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3 _* F" a7 _& x5 ?
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近日发布“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共有484所高校的5035个学科点上榜。 % u* K: q: Y' c
顶尖学科(2%)数量位居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为23个、22个、10个。
4 W. w: s$ c) V) k4 i8 l 紧跟着的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拥有9个、8个和7个中国顶尖学科。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各有6个顶尖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各有5个。
5 g, u6 t: F( V, L, o9 W/ |6 y7 I 按上榜学科数量统计,7所高校上榜学科数超50个。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各有59个学科上榜,领先国内其它高校,四川大学紧随其后,拥有58个上榜学科。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超过50个。 + k4 K2 {% U: M/ o6 L
上榜学科数量呈现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北京占绝对优势,在各层次的学科数都高居全国第一。 ' {6 t& A X8 R$ }* o
! R& l7 I! z& J# Y 上海前2%、前5%、前10%的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和西藏目前没有前10%的学科上榜。
% i0 [" a. e [ 从各省市冠军学科数量来看,北京以46个学科第一领跑全国,江苏、上海分别以13个、10个学科位列第2、3名。 ! H2 J! y% n5 x2 R" y$ l
中西部高校正在强势崛起,湖北以8个全国第一学科紧追上海,四川、陕西分别以4个、3个冠军学科的成绩紧随其后。
$ V9 i; i; R* K9 m. F 按具体学科来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12个和11个全国第一学科领先其他高校。 & s1 R+ r% U% k) p! L
北京大学在理学14个学科中,占据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全国第一。在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史、艺术学理论等人文社科领域学科中也占据首位。
- X! d$ c, J' t. j 清华大学则在工学方面表现亮眼,在其拥有的11个全国第一学科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等八个学科为工学,为工学门类冠军学科最多的高校。
/ `+ V4 c6 j5 b! W0 n- e: s- B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也表现不俗,分别拥有三个全国第一学科。 # q3 k# i0 j( `3 i
其中,复旦大学在哲学、政治学、中国史3个学科中摘得第一;武汉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个学科中位列第一;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三个学科位居第一。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则围绕自身特色,分别在农业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中位列第一。
1 W! f6 z0 Z* a% K 非“双一流”高校也表现不俗。
" @) {) B- M% P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青岛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这6所高校各有一个顶尖学科。山西医科大学的特种医学首次入选顶尖学科。
+ E' p( u$ M2 y" r( C' h' Q 扬州大学在非“双一流”高校中上榜学科数最多,达37个学科。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江苏大学也都达到30个或以上。 6 E( S1 a: a4 t# R0 s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由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学术人才五个类别组成,下设17个指标,包括50余项测量变量。 / G1 s5 q( }$ V; A8 _; f0 ]
该排名采用的学科口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颁布,2018年修订)》中的一级学科。在每个一级学科,排名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 9 e/ O4 u) B$ a0 _7 N6 I
其中,军事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由于其特殊性,未被纳入排名。公安学、科学技术史等设置频次低、可用指标稀缺的一级学科,也未被纳入排名。
4 s4 F( r' b: K6 j* I( B; r" M
6 E: X- x7 G7 R4 T, _8 P+ n2 D, A4 ~( I, j- K. ?, d5 q" u
/ V3 J1 z; j6 \( W* G' y8 T, z
; j u: f2 C5 e1 e( H5 D* m) s% x) P4 ?( f# W
?: A/ N2 E" D$ F5 C0 h# W" b6 o8 ]
" ~" M: k- C5 M
+ x; y6 \& X8 ]" f: z
4 X* U5 C t- e(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