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i7 g5 X9 n0 I+ F, g$ G# h5 C
& A# ?+ b1 I/ R T9 A% J - K! ]/ x& V7 ?% i* u6 ?7 O
* B) c6 G( m4 b R6 s
挖掘海洋观测数据整编观测元数据信息 w- V; V( F x. v( g0 ^
0 \% [% |& v: J. b) K; N/ _/ t 海洋气象数据资源挖掘、服务与应用工作
0 Q( B- y( s5 F5 q' w K3 x 近期取得新进展
7 l4 |( {. _$ R4 B- K; w0 K 记者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气象部门整编覆盖12种海洋观测平台的全球海洋观测元数据信息,并研制完成中国近海锚碇浮标观测数据集。这些数据有望在海洋气象服务、台风预报预警、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 t) s" V" n( H* R" y( H. o
 ; g8 B) a9 Z- J$ M5 y) d& Y" P
资料图 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的海上观测平台 & R1 `& y7 G7 U: A+ J1 X; f
海洋承载了90%以上的世界贸易,维系着距海岸100公里以内全球40%的人类的生活。全球海洋气象观测数据是研究分析海洋和近海面大气状况及其运动变化、海气相互作用和数值天气预报的重要数据源。 1 E7 S2 B+ v1 n; y Z
今年,信息中心落实“质量提升年”行动,持续推进国际、国内通信系统以及部门交换等渠道的海洋气象数据资源挖掘、服务与应用。6月,全球海洋气象数据分析评估业务实现优化升级,整编覆盖船舶、Argo浮标、锚定浮标、漂流浮标、冰浮标、波浪浮标等12种海洋观测平台,涉及2000余艘船、近5900个浮标的全球海洋观测元数据信息。 2 n- U p7 a5 e% ~9 F8 g4 ]( c

, B r" X5 @8 l6 F* Y 资料图:自动浮标气象站
* g$ B! p' E; d: H 元数据,即描述数据的数据。海洋气象观测数据的元数据,包含仪器高度、传感器类型、观测数据单位、船舶ID、航次ID等内容。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赵伟介绍,元数据的信息整编和数据对比评估业务,对提升海洋气象观测数据的应用效率意义重大。
& H y8 N+ ?% E' l" z6 B 基于整编成果,信息中心建立对比评估业务,能够智能识别观测数据与模式背景场存在显著偏差的船舶和浮标信息,并进行在线发布和滚动更新。 : \' c; j! s2 G' N3 G

8 t V* l' i$ v F 资料图
& d6 a, w( [1 H2 h1 d3 G 在数据资源挖掘整理的基础上,信息中心基于中国气象局和自然资源部的锚碇浮标观测数据研制完成中国近海锚碇浮标观测数据集,并通过专家评审。该数据集涵盖气压、气温、湿度、风等30个气象要素和海表温度、海表盐度、海浪等24项水文要素,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今,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且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已在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投入试用。 6 U+ u( K4 e, q, m+ n, x1 s
目前,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制的全球海洋气象数据产品包含全球海表观测小时值基础数据产品、海表温度等关键要素月值格点产品、海陆一体的全球表面实况分析产品、全球海表温度及海冰密集度实况分析产品等,广泛应用于全球海洋气象监测、台风监测预报等领域。
/ C; n% ]6 p* T: R$ M 
. W# o3 T3 f7 U& F, z' L* L ( K3 K( S% z7 P- i- X$ Q
& f6 m+ t: f& f+ h
举报/反馈
0 p3 e$ X) \4 E% ^) g/ w& z2 ^! u
3 ?4 d- ]& M! q7 J g) a* n# U1 [$ ]
. z7 ~. o% ?6 V+ Q
% t: A! }3 b8 c( c" N- U. K( P; a9 _9 V9 P$ n!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