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 }& G+ x
原标题:2022年高考 | 语文试题引热议:博古通今 取精用宏
7 { J) |$ U8 _; T* Y1 C 每年高考语文的试题,尤其是作文题目都备受关注。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突出时代主题和传统文化,体现了对学生打牢基础、提升能力素养的要求。 ' j( b1 w y1 j- T
充分突出时代主题和传统文化 $ t( p* U5 C: R2 ~7 F5 F
全国甲卷的作文题,引用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要求根据这段情节所引发的启示和思考,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 P& C; P# Y7 n7 | 全国乙卷的作文题,列举了“双奥之城”北京举办2008年和2022年两次奥运会时,中国在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求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 N8 H' ?. s9 G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 陈志文:北京“双奥之城”给了你材料,做10来年的对比,无论是具体的金牌还是体育设施,还是高铁,还是我们的GDP的增长,用活生生的数字,我们身边的变化,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知,让孩子们去思考我们为什么会获得这种进步。
. C- G2 I& R/ B) L, @* H 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把“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和其中的内涵作为考试素材,要求结合其中的启示意义,写一篇文章,体现个人的感悟与思考。 9 d8 B3 E$ ~, _& g& a
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列举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微纪录片中,对一组不同行业奋发有为人物的介绍,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 “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创作。
& X/ V6 }9 X; I7 u4 Q1 y, C3 r 自主命题试卷中,北京卷的作文部分分为微写作和作文两部分。微写作要求考生在招新启事、两米间隔线标志设计方案和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的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中三选一。作文给出了“学习今说”和“在线”两个题目,考生可以二选一。 # t2 x' i* r' o A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 何郁:微写作着重考查三个方面的单项能力,议论的能力、说明的能力、抒情能力,而大作文就注重综合考查,不光是要重点考查学生的表达方式,更要考查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考查学生对广阔的时代和生活的感悟能力。 6 ?5 F0 U% |. @6 A3 y# {& _
天津卷的作文题用了一段描述“烟火气”的文字,要求考生结合自身体验,写出思考和感悟。浙江卷的作文题列举了浙江省实施人才工程,各行各业青年在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的事迹,请考生谈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启示。 9 m4 Q/ e! `4 }
试题答案并不唯一 突出思辨性 开放性 " k- ^- m; W0 Y. n, {
除了备受关注的作文试题,今年语文试卷还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比如,全国卷和新高考卷语言文字应用中对成语的考查,由选择题变为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作答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 1 V k3 o0 a$ F. ^( z
高考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谢维和:通过这样一种题目,他能够去发挥他自己的想象力,他的思考体现他这种眼界,体现他把握语言文字的这样一种能力,以及他这种对思考的这样一种境界和品位。
* l! Q3 t2 }/ A- p7 D. g4 g7 }$ Q
; |- J; H" N1 G6 {5 S3 h3 ^0 e7 y& F/ @) J4 G9 g' z ^; ~
) h- h! Q- K# `9 l
# C8 S3 Y: m; v! M6 s* ]
* [: ~2 F- P* w# {; T% V" i
% ^1 x5 w( X' k3 o4 o: B+ d8 j" M: U; f+ u
4 @* e9 _; Q! G' w9 ?- ]0 b0 l9 k" j6 n2 g4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