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二号”胜利返航,“深海勇士”号完成第500次下潜

[复制链接]
- t" l/ O4 ~: v* i1 l2 f# Q

原标题:“探索二号”胜利返航,“深海勇士”号完成第500次下潜

5 M( B$ {# ]. V& R5 j2 ^9 H! h4 D3 k# @

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成功布设

1 t& x/ r5 }- P8 f2 j

10月25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返回三亚,完成了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的布设试验。

- W) ~6 S+ r9 a8 ^8 ^' W7 Y0 z- E

该航次主要任务是开展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所研制系列装备的海试任务,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参试装备包括海底基站、原位实验室、滑翔机等多型装备。本次海试采用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深海所联合研制的国产技术,首次实现了兆瓦时(1000kWh)级别的固态锂电池在深海装备上的集成,并在千米级深海进行试验应用,验证了能源及其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实施了海底深海深渊基站-原位实验室-“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水下联合作业。

5 i2 I0 C5 J9 ^) p8 w8 s

) u5 W J* b* G1 s% m9 P" n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俊:利用基站所拥有的大容量电能,本次海试还对基站的海底航行能力和自主位点转移功能进行了验证,这项功能可以实现基站在海底的精确布放以及满足多个位点的作业需求。基站可以支持如原位实验室等平台在海底接入,并向其供电,同时各平台间信息互联,开展长期协同探测,作业模式更加灵活。

) m5 T L0 E; t. ^4 C/ h) W

兆瓦时级别能源系统支撑海底智能探测

7 N% o2 j; i/ }9 a

1兆瓦时相当于电池组的总容量达到1000度的电量,是当前深海装备携带能源容量的最大值。这个技术使能源系统集成与管理技术实现了突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l3 H& u8 Y* D* _: E) n/ v9 r! t

据介绍,兆瓦时级别的能源系统将为原位实验室所携带的高性能传感探测设备等实验系统提供长期能源供给,支撑开展无人无缆值守条件下的智能探测与原位实验。

; I0 r9 ~ g. d" X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助理工程师沙涛:本次海试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深海所联合研制的5种4500米级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用于测量从海平面到海底整个剖面的叶绿素、CDOM(有色可溶性有机物)、色氨酸等物质的浓度,以及配合原位实验站坐底,持续长时间监测目标物质的浓度,支撑深海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

2 \9 F2 r @! A: d2 E6 S1 c6 _

4 h7 j6 {* g1 @ s

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0家单位参与实施。整个系统将在航次结束后继续在海底进行运行试验,并在后续接入更多的智能化无人实验、探测及信息传输系统。

8 k- `( H( g3 \8 @0 W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俊:整个原位科学实验站系统在海底全自主工作,能够进行自身状态监测和智能管理,所有数据通过深海滑翔机中继通信定期传回岸基控制中心,同时,也可以对科学实验站进行远程控制。

0 p2 O+ E9 @1 [: |6 M/ T# C

“深海勇士”号完成第500次下潜

1 b& L/ e: z7 E; A: s/ T7 U0 x

在长达11天的航次过程中,“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第500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1450米,在完成水下9小时的工作后顺利返回“探索二号”母船。

9 e9 q7 }( U( C" f5 H/ a# e/ }

自2017年8月以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研制及运维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受了高海况、高频次、高强度深海作业的考验,在南海、西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等海域顺利执行了41个航次的任务。来自国内外61家单位,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的227位人员先后参与了下潜作业,在海底开展了深海科学考察研究、装备海试、水下搜寻与应急回收救援等任务。据统计,“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全部500潜次的平均水中时间为8小时17分,其中最长时间达12小时53分,平均下潜深度1957米,最大下潜深度达4546米。

3 E7 u0 p. g( b/ n t8 O* x

$ T, M% }" t9 G- \8 v0 ^: h" o) b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杜梦然:通过这500个潜次的积累,“深海勇士”号已拥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潜航员队伍。在过去的五年中,他们坚持海上实际能力的提升,坚持开放、高效和低成本运行,不仅采纳了国际上先进的海上一日一潜的常规作业模式,还开创了独特的夜潜、连续2天3潜、8天12潜等多种作业规程和记录。通过这些努力,“深海勇士”号使我国科学家产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深潜科考成果,也为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海试提供了重要支撑。

' n9 S, Y: F- |2 n

(总台央视记者郑玮玮)

# V" q" ^; L: N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O* m E9 n3 Q $ r$ i+ F; h( U' Y* j- u% e

责任编辑:

* y9 T( ^7 g9 g' A$ H' c1 B t& M+ p# k& N# u ! }' V9 M7 m" ~* H0 U 3 g* G5 x& ?9 V% M" ^) }+ i 1 j9 D. ]4 p.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恒厚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