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M9 q) }: n8 a/ n) x
. s4 R- N- ?% Y0 [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宏伟报道 近日,农工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南海深远海可持续立体观测系统,设置对海表、水体、海底地基进行立体观测的独立观测节点,应用于深远海实时观测和数据回传,服务于大型深远海海洋工程、深远海气候研究、海洋军事等领域。
9 _. _% ^% C2 u8 u2 b 该提案建议,相关单位可协调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建立深远海可持续立体观测系统所需的建筑、通信、物理、化学、生物、海洋等学科人才,在观测需求、布放位置、通信方式等方面加强科研,并按需定制,确保满足军事安全、近岸观测预报等不同需求。加大对深远海立体观测系统的研发投入,将浮标、海底接驳盒通过光电复合缆连接和定点锚系;搭载多学科观测探测传感器;建立岸基远程监控中心和海洋立体观测数据流信息中心;采用观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建立“多类型观测平台数据采集——海洋数值同化与预报——面向科学观测任务的多平台优化控制”于一体的海洋动态观测信息环。 2 ^$ q6 G0 e4 |' x1 r' v7 i4 m, a
据悉,南海目前海洋观测手段主要有浮标、潜标、近海固定观测网、水下自主移动平台等。而浮标观测手段存在近海固定观测网成本高、水下自主平台持续工作时间短等缺陷。建立立体深远海观测系统,可为大型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的总体指标和设计提供精确数据;为深远海气候、水体立体监测及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提供支持;为研究海洋环流、内孤立波、温室效应、海洋生物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海洋军事获取深远海航道区域的温跃层、海风、海流、雾的特性等信息以及为潜艇、舰船保驾护航,提供机动服务。 ! g6 |6 W7 v$ c' Q6 ]# N
来源:中国气象报 % G' ?8 E! y2 O) V6 h# D9 Z
- q* n" e$ N/ x$ o- p" M3 ?" d
责任编辑:安焱 % N- [8 I: a" A7 Z K% @& K
) r' A! y- _) A
5 {! m \6 {! g) e2 h
# Z$ e' G) z1 u2 G8 l9 h8 `
5 ]. x; \- f3 j) n; Y: [" ?8 b: e1 w+ G(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