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4 q: z f/ N5 @
 ! {# M2 b4 C+ @8 i' v
(一) 3 u! ]$ J; i+ }" J- Z. ^2 {
无人潜航器 ! D2 ~0 H- O1 u# |2 z" R, G5 ^
美国无人潜航器概述 & G7 m, o0 s6 n( j) }6 F9 G! w
巨型UUV曼塔(MANTA) & c7 E, X3 D$ h6 h/ C5 Y% z
无人潜航器概述
$ Z1 Y$ Y) D0 A/ Y- o2 q5 X 无人潜航器即(UUV),也可称为无人潜器、无人水下航行器和无人水下运载器等。UUV利用自身的各种传感器和武器,执行远程通信中继、反潜警戒、水下侦察与监视、反水雷等一系列重要军事支援任务。UUV作为一种海上力量倍增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军事用途,在未来海战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UUV及相关技术的发展,UUV已经被用于执行扫雷、侦察、情报搜集及海洋探测等任务,在未来海战中还可作为水下武器平台、后勤支持平台等装备使用。UUV主要分为遥控式水下航行器(ROV)和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两类。ROV后面拖带电缆或光缆,由人员控制进行工作。AUV自带能源,采用自治控制方式,灵活方便,可广泛应用于侦察/监视、情报收集、跟踪、预警、通信中继、水下攻击等方面。 % u( w$ f1 {4 M, \! B) u
主要无人机潜航器型号 9 K& L# A: L6 z" h6 q, ^* _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已有10多个国家的1000余艘各种用途的UUV投入到军用或民用领域。 / W5 n, n! B* }1 N( Z8 d" Y
美国无人机潜航器 % u: ?* l3 s. R8 W) R
美国军用UUV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发展UUV的科技计划,提出了近期水雷侦察系统(NMRS)和远期水雷侦察系统(LMRS)等研制计划,其中,NMRS于1998年就作为攻击型核潜艇的制式装备正式服役。2000年,美国海军提出了2030年之前UUV的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了UUV在军事应用方面的7种使命(情报/监视/侦察(ISR)、反水雷措施(MCM)、气象学和海洋学、辅助通讯和导航、反潜战(ASW)、自治武器平台、后勤支援和补给)和4种作战能力(海上侦察能力、水下搜索和测量能力、辅助通讯/导航能力和潜艇跟踪及循迹功能),描绘了2030年之前UUV的发展蓝图。2004年,美国海军又公布了新的UUV发展规划,提出了9种使命,包括情报/监视/侦察(ISR)、反水雷措施、反潜战、观察与识别、海洋学、通讯和导航网络节点(CN3)、载荷输送、情报战和时敏目标打击(TCS)。 5 S' t, g$ z2 N) N" V; v- u

3 e! [3 }" y6 C: p 美国海军未来无人舰队之UUV
% f! R: J! y" X L& g* x 为了完成上述多方面的海上作战任务,美军提出了发展4种不同级别的UUV。
. L! C7 d! [ S6 |9 i8 C 小型便携式UUV,直径仅在70~230mm之间,重量在45kg以下,可以从潜艇的各种小型发射管中发射出来,例如从声纳浮标和水声对抗器材的发射管中发射出来。其航程仅在10 nmile左右,作业时间在10~20h范围。这类UUV可执行的任务有:情报、监视和侦察,浅水域反水雷、监视和灭雷,一次性通信/导航网络的节点。
3 y" c- c( f; G* e" T 轻型UUV,其直径为324mm,可利用现役轻型鱼雷装具实现发射和回收,连续工作时间可达到20~40h,主要完成港口的情报搜索、监视和侦察,对水雷区域的侦察,作为移动式通信/网络的节点,以及采集海洋信息等。
) o% H0 L8 h+ @$ ]$ l/ B9 N( D 重型UUV,其直径达533mm,可利用现役潜艇鱼雷发射管发射,重量达到1000kg以上,低载荷下可连续工作40~80h,其任务包括战术性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反水雷,以及作为潜艇模拟器诱骗敌方鱼雷等。
