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8 |# ]) J6 O1 z3 a; u5 x

* T" c' H. k' ^8 |! K6 R$ Q2 E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单,此次公布的名单共涉及433所高校共设立了729个交叉学科。 9 D# c: j. V' {* d* g
2020年底,经专家论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政策一出,一呼百应,高校掀起建设交叉学科的浪潮。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单,涉及的455所高校共设立了616个交叉学科。 0 _# Y5 {/ Y2 t# k" i# L
新增23所高校
5 q, d/ I8 }5 C 据统计,对比2021年和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名单发现,2022年自设交叉学科的学位授予单位新增23所高校,其中7所“双一流”高校。 # s" `4 o3 W2 w

3 y9 t7 d8 ~3 y) k 此外,在本次新增高校中,除了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医药类院校表现优异,南京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和海南医学院4所医药类院校,在“医学”门类下设立交叉学科。
( A. N6 O% s3 f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设立交叉学科的206所高校中,有20所医药类院校,是除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外,第三大类院校。其中,中国医科大学设立6个交叉学科,排在首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位居第二,各设立5个交叉学科;设立2个及以上的交叉学科还有南方医科大学(4个)、温州医科大学(4个)、遵义医科大学(3个)、湖北医药学院(2个)、江西中医药大学(2个)、南京中医药大学(2个)、天津中医药大学(2个)、新疆医科大学(2个)和新乡医学院(2个)。 & e2 C) ]! j* A9 r5 J

4 Y6 W, o- S, ^) [4 ~1 A- ~( N 中国医科大学
! Y) a% |9 U% s# T3 u! T8 B+ J" t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科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 - K: p+ I1 c$ h9 B; I
 / ?& ]) X$ i- |5 c; V
图源:中国医科大学官网 : `$ {+ g7 D$ U: I# r. B2 I( G2 w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据统计2022年9月中国内地高校ESI上榜学科数,中国医科大学有6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1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 j# v( I* |4 p# Q" Z
202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5所高校开展检验医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设立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采用“临床医学本科+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加强高层次检验医学人才培养,中国医科大学为5校之一。
. v( z1 o; Z+ J, \ 南京医科大学 0 X. t1 N# `8 ~& h- j% ^* g' u
南京医科大学是新晋“双一流”建设高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9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6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等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获评B+等级,药学获评B等级;11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 {# z H% r3 w& l 9月13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评审结果,南京医科大学获批331项,累计获批直接费用15659万元,创历史新高。据南京医科大学官网介绍,资助项目数位居全国独立设置医科大学第一方阵,江苏省高校第3位(位列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之后)。
$ K& ~* h: e9 Z+ h& Q# b* U 新兴学科,并驱争先" b( B. `, A. ?+ v
根据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通知,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变化,可自主设置交叉学科,设置清单由教育部定期向社会公布。
! e0 w6 H5 l2 J; T8 O+ R& }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433所高校共设立了729个交叉学科。相较于2021年公布的名单,此次共增设交叉学科108个,增设交叉学科总量113个,其中位居榜首的是人工智能,共有6所高校增设;其次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各有3所高校增设;海洋技术与工程和生物医学信息学,各有2所高校增设。此外,有88个交叉学科实现了零的突破。 ! N" @" ` v) p0 S$ ]
 ( `7 D& t, Y# C
除了增设交叉学科,各高校也相应调整或撤销部分交叉学科,此次共撤销6个交叉学科,分别为传媒经济学、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广播电视艺术理论、跨国公司管理、市场营销与危机管理和移动商务。
1 ?" [0 m* b4 R5 u 在增列学科中,人工智能表现优异。这是一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色的学科。在2019年教育部官网公布了一批教育部对人大会议提案的回复,其中涉及对于人工智能学科设置的提案回复。 2 v4 g' a' M/ @ x8 ~+ K

# b: `# X# w( |% q" q0 p3 Y 图源:教育部
: m* H; U3 B4 n" W, G6 p 答复中提到:为精准扩大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2019年教育部确定人工智能为新增重点支持领域,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共安排29所高校博士生专项招生计划增量180人,并要求高校按不低于1:1配套支持积极实施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为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贮备战略人才。
4 N! ^2 b4 B) ` A- ^; b 除了学科建设,高校持续相应国家号召,为培养AI人才、储备AI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国内有超过20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7 M2 |" m' L( p) g8 i) n  & q$ c8 [9 @& ^
交叉学科,一个近几年在高教领域大火的名词,有着无限可能的发展机遇。 3 \, X1 C7 m8 l6 t# |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相对于传统学科,兴起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两门及以上的学科基础上,以各种方式重构并创造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独立的学科体系。
$ l7 w9 V) h" F/ K 交叉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如何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重点,亦是难点。期待交叉学科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更多惊喜! ; O0 Y, g3 k. g+ R8 g$ S+ c
来源:高绩 9 A5 N# f* q+ d7 H% L5 O! {) r
" L4 K. L; Q& o) X5 f
* F: r6 L+ C) R: L" G# X6 U+ l6 U" B8 a" J
& G3 H- m0 h5 f- H* f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