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s$ f% E6 {% [3 w
5 m4 q$ L$ B$ L4 `* o . k1 S8 h8 h0 X6 J- o/ s1 C5 C
* I1 `8 u- D1 D8 I8 ]8 }8 Z/ u ! J# V8 \$ g! q* ^' M
+ q: b% g- s6 h+ N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 s( Z6 }- ] ` “鲸落”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重生,这是因为鲸落本身就是深海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到目前为止,被人类观测到过的鲸落不足50次,这相比起鲸的种类和数量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那么,能不能人为的模拟出一场“鲸落”呢?鲸落本身有什么生态意义呢?如何模拟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0 s: D- q8 E) L: z' n: ~ $ K9 m( P. d" v0 E/ `
u8 ~6 Y2 n+ ^, i
. Y$ m# m& V+ X" Z( P9 \ ! o" j! E. z, C5 F- X; W
( K I5 p" x% j5 Q3 z; Q
鲸落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意义? ' X2 g' W8 V: L' F4 C( O0 v
鲸落简单的说就是鲸在死亡后慢慢下沉到海底的一个过程。在开始我们说过目前世界范围内已观测到的鲸落不足50次,次数比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鲸在那个地方死亡;一个是鲸落的形成并不容易。
% [" u# {2 l; m) A1 q 第一个原因很好理解,毕竟鲸类在海洋中,我们无法得知每一头鲸的寿命,也无法得知每一头鲸寿命时候死亡以及死亡的地点等等,所以,大多数的鲸落我们无法观测到。 6 T, U: w6 T: F2 E) L. u8 d
第二个原因鲸落是不容易形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鲸死亡之后都能沉入海底,比如有些鲸死亡之后被冲到沙滩上,有的体型较小直接被海洋上层的生物分食,还有一些体内鲸脂含量太高的鲸,由于鲸脂的密度远小于海水密度,所以也无法下沉。因此,鲸落不容易形成。 4 m" a, r0 t& e6 w' [" l% k
$ @- j, J, C6 k P8 o1 [
7 K1 `& [( }6 K& J- Y- ~% B
) ?" I" g" G9 j$ x; l' @* W8 @' X
8 N% ?6 s0 \' W4 }% E * e" y7 W# i* @- M
一个鲸落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根据体型不同,鲸落持续的时间也不同,从整体上看,鲸的体型越大鲸落的时间越长,一般情况下,鲸落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有的大型鲸类甚至需要3年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在鲸死亡后,它们首先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之后身体的组织慢慢地分解,最先分解的就是脂肪,也就是鲸脂。鲸脂被分解之后,鲸的密度增大,开始慢慢的向海底下沉,在下沉的过程中由于鲸的身体完全侵入海中,所以在浮力的影响下,鲸的尸体在做匀速下降(当物体全部没入水中时,水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 y7 x* \, ?! N& _' J8 d- G+ l
此时,各个海水深度中生存的海洋生物就会慢慢享受这一场“饕餮盛宴”,经过各个海水深度海洋生物的消耗,落到海底的鲸大都只剩下骨骼以及贴在骨骼上的少量肉了,这时,海底的微生物们开始向鲸骨骼移动,吸收着最后的精华。最后鲸的残骸(被吸收掉了精华的骨骼)成为了藻类、珊瑚等海洋底层生物的天然温床。 / S. ^9 I6 l, N, o: v! M0 P8 }
; y3 ~2 ]/ b) u% I1 I5 c
& f3 j' b6 |4 H, [+ E9 Z
/ Y5 l3 E& B, O0 x: f9 ]% M ; F9 V) C% }0 @+ e3 j/ I P
/ l* F M$ x L& Y3 Z7 f 因此,鲸一旦形成鲸落,就意味着它们要将所有的一切全部还给海洋,而一些大型的鲸类一旦形成鲸落,就能滋养大量的海洋生物,这就是鲸落被称为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原因。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在海洋中至少有10000多种海洋生物主要是依靠鲸落存活的,甚至有些物种只靠鲸落最后的骨骼存活,比如科学家在2004年在海底鲸类骨骼上发现的几种蠕虫。而这就是“一鲸落,万物生”由来。 " i. |5 R7 t) ^6 B' u9 D
. [' n5 B4 _( B& Y8 u6 s. H. F
" a- y* R! K: e) S2 T' {3 z C( P: i* f% t9 Y& a& i
, C: x. e+ ?% p: B0 k
0 J7 h& I6 X" t3 ]$ F, N4 x
能不能人工模拟“鲸落”? : c) w5 p& R" G! X
从上面鲸落的形成,我们可以看出,鲸落是可以模拟的,具体的方法如下: $ E$ S- W$ w5 O3 |. C
先找到一头死亡的鲸(最好大一些),然后想办法将鲸困在一个区域内(避免被冲到岸上),让鲸的尸体正常的暴晒分解,这个时候,最好离它远一些,因为一些大型的鲸在暴晒分解后,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容易形成“鲸爆”。
( Y( n4 f! H0 h! ^
# E; F. `; ?2 I; |; h$ e * F; R6 N! H- n$ J, l& B9 v" u
# j$ F Z+ T/ S# b# j
/ ?; g" o( t5 v( z; j4 S, x& O ) N. G' U5 P9 ?; Q
当然,如果形成了鲸爆,也只不过会炸毁鲸的一部分身体,不会影响鲸爆。当鲸的体内被海水充满,而且鲸体内的脂肪被分解之后,其密度就会变大,随即沉入海中,形成鲸落。
0 l) M# m. b- k V! ^2 R 不过,就目前鲸落的速度看,想要看一个完成的鲸落过程,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说到了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鲸的现状了。因为,当下能够发生的鲸落越来越少,也与鲸的数量减少有很大的关系。 5 f: N# @& n/ @$ S/ V6 K
大多数的鲸有着庞大的体型,其中蓝鲸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因此,人类捕鲸的历史已经非常的久远了,而人类捕鲸的目的也很简单:肉可以吃,脂肪可以炼油(抹香鲸遭到捕杀主要是为了龙涎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利”。正是因为这样,全世界范围内,鲸的数量在持续的下降。虽然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出台了反对捕杀鲸类的政策,但是,有一些国家依然没有停止对鲸的捕杀(比如日本)。 1 Y. z- t$ I' d' y+ U
& ]. ~% g0 H$ s3 S2 H6 S2 f
1 i) ~ a) u. Y1 G* f# {: b$ E( u
5 X: }6 x9 f& h# T% z1 x8 b0 V9 O . e5 H& u! K I. B$ z" h
{ t$ h4 K/ u- W7 {
总结
5 c, O7 L/ W8 H% i5 Y 鲸落是鲸最后的馈赠,它们的活着的时候取之于大海,最终用之于大海。当然,鲸落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如果想要人为的模拟的话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只不过是没有太大的必要罢了。
2 r6 @6 l3 u+ q, G$ [, {9 k( w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捕杀鲸绝不是像网上许多人说的那样“如同杀鸡宰牛”,因为鲸是海洋动物,而且是野生动物,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而鸡牛羊等属于家畜,虽然都是生命,但是前者,我们无法人工干预的培育,而后者是我们的祖先驯化的野生动物,而且我们已经具备了繁育它们的能力。
! m0 m* O! w/ S; P8 c5 S& t# R5 E
! ~/ }. P( J" M! W
3 @7 f( V# z0 @. S i6 V
; F9 P5 Q5 n1 Z. H! p( e5 m: }+ O% R" g4 Z$ G5 b% ?0 ]
. d4 h7 ?$ R0 C$ {) A1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