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复制链接]
/ `9 \0 w+ D/ @: s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24期

' E& \% @( A6 X( q4 i' N

编者按

; q" V5 ~+ l! M8 P3 A3 o) w

转瞬而已,2021将成“故地”。

) y( @" V+ f7 b* A( F$ M

本期专题,以本刊各栏目为辐辏,热点事件、人物、话题为肌理,呈现2021青年关注下的热议与浮沉。“奇观”之外,熙喧之上,是为“云游”的密度。

8 y% `+ g$ @% |* T" G; i {

创新、思辨、视点、文化、心绪、热忱与金戈,被仰怀的、被瞩目的、被重塑的、被撷拾与被絮念的……无数熟稔又新韧的故事。而故事与故事的数度剖面,是时代的隐镜——他们的,或我们的。

) ^2 `" S5 W' a9 ^) X( |, g

风云快意,在此一观,今天,我们朝花夕拾。

4 q4 r" T4 S2 f

年终盘点——青春2021:仰怀与重塑③

2 V O: R/ r. l* Q& i0 O: }

中国科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 N, l' N+ x3 l& g

@文/本刊记者 王镭铮

( d$ O" t" i8 m( c

2021年是建党百年,亦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便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各国竞争力和全球的竞争格局,科技创新由此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 C2 Q: E' f" l$ k3 i, [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Q) G9 s$ `% ]2 @# ]+ q w9 {( O e

这一年,我们在科技领域取得不少重大突破。2021年5月8日,全球最大量子比特数的超导量子体系,在中国诞生了——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62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目前在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

* b2 e5 O% [) H0 v

同样是在5月,中国的“人造太阳”,在1.2亿摄氏度下,成功“燃烧”101秒——这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也为人类获得可控核聚变能源,奠定了商用的物理和工程基础。

6 q# n6 t' @/ O& ?& b/ o

突破不止于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8nm和14nm的芯片即将量产、光量子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中国天眼”探测到世界上最大的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

4 w! h/ p/ k ^5 ?

科技强国,创新当先——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是数千万科技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 q6 z6 H) g3 C$ z$ c" a+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

- G2 C. u E+ o: s8 \. y% M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大漠中腾空而起,冲破云霄,驶向中国空间站。

; Y3 B! Q. o8 P

6时56分,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对接成功;9时58分,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这一次,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将在浩瀚宇宙中停留6个月。

7 Y6 Z: s S! `4 b x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征。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6 g* ?0 e! L* L- j8 ^6 G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天团”由三人组成,担任指令长的是“太空漫步者”翟志刚,其余两人是叶光富和女航天员王亚平。

% }5 X. S1 c7 `5 V$ z& k

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种植了四五亩樱桃林养活家庭。17岁那年,王亚平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文化课成绩通过了空军选拔,进入长春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1999年,王亚平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了蓝天,自此开启了与美丽苍穹的深厚缘分。之后的九年里,王亚平执行过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部队战备演习等重大任务,她飒爽的身影在空中穿梭,安全飞行近1600小时。

% @4 c" X1 E2 O( G- A

2010年,王亚平终于圆了航天梦,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她说,航天员的手边都有一个红色按钮,如果在训练中挺不下来可以随时请求暂停,但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航天员碰过这个按钮。2013年,王亚平搭乘着神舟十号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飞向了梦寐以求的太空,成为中国“80后”航天员第一人。

8 C5 W0 ?) D6 D4 Q& x

“身处太空时,所看见的世界会让人得到升华,有些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则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王亚平说。

" y! ], i' }" d

八年后,王亚平再次入选了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这一次,她肩负着更富挑战性的空间站任务,也接受着更加严苛的训练。再赴太空,王亚平更多了一些坚定。“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很有成就感,很幸福。”

$ t) Q5 Y& F* Z- `6 O$ o% {! _

2021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 M/ Q9 H1 Z" u# @/ u' v

翟志刚率先出舱,并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 X$ P* b5 O C( l1 y& e$ `* W