o$ }' I+ |0 q; x1 {, r1 w 大型UUV,直径在1m左右,排水量可达10t,在高载荷下可工作100~300h。这种UUV适用于在大多数美国攻击型核潜艇上安装,其任务是持续地进行情报搜索、监视和侦察任务、特种作战和紧急攻击任务、水雷战及反潜战等。 # }3 M' m: B- U. X$ b/ S
下面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UUV。 ' m. h/ }/ c( ^$ H
1. 巨型UUV——曼塔(MANTA) . X" J0 H$ ~, y5 n R/ b
MANTA是美国本世纪初就开始研制的一种巨型UUV,下图是试验中的“曼塔I”无人潜航器。它平时是潜艇的一部分,可在潜艇上,也可离开潜艇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完成任务后可返回母艇接受新任务。美国海军计划在未来潜艇上装载4具MANTA。每具MANTA上可装载鱼雷、导弹、或水雷等武器。它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任务随时改变其配置。MANTA平时与潜艇共形,安装在艇的艏部,此时,潜艇可直接利用MANTA的武器和传感器。当MANTA离开母艇独立完成任务时,要对原来MANTA的位置进行填补,以保证潜艇的流体动力学特征和噪声特性不受大的影响。 * ~) k/ q# |# [4 h' _0 a5 x

3 s6 Z% r9 Q* K3 k 初步设计的MANTA每具达到50吨量级,每具MANTA可携带4枚重型鱼雷。MANTA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先进的水下传感器和采用了许多最先进的技术,如压电陶瓷发射机、高耐压水听器、高密度多通道记录仪、艇载电子设备和先进的处理算法。MANTA的艇速在4.5-10kn,具有高精度导航的能力,具有水声通信和无线电通信能力,具有低速航行能力。通过装备的侧扫声纳可获得海底地形和深度,具有探测水雷和避障能力,可以向母艇提供众多的水下作战空间的详细信息。从MANTA上发射武器是正在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总之,MANTA可以完成UUV承担的多种任务,特别是在浅海水域向敌方进行水下攻击的任务。 + V, x; v6 r# _/ {3 D2 s) b
文章来源:《武器与装备研究选编》国际防务科技丛书(2015年第5期,总第15期)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管理研究中心编译/ 图片来自于原报告或互联网。
, v, @$ j: c3 Z2 S; p9 L7 N1 y 第一部分:美国航母研究报告 m" ?0 @# t' e5 w4 U- C$ n
第二部分: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 2 L+ N9 w4 W: e/ Q/ M! U* s" C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一):发展历程+预警机地图
, T3 Q K7 F( Z$ ~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二):美国E-3系列“望楼”预警机
" w$ H" j! {- w) E" h" [0 y 第三部分:无人机研究报告 : F+ O5 _# j3 b
1-13 . J* i' Q* Z& A4 O. x6 W4 K
第四部分:无人海上舰船研究报告
) Y0 F6 G4 w; ~6 u s" y0 H 1
# w1 c7 l/ }7 q1 m: y: R8 C7 a# a 
! l- b% ?9 z1 X" y7 p4 q) Q+ p( u
) S3 ]2 g8 K2 ?. x* a( x5 J- `/ u0 G3 H. a& |
* g/ |* \5 g$ J& k0 w& o0 Z9 z
* q5 q! V( z: ?$ s* y9 I% ~) j$ P. O- J; _: t* t
' |6 t/ J9 e: O! R( T, t2 C
/ g1 N+ R, f: L6 C& W* X7 d- t2 A- W
9 m& G# s) m6 j$ w ^' J$ o5 e+ ]7 j# c) |, Y& g& t
. z" w, E( d. V3 U0 i2 \' @ S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