ O6 e( G. ] 董超:“爱艇”下水,内心忐忑 % l* ^+ ]* S9 m
“海洋探测一号”无人艇刚在南海海域完成首次深远海性能测试,第一次崭露头角却是在江水上驰骋。调查中心海洋环境探测研究室负责人董超事后说:“挺担心的。因为江水环境比海洋环境更复杂,如江面上到处是渔网和漂浮物,水面下是被淹的树木凉亭,再加上底图缺失、岸线九曲十八弯等,所以我们迅速调整了作业方案,由技术人员操控无人艇开展水下地形测绘,这对驾驶技术和‘海洋探测一号’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 t0 s4 w3 K) `$ ], ?
- I' B! F" ]" z) m) U. L$ T: O 小分队队员和无人艇幸不辱命,对余干县堤坝勘测排查出了五处疑似风险点,提高了巡堤查险的精准度和效率。 ' q; \& O, c& ]7 z- X* `
提到队友们面对不熟悉的洪水环境,临阵不乱、冷静应战的场面,董超的骄傲和自信溢于言表,“我相信我的队友们,我们这支队伍是风浪里历练出来的,因为专业,所以放心。” ' K0 L8 S# `; G' f; l

0 f, F8 d% u- P5 _6 Z 7月24日
5 Q) o. i. X k) A2 t2 U7 ~6 y; G 何西:给我个枕头,我能睡到地老天荒
- s! Y; U8 C2 O! A* ? 在抗洪一线,时间就是生命。大堤的一边是无情的洪水,另一边,是老百姓的家园,早一小时排查出大堤的管涌、泡泉风险点,就能早一步精准施策,做好防范。
& }' F) v2 ?. z1 ]& J$ q N 抗洪小分队的何西和队友们白天忙测线、晚上整数据、清晨出报告,已经连轴作业了三天。“我脑子里面就只想着快快快,快点把结果提交,为决策赢得时间。”抗洪小分队提交的岸堤水下三维地形地貌图和技术报告,不仅有对疑似风险点的重点分析,还提出了进一步排查与预防的建议,为抢险救灾人员及时有效处置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 r$ `+ |+ w" ?, O" \' \- g “任务完成后,人一下子放松下来,我感觉自己站着都能睡着了,回广州我要一路睡回去”。 @; r7 ` j7 H. z9 `( Z! Z3 s+ h$ U

