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c+ g3 J/ H0 }4 I2 E' }
3 P8 {2 ?; G, W( f
3 t. A; |& V% @ ! Q# B+ ^0 Z* E6 r$ \& ` A$ ?
2 R+ \+ H, D0 {6 m
" `! o; B& g0 A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江楼夕望招客》
& a) S% p/ o( E, c' u$ `+ _ 自人类诞生以来,各种各样的天气变换、四季更迭乃至山川日月,都引起了人类的好奇心,多少代智者乃至普通人一生就想知道这些环境形成的秘密,如饥似渴地渴求着真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在自然科学的成熟中了解了不少事情——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板块地壳。人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百折不挠,奋勇地向真理的高峰发起攀登,这也让我们的自然科学在其中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 @# } p( C7 l; h$ @
e0 B8 N% C( @- w
: X2 q' H" B' }4 z, j& l% }2 d8 E$ t 6 v$ `" Y: i* Q! V% C. W7 ~& q: E% z
, E# D- C, ]2 T0 i7 y- X1 i
! g$ v0 V' V1 P) ~ 不过,人类虽然知晓了许多的奥秘,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依然有些非常多的未解之谜。比方说,坐落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旁,号称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依然未被人类彻底探索,宛如地狱一般漆黑的水下深渊,更是引起了所有对自然好奇的人们的遐想。据目前科学家们的测量来说,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点在斐查兹海渊,深度约为11034米。那么目前人类为什么仅仅探索至10929米就不再探索海沟了呢?明明只差这一点了,为什么不完全探索完毕呢?莫要着急,这其中可大有说法。
4 O9 `5 G, L# U! F8 _# ~ 奇妙的地球脉动造就海底深渊 % q! T2 R5 H6 J G% `' V, V
根据现今全球科学家、探险者们手头的资料可以得知,北纬11度20分,东经142度11.5分是马里亚纳海沟的位置,更具体的说法则是菲律宾东北部、靠近关岛附近的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处。这一区域大概形状类似于宽度七千米,长度2550千米的新月状。根据地理构造可以得知,马里亚纳海沟从诞生至今起码已经有了6000万年,而用科学的测高方法可知,这条海沟最深的地方达到了恐怖的6-11千米,是人类已知的海洋最深之处。
! u' W! m- ?1 J, n4 q 3 s- M1 Y Z- S, c+ e# g
! x$ _) W8 E8 U# p
# P, g6 o% w$ D0 A7 k# u, U7 u
: y- w0 z; O7 x: |' n5 U" s s
! b1 i8 y9 o3 {5 e9 y8 [ 按照目前公认的大陆板块学说来解释,地球的地壳可以分为七大板块。我们可以用两本书来大概理解板块对地貌的影响:用两本书放在桌子上,推挤两本书,有时书脊会被挤上去,有时则会被挤下来。地球上很多宏伟地貌的形成,基本都与板块之间的挤压与碰撞有关,包括青藏高原,日本岛链,乃至于马里亚纳海沟。区别只是因为形成马里亚纳海沟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较重的海洋板块被压在亚欧大陆之下,形成的断层就是马里亚纳海沟。 " B' {; N0 G1 @/ N) ]/ {! }" k4 B
1 {% a% O' k' A6 C o: P8 n" r
) G" K0 D" m0 Q- ?$ C8 z
! S& z$ R# T. P1 @% e
0 m7 R0 @. W* z; E
5 X6 P$ |" ]# a: B 不过有一说一,目前来说人类对马里亚纳海沟的认识并不能算非常精进,甚至可以说是极其贫瘠,因为人类还并未探索到马里亚纳之地。所以说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到底有什么,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各国的科研人员为了真正探索到马里亚纳海沟的秘密,连年在进行着不断的科研探索,这些国家中就包含着我们的中国。那么他们究竟有没有得到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 ^0 H2 j0 b8 F, ^+ u! d
探索马里亚纳
) x* G# Q2 W2 D2 e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计算,有两个不同的数值,其中一个是根据探测波反射算的的数值,另一个则是实际测算的数值。探测波数据的来源是苏联科学家,1957年一艘苏联科考船通过探测波得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数据约为11034米,而负责探测的科学家将这一海沟最深处命名为马里亚纳深凹。不过这只是唯一一次测得该数据,所以将其作为国际标准还是不太合适。正值冷战时期,苏联在地理探索上得到了成果,美国也不甘落后。
$ }! H, @; m5 r Z0 i+ j8 k- w
/ u+ }4 H$ T% W+ Q& ^ T8 Y# h1 T 7 d" z( p5 p+ k7 \
; x: O% T0 M% L9 `; t' L
4 {2 j. `" b( D* v0 A 7 O7 F0 F p3 a# L3 @3 u4 _9 p/ s
