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专业,学些啥怎么学

[复制链接]
4 H1 Q# [( _5 {5 i

原标题:乡村振兴专业,学些啥怎么学

& L- A( S9 V' s, Z! S # @6 H, @/ P- n

*本文为《半月谈》2022年第22期内容

9 R! H0 y# J& b! C+ e! T; p

专家发现,农业产业链长、涉及学科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怎么办?

9 `1 {: q) D4 T2 D6 W7 i8 S1 L

我国首批乡村振兴专项专业学位硕士,不久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简称“西农大”)迎来毕业季。“农林类高校培养专硕,能培养出懂单一农业技术的人,但难以培养把所有技术拼装、组装起来的人才。”西农大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改河为此提出“乡村学”的概念,并将其申报成为二级学科。

- Z9 a( U* p. I' b8 ]2 M2 D

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西农大打破传统以学科为分野的培养模式,注重以项目制为载体,将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硕聚集。比如,苹果产业项目,就有园艺学院、植保学院、食品学院和机电学院等14个学院的102名导师参与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生论文选题涉及苹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储运加工、农村发展等方面。

" l. f g) v/ _. j$ u$ x

$ b4 d1 u, f7 G% g

在西农大,学生参与的项目大体可归为农业全产业链治理、绿色农业发展、乡村治理与发展、“一带一路”专项四类。

8 q0 Y( M) b' K$ \2 x# [! M

项目落地在基层,实践在基层。作为西农大首届乡村振兴专项全日制专硕班班长,刘慧芳和同学们不仅参与基层森林防火、防汛、人口普查等工作,也围绕地方的花椒产业、黄河鲤鱼水产养殖产业做了许多工作,还参与制订乡村振兴规划。为避免学生实践缺乏指引,除学校本身配备导师外,学校给乡村振兴专硕设置双导师、甚至是三导师,实践基地也会配备相应导师。

! F; H/ [; J" A: n9 E2 P( D/ \9 b

受访的西农大教师认为,以项目制为牵引,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涉农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可望破解。

6 I+ R3 I; Z! C. R1 \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专业学生求学之地不局限于国内。西农大先后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建成14所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都成为培养学生的“新课堂”。据介绍,西农大下一步将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项目制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基层涉农人才服务水平。

s9 |7 c; j5 I; A1 k+ t7 i

半月谈记者:姚友明 / 编辑:李力

& n4 K2 @' r8 x& a

责编:秦黛新 / 校对:张子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3 d' N9 T. L, R% k. _ 4 V( L+ I) Y4 R' m s" ?

责任编辑:

2 ?% C, K% @( }: r+ Z( Q+ a4 y' I% y5 t; K) D+ k ; J+ _3 X. ]. F6 c) e, Z. B% b7 G9 G* z2 n* ~ 2 p8 B; ^! P* L8 _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原来可以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