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u: `" ]; h' G! c( e1 p q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I }- ]4 M$ V# c2 _. a0 z m$ c6 z 【备课方略】1.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 ~5 d" c+ f% H) t. \* y+ l 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为了考查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 T( r5 m6 {; O; p5 F# `5 Y
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作为知识点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声速,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3)利用回声可以测距。 3 J% V6 } m5 a! j3 `3 t
3.验证声音的产生:
& E/ j- Q4 V K. d6 F+ c; g1 z! t5 P (1)敲鼓时,鼓面上纸屑的跳动; 5 a$ t( B* R, Q4 v! _# u$ u5 {
(2)敲鼓时,鼓面附近的蜡烛火焰晃动; 3 ~$ d, I, C+ X
(3)敲击音叉时,音叉附近的乒乓球跳开;
* d2 b7 z. W. E (4)敲击音叉,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 v0 J( [9 P* l (5)说话时,用手按住声带,感受声带的振动; & n* u3 V# F+ I9 y3 \- W
(6)音箱发声时,用手按住音箱的纸盆; * ^9 m1 W; _+ v: v5 K- y/ |
(7)确定声源:弦乐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管乐是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打击乐是由被打击乐器的振动产生的等。
" i% I& w+ W3 X: K8 ~9 j9 q 【经典例题】1.(2021·山西)"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 ?- Z1 l6 w1 n3 z# P- f
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 w3 w4 v; V* \# ^! s3 m7 Q 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
: U' H. M5 ]; ~% w2 |6 ` 【答案】B。【解析】合唱声是由人声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量调大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2 L' ]! _7 R" [$ E/ H& x6 ? 2.(2021·成都)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 m0 K& D' O+ t/ M' d4 H( X0 g: z
) Q2 V& U1 Y' I5 ?& {2 L O 【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是由于罩内仍有少量空气,故A错误;
. D) t/ j/ V5 }! w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正确; % {, w* M: u" v
C、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 r" V2 w8 g2 ]% d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B。 - x5 K d# J1 j8 k$ N+ f3 z
3.(2021·云南省)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 j) ]7 T {% F$ w( ^# U, r* J
【解析】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p7 B5 r5 N# q3 S( Q* W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
$ k7 T! e/ q- Q6 I$ [ 3.(2021·河北) 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 D" o8 s' T9 `- Y' N8 h, D- q A. 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9 S$ V4 I# N) y4 t0 x5 s$ E/ g& d
B. 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3 m3 B; C& @. C/ C9 u5 ^
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0 n( O) G5 o" D0 i6 R4 l6 o
D. 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 q! ]; h1 q3 ^0 D* m' U+ R + h+ J6 M; Q6 C6 k4 ]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 C* A: @/ }+ A( g! [, P B.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
; d3 t: w, M- W L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故C错误; / k+ o. Q& i. T# z
D.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 ; d- {* H' [8 T% a% A! d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3 ]$ C4 F& q B, ~2 N2 P! }$ X
【备考方略】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特性的考题出现频率很高。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 7 m. @& o3 B- \% [
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 2 ~: g& ]0 M% x9 O4 u% K
(1)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决定的;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征,通过音色不同可以辨别发声体的类型。
. X0 y2 Z- J- [ (2)物体的大小、粗细、结构发生变化,其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如:用手指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用手指堵住笛子的不同气孔、拨动伸出桌子不同长度的钢板尺等都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 A6 g) s- j+ N' R) D2 ~/ n, D
(3)敲击或拨动发声体的力量不同,会影响到声音的响度。 3 ^7 d) n9 {0 H
(4)辨识发声体、声纹锁等都是利用的音色。 1 d$ B/ Y/ y# k
(5)和音调有关的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 - l' b; A) ?- T: \+ g& L. ]
(6)和响度有关的描述词语,常见的有:声音洪亮、高声、大声、声如洪钟、低声(响度)细语(音调)等。
9 g4 h j3 h: Q! h' r- j" O 【经典例题】1.(2021·苏州)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附近的长鳍领航鲸能模仿对手虎鲸发出的声音,有些声音人耳听起来竟然不能分辨出是长鳍领航鲸发出的,这表明它能模仿对手声音的( ) 。 9 \, Y0 O: I+ a9 Z- A6 a7 C
A.音色 B.响度 C.声速 D.音调 " w1 N( k* u; q
【解析】 要区分不同的声音需根据发声体的音色来区分,所以长鳍领航鲸是在模仿虎鲸发声的音色,故 A 符合题意,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 $ ] C" K. H; b( N9 F" x7 ~6 Y3 d4 {* Y
2. (2021·青海)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 )。 : F, Q$ F' J% p0 K s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5 ~) M( Q7 c7 d2 x- H
【解析】男声和女声,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 d& W: Z$ Q: X' h
3. (2021·恩施州)跳摆手舞时,很远处能听到鼓声,是因为鼓声( )。 ( F; f% ]" a1 P/ w3 W$ h
A. 响度大 B. 音调高 C. 音色独特 D. 声速快 6 B* v6 N# U' s0 r- m& u
【解析】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跳摆手舞时的鼓声,是因为鼓声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 _6 V* z9 V2 [/ d 4.(2021·南京)小明和小华读出 a 、 b 、 c 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
* W/ I4 S1 N l3 V1 W5 b8 Q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 b% q2 m4 }' ~9 z 1 u' A( _. z$ c* b
【解析】表中单位是Hz ,所以测的是频率,反映了音调,小华声音频率高,音调高,故 BCD 不符合题意, A 符合题意。故选择A。
% V3 r6 x2 [6 M! s% Q 考点三:声音的利用
" ?/ c3 Y! Z4 t; \6 H 【备考方略】(1)在声音传递信息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B超利用B型超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成像原理,利用声音反射测距,听诊器利用声音信号诊病,蝙蝠利用超声辨别物体和障碍物,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测距,听声辨识人或物,利用超声波探伤等。 & t1 o: q6 V+ m- J- J# W