1960年,美国海军深入海沟10916米,在当时的年代下这已经算是极限中的极限了。无独有偶,在2012年3月的时候,拍摄过《阿凡达》之类著名科幻电影的传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这位导演独自乘坐挑战者号深潜器,成功抵达了10929米的海沟深处,最终平安返回水面,创造了新的记录。而中国在2012年派出蛟龙号进行了第一次试潜,达到了水下6671米的深度。在这以后的六次下水试潜中,最深的下潜记录达到了约7063米。 : j! V$ [# K& p; L7 {: J
* \7 A' i, T# M
! u' c# N6 W3 m+ q
/ e( ~) G% I4 k0 a |$ {, h
2 U( v2 ]' D# h X. V5 N1 C
) K. Y7 E o. L; B) `# ]) S 2016年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深潜器海斗号在下潜中达到了10767米的深度,这对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海底一万米终于有了中国的声音。这么多年以来,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大家的科学技术都已经得到了更深一步的发展与突破,那么究竟为什么现在没有人进一步挑战马里亚纳海沟了呢?当年卡梅隆又拍摄到什么了呢? % Q, w. t* e3 {, n9 R3 |5 b! d6 T
特殊且恶劣的海底地狱
. M7 R. c4 r# A; _. A 马里亚纳海沟之所以难以探索,可不只是因为海沟深处暗无天日。深海之中,水压达到了极其恐怖的数值,普通的潜水器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深处,会被巨大的水压压成碎片,这就对深潜器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国家没有那么充足的资金与技术研究能够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潜器。此外,海沟区域温度极低,含氧量稀少,食物更是匮乏,说它为海底地狱毫不为过。
. S& S9 p! F( _ 3 C s9 \0 e! v0 k9 o9 \! K/ Z5 ]' o
! ]* P- j3 u, A6 {, J5 e0 L
# `, S! t; }# M
8 h, m7 z3 i+ f8 i - i" E( a* Z9 o" r9 X6 N" p
詹姆斯卡梅隆在探索马里亚纳海沟时,在暗无天日的水底呆了三个小时,同时他也用设备记录下了阴暗的海底和一些地质样本。不过海沟底部过于黑暗与压迫的环境,对探索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小的压力,极其容易让人产生海洋幽闭症。而无人驾驶操作技术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各国并没有继续探索。
; g0 G1 {- J y! J: B) ^ * z5 y" O- ^- T. ^& u
- }: [1 y9 h# O2 @, ? $ J5 _ g, m6 a
1 c! O0 V5 z/ f2 z; w5 A3 b! I8 d! }
* T! g1 V; k, a3 E. ~9 V a. T 令人惊奇的是,以卡梅隆所得到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上个世纪末日本人的探索结果可知,在幽暗的海沟里,有的不仅仅是褐色的海底泥土,在这之上,还有一种类似于海参之类的白色无脊椎生物在蠕动着。这种生命形式与目前我们所知的生物形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如此,科学家还从海沟的生物体内发现了人类的核爆碳14信号。这时人们才恍然发现,我们所造成的污染,甚至已经沾染至地球最深处。 & }# _; y+ _0 a) G1 T
环境污染成为全人类的挑战
; I& Z0 x: K, Z3 n6 @7 x2 S; `7 _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 I2 ]7 C) Z7 v( s4 p
通过对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探索,我们得知了生命的伟大之处,渺小且坚强,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之下生存,实属令人惊叹不已。除此以外,我们得到了一个警告,那就是环境污染的问题,陆地上产生的垃圾,通过自然界的循环,居然能够进入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
; e) X6 m0 l, U& j; s 9 G+ P5 W+ R* a" Q6 @6 L9 P2 G2 D
( E' `3 E1 `/ q: |2 |
# ]3 r5 v5 c! C- c5 S8 l
\3 t% p* V/ k4 Z2 [: ]3 x* L ) _5 }# B v3 F3 X! R/ T
这可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消息,令人细思极恐。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做好环保刻不容缓,如果不给我们的环境以重视,最终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 j& S. V! [6 [6 f4 M/ H% E- ~ 参考文献:
_% k! J q! ^! Y2 |! K 《长歌行》
, d: p9 w* c* j6 \" N* d& m7 I 《江楼夕望招客》
5 P! b( B9 M, m. C0 r3 U# H m
0 c: G( U6 l- V$ \+ S1 E1 o$ X, \/ D3 K* O( t7 K
: `9 J/ ~8 B0 u' L
6 n4 f6 D1 o! d$ D9 a- N7 I3 v N3 T
' g5 r9 ^'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