王亚平说:“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

/ H' [; N9 U* h7 x5 Y3 Q, q

叶光富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 K4 O, f, H/ C5 x9 Y

逗趣的对话传向地面,一阵欢笑,是与有荣焉的自豪。

/ z( K( r, R# l) y% R

航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最危险的事业。唯热爱,方无所畏惧。

4 |& i( n/ k3 f# Q5 o

我们的征途,是大海

' }; h- F1 k9 f+ r: v7 b* ~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承载了几代深潜人梦想与心血的“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坐底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第一次把3名国人送达地球的“第四级”并带回了海沟底部的岩石、海水、生物等珍贵样品。

8 Q$ `" @ Z% J( j! J# k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海沟底部有着高达1100个大气压的巨大水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同时完全黑暗,温度低,可谓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

# l+ p9 [; J3 n

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下潜首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创造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13日,完成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作业,并进行了视频直播。

% {; {* I P7 f; \2 \, s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 x) t3 F9 z# i" N$ W" K

为了保证载客量,潜水器载人舱要足够大;而为了减轻潜水器的负担,球舱又不能太重。深海高压下,除了要设计能够撑得住的材料,还要有能避免因温度过高引发的自燃隐患的电池系统。完成潜水工作后,再由成千上万个纳米级大小的玻璃微珠为潜水器提供足够的浮力,安全返回水面……

! T3 e1 m) M* A' p7 d0 {

“奋斗者”号的成功,背后是青年科学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较真”。

6 ~0 t" b. o. x: L, @% Z: F, r

从1971年开始研制载人潜水器至今,近50年的时间,无数科研工作者们洒下青春,接续奋斗,实现“全海深”进入,开展“全海深”科考是中国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夙愿。而“奋斗者”号坐底深度10909米,代表我国正迈向国际深潜设施制造前列,实现了自主创新、自主制造、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特别是在设计、计算方法、基础材料、建造工艺、通讯导航、智能控制、能源动力等方面,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 M; L4 o9 v1 [6 d; e

2021年第2期《中国青年》封面

# U" _5 g# _* N( S( e

在接受《中国青年》杂志记者采访时,“奋斗者”号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首席潜航员”的叶聪骄傲表示,“奋斗者”号代表了当前深海工程技术领域的顶级水平。

5 J7 Q# Y+ i! t$ V'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非坦途,唯坚定者,方可行稳致远。

8 p0 x! |8 R% |, a q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们,正肩负伟大使命,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 Z& g; x: I6 I( ~7 P- s. @" R3 y7 Z

”青春2021:仰怀与重塑“专题系列阅读

6 }( s. G5 C% f0 B4 j

2021青年思潮:回归确认与开端启新

3 o0 F5 f- u# y8 w' Y; e/ W

他们为什么能成为让我们敬仰的人

4 {- w3 R% `: p0 j& f

购买链接

+ W, E7 R, i& L

点击下方封面图片进入

* O+ v! j5 f5 ]3 T

2022年《中国青年》正在等你

/ j4 x$ b- E& r7 Y# x% G2 e

点击下面图片或扫描二维码一键订阅

- W& B }4 i& S- c9 u; Q8 K

《中国青年》杂志订阅方式:

- _ z7 s Z$ k- g" H2 }! M' w( ?

1.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39

+ ~0 n0 V3 e# W. E- [# D

2.微店搜索:中国青年杂志【官方旗舰店】

" E/ o4 b- L" X9 [% Q

3.淘宝搜索:《中国青年》杂志(需打开淘宝App扫一扫)

5 _3 x) G, }, t9 b( j% \

4.如需对公转账,请联系中国青年杂志社发行部:010-66156317或010-66160931

6 T9 |3 l8 M- t& s1 @% s2 A8 F* J

投稿邮箱:chinayouth2014@126.com

5 A1 i7 ?- I8 B; H% o( C! U

监制:皮钧

: n! q9 s% _( d4 ]! \# I( E# v

终审:蔺玉红

/ I7 j1 H/ {1 R1 N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7 w4 N$ I$ @& ^) Q% @+ R6 o

实习编辑:冶晓琳

( t' j! W4 W: N4 x ( w/ X c0 p3 L; F, e 2 n4 f& I3 Y5 E! i! K , Y. q# X2 L8 c2 v; S 7 t% q* \: v( G( }6 v, A/ X$ e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