(2)在声音传递能量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考题内容有:利用超声波碎石为病人治病,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污物,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等。 4 z6 M$ O* x; L& I {
【经典例题】1.(2021·枣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 K! W4 I: s/ f5 r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 M( C) p- [' v+ ]8 e% G) H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 {2 W3 }2 r8 k# o 【解析】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A不符合题意; ; D" E$ S! |6 ^* Q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符合题意;
6 o; C8 W$ K q% |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C不符合题意;
, k: f$ w. o( g1 C! M- O, W7 L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 ^' K' o" T* ?+ d- Q
2.(2021·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L: E4 e8 \% } i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 P" ]$ J' u( j4 i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c1 s( j. @2 I. j$ {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l0 r6 A5 ?3 [: g, h0 z% \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 ~+ `, m! e9 W3 u; w* A% o
【解析】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鸟叫声是通过声音传到人耳的,故A正确; r3 J/ Y$ G8 o Z
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 ; v! s' R! v2 ?. U4 l; z2 M
C、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 s: z A3 C ^. V" \0 I D、“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C。 : _: v- R s7 D# b
3.(2021·甘肃武威)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X) Z- y f8 s8 z, D
A.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 , k. B. f- r0 k: i* h ?, _
B. 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 e4 D" |( _5 O# b! v h
C. 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3 p+ b1 L: Q! L9 J _; Z6 f3 K D.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8 _1 g' r+ C$ o6 K t4 d 【解析】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A不符合题意;
% M( [' X/ t0 V/ V, A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随着空气的质量变小,介质变少,声音变小,B不符合题意; & p5 Q+ R [$ i, T
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 A/ i. e4 K+ h* ~! g6 X 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身体疾病信息,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X( z+ [0 m' o2 |2 b 4.(2021·眉山)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K6 K8 p, P0 W5 i
A. 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 s/ |2 [# O( Y* }, l B. 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 {; a! j; h9 M: E" Y& O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8 f; n0 h4 b- e' d0 g" k$ z: F D.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 K4 v" I8 M% Z; p6 j- U
【解析】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 w$ }, b3 X, |) @+ q) ^! z5 j
B.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3 ` M& W* j3 G$ R; m2 q. d% m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 3 @4 B0 c3 o) |5 [9 B" s$ D2 N
D.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D错误。故选B。
$ `6 T8 q; U( w0 w2 r 考点四:噪声与噪声防治; V2 ]- n0 W6 I" P# ~) _
【备考方略】(1)对噪声的认识方面:所谓噪声就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无用的声音。有的人总认为悠扬的乐声、轻声的说话声或有规律的声音不是噪声,这是对噪声认识的误区。在考题中此类问题也会出现,希望考生能多加注意。 . Z2 h8 q9 N- X- t6 @8 \
(2)在噪声防治方面:噪声的防治与控制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声源处控制或减弱噪声;二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三是在接收处(人耳)控制或减弱噪声接收。尤其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播出现的概率更大。
1 E1 t8 h- g/ X: E) u" e: I0 y (3)不让大声喧哗、禁止鸣笛、给排气筒安装消音器等是在声源处防治噪声;城市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公路旁植树、给窗户安装双层玻璃等,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防治噪声;车间个人戴耳罩等是在人耳(接收处)处防治噪声。
) E u# n$ z. { 【典型例题】1.(2021·天津)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 w2 F( Z* b& W' _8 j* @$ M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传播; C.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 N3 \: U! P# q A5 X! O' r
( \+ o3 M& q; M4 r 【解析】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振动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防止噪声产生,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Q& k4 m2 ^& b! A
2.(2021·昆明)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 Z$ {0 K* Z6 p( B4 G9 O. y/ A A.减小大气污染 B.减小噪声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 U8 e" \0 z. g9 ]3 ?
【解析】在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B。
* Y8 d+ {# x9 B. [9 B( i6 O V1 a/ k 3.(2021·宜昌)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 e4 `9 @0 Y. S0 L6 ]0 K1 o! ~ ~ : Y0 v, s7 S& T- \" H8 `
【解析】噪声的强弱是指声音的响度,所以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的是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大小的单位是分贝。 * k: _& s/ |' R4 a8 \+ E, v
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提醒司机该路段不能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 S, B3 _8 n" d6 @ 【答案】(1)响度;(2)声源。 ( U; r5 b. k" X; x+ f+ i
' @5 ]( Z5 j' ^) b. G$ ]$ _7 K 关注学习,关注物理,关注#物理怪怪怪#,更多精彩内容呈现!
2 ~5 M4 x( ]! Z2 F4 `6 C' \' I8 m! c j! k) Y, m8 [
5 d* d: I1 Q; Y7 Q8 r
' @# M/ R! g$ C2 _+ Z) g0 n* ]% J- r/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