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AR:AR+机器人可营造突破性产品

[复制链接]
6 h- G! u0 Z c. d

原标题:视+AR:AR+机器人可营造突破性产品

, b3 n, c1 m8 K; W: D9 |# k, a. A ' S; b. x8 q, v$ z. c' t& ~ : \/ Y' V% Q0 S+ q7 Y9 d

视+AR CEO 张小军

$ {& P m4 y! j D/ v) [- [- p

增强现实(AR)领域,我们的目标一直被微软、PTC所吸引,其实我们国内本地的AR企业发展也是很快速。

+ l, h9 R6 y; u6 `5 H% N9 l

特别是在早教、营销、文创等领域,国内AR基础设施企业也是迎头赶上。

8 Y f7 p6 k. U4 R) U6 s) }

随着AR技术的成熟,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宽,在机器人领域,AR也引来空前的关注。AR+机器人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j0 Z6 C) U, r5 D

视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AR)CEO张小军说:“AR+娱乐机器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有成功的案例。”

9 l7 a% ~/ u# T7 P# |2 P |

通过BB-8的视频,让我们了解到AR在机器人领域的初级应用,但这还不是我们想要的,现阶段我们需要了解更多有关AR的信息,为接下来机器人+AR的应用做铺垫。

5 K/ B/ ~' K9 n/ o J) f7 i

1号机器人网记者:看了你们公司的网站,视+AR做AR基础设施,可否介绍一下,你们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 X, ^1 F3 X- S& K/ g

张小军: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开发者可以利用我们的AR引擎去开发自己的应用。还有就是我们有一个内容平台,这个内容平台门槛很低。

w+ ?, _7 X, D* D1 V

技术开发平台是开放给开发者使用,应用平台是开放给普通的设计师和用户,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创建内容,然后去发行内容。

( @ x. U+ s2 \! d

机器人企业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去做一些针对小孩的内容。

9 z8 J. v: }, X, t" E+ N+ J. ^

1号机器人网记者:目前AR的技术已经成熟到什么程度?可以实现怎样的场景应用?是否有案例介绍?

; }; ^% S r; x6 m1 o _

张小军:现在比较流行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使用,通过图片的追踪,去叠加信息,比如:宠物小精灵游戏,目前在欧美很火,通过GPS定位,再结合AR技术,在现实中寻找小精灵。这是颠覆性的,让游戏和现实结合,再结合现实中的商店,算是一款全新的游戏运作模式。

. w; K* m2 P- h2 f

那下一步就是AR眼镜的使用,当然现在AR眼镜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6 j* l" s4 {; d' m

现在AR在早教、营销、文创领域都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在早教领域,如:识别卡片、图书等,国内都有诞生过销售额过亿元的产品。

+ i: k- u+ F0 w% j6 I$ L! U8 w

在营销领域就更多了,比如:现在的百事可乐广告,只要客户扫描百事相关的产品,就会激发魔法效果,如墙上有一个百事可乐的广告,用户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出现活灵活现的人物。

8 i* n* l$ h1 ]% D1 `2 g* D* G

1号机器人网记者:我们最关心的是机器人+AR可以做到哪些事情?目前的AR技术可以应用到哪些机器人身上?

- f; d, M8 h/ g0 N

张小军:AR与机器人结合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Orbotix联合迪士尼制作一款BB-8机器人,就是电影星球大战里的BB-8,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去控制它行动,而且还配套了很多AR游戏,用AR的手段结合机器人做游戏,这很有意思。

1 J; n2 `1 G" f

通过AR模拟场景,等于是BB-8看到的虚拟场景都可以实时展现在用户的手机上。

+ T/ z* d8 H& q: Y7 x

机器人结合AR,还可以做到模拟场景,通过机器人去打僵尸等一些应用游戏。

?$ g! T/ [1 n" q, N

像陪伴和早教机器人已经在使用AR技术了,通过机器人身上的摄像头,结合AR卡片和图书,做一些针对小孩的应用。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扫描卡片可以出现虚拟小动物等。

5 k n5 I9 T$ u

当然现在机器人+AR还是比较初级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 q4 [ }# A" b

1号机器人网记者:一直听说A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是突破性的,可否为我们讲讲,AR可以在教育领域如何应用?

, y# W/ o( b4 ]

张小军:AR结合教育是最完美的结合,本质上是一个全新的交互方式,让学生可以更直接、更高效的去获取信息,去学习知识。

/ r e* F! u+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生去学习立体几何很枯燥,但是你用AR的方式,就可以直接把球形、正方体等非常立体的展现在眼前,小学生一看就明白了。

, W& O7 Z) i1 E

AR结合教育等于是三维教育,课堂上所要教的知识都可以展示三维立体化。

3 n" O+ @& \, j- l

我们之前做了一个应用,比如:让学生去学习电路图,学习电路图一样很枯燥,但我们用AR的方式,扫描一下就可以让电路图立体化,很形象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

) R5 ~; ]8 R/ C6 I8 M: r" J

包括医学课程,高中生在学习人体骨骼的构造,或了解心脏工作原理,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是很难描述的,但是结合AR,将它变成立体,再结合动画的形式演示,加上互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楚的掌握知识。

; w9 p1 [2 x( W) V, R) B

A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巨大的效率提升。

) P+ ]* K" l$ ]4 v6 [) V

1号机器人网记者:目前的AR技术还存在哪些技术瓶颈?这些瓶颈目前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