6 `( v L. K2 ]0 Q; N* D 7月29日 J; L0 i/ |' @
王志良:我走过的路,和跨过的“桥”一样多
5 S/ L/ M2 z3 J2 ~ “我是在第二次协助抗洪任务时加入抗洪队伍的,这一次增加了无人机拍摄水上部分的影像内容。 ”王志良是调查中心年轻的资深测绘人,这次他的主要工作是沿着防洪堤坝操作无人机。
) \3 F" k' D- e+ A* V- e
' a1 O+ \+ j7 X. W, ~0 g& l “在这样的岸线环境里操作无人机比我们做海岸线测量时难度还要大,首先你得能顺利走路。”王志良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车辆保障不足。越野车把他放在目的地后,转身就去执行其他的接送任务,待测的33.5公里测线完全靠徒步。 - W' j+ v; K* U$ h
不过即便有车配备,防洪堤上的土路也根本开不过去,因为沿着大堤布设了连绵8公里长的“龙吸水”抢排内涝水,抽水管把大堤划成若干细长的格子,和大堤组合成一只巨型毛毛虫。
/ L9 L, o7 f7 B0 j  & ^& Y" n4 j8 l
▲沿着大堤布设的“龙吸水”
3 }% \# Y: _6 m4 @4 z* v “真是太考验脚力了,抽水管是软管不能踩,只能一边瞄着天上的飞机一边踮着脚看准空隙跨过去。”这一天,王志良背着无人机设备箱和18块备用电池,负重25斤,走完了17公里。
4 F- G u9 V/ j1 z) F0 Z 
L; n: B6 r2 M6 q 7月31日
: [- A' A) t. R: b) {9 ?% z" L 高琦:在抗洪一线过了个生日
, a8 ?' ~6 ?9 r% l4 D* ]: E4 d 这次任务挑选的小分队队员个个都是一专多能、一个顶俩,甚至顶仨。高琦在抗洪任务中的任务不少——操作无人机测线有他,扛摄像机摄影拍照也有他;既协调车辆调度,又安排吃饭住宿,还细心地替通宵整理数据的同事们准备宵夜和早餐。 8 A o: h1 F1 K0 j3 S O
温暖的付出,总能得到温暖的反馈。队友们在紧张工作之余仍记起了高琦的生日,用打火机代替生日蜡烛,配上小蛋糕给他庆生。越是艰难繁重的工作环境,队友们越紧密团结在一起,是同事,也是亲人。
: O! I( R: l8 K* e8 z
7 d) r( ^* L6 Z$ O1 n# Y3 } 
; |; I" w0 |. g% E5 C5 s ▲队友给高琦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 a2 j7 J# U# S) g
目睹过被洪水蹂躏的土地,更能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当一位受灾村民请求高琦用无人机帮忙看一眼被淹的家时,抓紧飞测线的小伙子还是让飞机转了个弯。高琦回忆说:“那位村民看到自己的房子后自言自语‘房子还在,家还在。’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句话。” - `" s' f9 H1 M, @* ^# \
海洋人对事业、对家乡、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认同感,构成了海洋人浓浓的家国情怀。
( r" z- @3 L6 C b9 M6 f3 y3 K  " W/ a; l6 L& p1 _7 a6 Q% A
8月1日 * ` b+ A8 v# ^6 r0 P; G; G% x
王伟平:跟“战士们”一起过了个建军节
) h M$ Z) ^( `, |; y! M& _* h; d “我以前也带过兵,这帮年轻人干劲上来跟战士一样猛,今天我和这帮‘战士们’一起过了个建军节。”带队的调查中心主任王伟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们是党和国家的海洋调查力量,国家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的队伍就出现在哪里”。
, W; B9 Q% B! Z7 I* _  6 x% K2 x5 L. o3 a$ c
灾情就是命令,这场洪水给调查中心出了一道跨专业的考题。从海上到堤坝,从工程师变“战士”,调查中心抗洪小分队队员面对烈日、酷暑的艰苦环境没有丝毫退缩,用海上专业经验为防汛救灾提供科技支撑,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海洋人的责任与担当。
7 G7 P! D% K# i) [ 返回广州前,回望依然红旗猎猎、井然有序的防洪大堤,队员们踌躇满志,随时准备着。
' V! T5 E9 o7 t, i$ H) T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洪一线没有超级英雄,这里每个人都是英雄。
! E2 `# f! B3 Y& ^ 
( @6 k. e0 _! J4 W# `4 b# X 撰 稿:杨琴
8 z8 `" q$ C7 Z: u' L7 z$ f1 U4 z& F. v/ |; W% }
摄 影:高琦 6 G7 S* W: w9 a* f1 x! e
编 辑:陈凤 余嘉萱 梁秋 劳小宴
. w4 |" G) V% \# k W9 \) w 初 审:汤超莲 3 ]0 G5 z2 A# [1 C
审 核:罗茜 6 C9 e- C" `, p" x2 R

( u; ~* S* R6 M7 G7 A/ x% \% ] —END— . n& V, D( |$ b1 S+ ^
信息来源:新华社 王攀、荆淮侨;新南海 ! `5 o( V$ l; u2 p. U- v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z; X/ R0 J* W+ l( G/ E 海
7 c/ ?' v) {' r- X; Z 洋
; @; G4 s) G% D! \ 书 0 S: ]1 |4 [6 i
屋
$ i3 V, ]5 C! I! M( u1 g* ?. k: Y 推 7 `6 _: j- ^# m& H8 V5 ]6 F1 z
荐 5 q, _/ h: S0 a9 n; b* e
热 * n" M+ Q) c) q
点
$ f( l; P& J; a# c+ w5 S 海洋知圈
8 {% j3 S, t7 u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l6 g G! K" [" _5 B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4 `, }! _9 k7 d: f7 W9 f
 8 U! z+ @4 }* o; H) z
& c2 n5 I% B1 ]: K- ]" A) j
# O2 v/ w- I8 v- h. M# z! `8 V7 R
) k! M& e) [, Y1 ?# P7 @1 G5 S* R6 {7 w4 h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