' L; B2 e' g! ?# o$ [8 B

张小军:AR就是与现实做交互,但是现在的AR与现实交互的手段还不够强大,目前只能识别一些平面的东西。

8 C! l/ U* L7 E, A6 ^8 @

像一些立体的目标,现在还识别不了,如桌子、椅子等。

2 a+ d3 N( j" b$ P/ [

还比如怎样通过人的手势去做交互等,这些都是交互上的技术瓶颈。

' [5 O8 L1 n; q3 R

还有在显示上的技术瓶颈,目前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应用,但我们还是希望在眼镜上应用,现在AR在眼镜上的显示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视场角、颜色以及清晰度等都还没完全解决好,所以技术上瓶颈还是蛮多的。

3 r. U: E# i+ S3 e& U* R0 i

1号机器人网记者:一个是识别平面目标,一个是识别立体目标,这两者的技术难度怎么衡量?

0 I# u% q; f( ]

张小军:这个就是视觉的算法,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它是受AR引擎限制,还不能去识别,一个是本身的基础能力有限,你不能用一些超级复杂的算法去做。

8 p' j1 [1 R* e% Q' V4 |4 H

另一个是传感器得到的信息有限,现在AR摄像头一般都是用普通的RGB去做,

1 o5 E6 @' M+ ~/ X

如果要做立体目标识别,最好还是用双目摄像头。

! x1 H+ N. W$ c0 p: ^

但是双目摄像头还没有普及,而且功耗很大,所以种种限制使得目前的交互手段还不是很成熟。

- J6 [0 P) |+ z; Y9 R2 o; v4 ?

1号机器人网记者:你认为未来十年,AR的技术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皆时应用场景将如何变化?

. I6 h2 g5 F2 l W( y

张小军:我觉得未来AR会改变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等AR产品普及后,生活中的一切都将会被AR化,就像人们时刻拿手机在用一样。

6 K. u! ]; B/ M) `- c5 x! q: t

以后的人们会一直带着AR眼镜,各式各样的信息都会呈现在你的AR眼镜上,不管是游戏、社交、购物都将会被AR化。

/ G& k2 |* C: A/ ^7 A, h

其实这种场景,科幻小说里都有描述过,小说家想象出来的东西,现在都慢慢的变成现实了。

1 |; x: I& v& P' w3 u

1号机器人网记者:未来的AR虚拟场景还需要靠眼镜吗?直接通过肉眼展示虚拟场景实现不了吗?

+ G- q" U/ o. q; f/ f, ]

张小军:直接通过肉眼就可以看到虚拟景象,我想这个很难做到,我觉得还是要依靠载体。

( L; W) g6 ? s

其实国际上是有这种说法,但是现在理论都还不完善,可能未来是一个方向,现在只能这么说。

0 f: s+ X( n; @$ E* Z5 w% @4 B

当然AR下一步就是AR眼镜,通过AR眼镜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以后的人们带上眼镜可以进入AR虚拟场景,摘下眼镜回到现实。

/ {. v6 @4 F3 b( G( z/ w

1号机器人网记者:这种场景5年内能不能实现的了?

' v1 o6 |% P) E$ a5 ^

张小军: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一个体验感比较好的AR眼镜,5年内还是不成熟。

: p! H4 m1 z# O2 ~% c# @* g# P( ^+ D

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AR眼镜,但是还不成熟,只能算种子,我觉得真正体验感好的AR眼镜,5年时间有可能做出一个初型。

* g( I7 _0 Z1 o/ r# ^0 Z$ o

再加上AR内容的丰富,估计要10年的时间才能做出完美的AR眼镜,皆时整个世界将会有所变化。

, k7 d c7 F7 P) ?/ d

1号机器人网记者:我们非常期待AR与机器人结合的应用,你觉得AR+机器人下一步该如何走?

1 ^! D: |6 }$ ~" b

张小军:我觉得AR+娱乐机器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有案例。

# x# [6 ?, \4 Q

还比如像机器人竞赛比赛,融入AR将会呈现完全不同的观看效果。

. F. Z: J! i9 q, I8 m$ l

我觉得AR+机器人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_+ q* f9 F5 E5 m

1号机器人网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谈谈未来三年你们的发展规划?

( ~+ d; d0 c6 W e, f4 e& W

张小军:我们还是专心把我们的品牌做大做强,我想象中的未来就是,大量的AR内容是通过我们的平台产生的,然后储存在我们的云端,通过我们的浏览器和播放器发布出去。

7 x! n% @* P. l, x7 h9 R

从AR内容的制作到储存到发布,贯穿整个产业,这也就是我们所要打造的AR内容平台。

% U/ y3 S' C8 P$ h) @3 o

这也是未来三年我们所要做的事情。

9 \8 m4 t \( M* W6 S5 D6 S

1号机器人网(www.1hjqr.com)机器人行业最权威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3 R$ ]/ H6 u- I! Y* U" E4 T# n6 w / R$ D2 [' n+ v' s' `

责任编辑:

' i4 z$ [- r) ?' Z) n * D5 B0 `- ~9 F1 ]6 {; G3 z' r. i) x \$ o6 l: {# G2 } " B9 D |# f$ [0 X 6 w2 ?0 z P! K9 N0 E" o) a;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城市一隅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