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复制链接]
海洋地质专业(07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洋环境演化历史、海洋资源形成过程以及海洋在地球系统演化中作用的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k4 Q" N3 f% X% N一、培养目标) F7 n& i1 C* l: ]4 T
培养具有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能力、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作风与较深的文化素质修养的科研、教育专家。
% F8 D' M  M# k0 h: q1.硕士学位:掌握海洋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现场工作及实验技术,了解海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 L3 Z- _2 G8 p  U. k' b2.博士学位:系统地掌握海洋地质学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海上工作能力和实验室分析操作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 a! N: O4 d8 P% A: [
二、研究方向
3 v9 U; x2 e, o+ K$ Q$ i( ~根据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本校的优势、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南京大学海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博士培养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5 U! I6 d1 P; M9 E
海洋沉积动力过程研究:海洋环境中的沉积物侵蚀、输运、堆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海洋沉积动力学方法(如悬沙数值模型方法、经验公式法、示踪沉积物法、沉积学和地貌学信息法、现场观测方法等)、海底界面物质交换过程、陆架沉积和地下水的地质环境演化信息、海岸带长时间尺度地表过程及数值模拟。$ Z) Y2 f' {( ~4 C' y' w, P
海洋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海洋中物质的来源、运移、沉淀和演化,海洋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海水与洋壳玄武岩的相互作用、海洋铁锰沉积物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及海洋环境污染历史、堆积速率的监测技术、河口海岸物质的来源与循环、以及海洋沉积记录中的古气候古海面古环境变化(过去全球变化)。8 y# A7 ~* ^# o1 C# |# n% ~5 ^6 J5 h6 Y
海岸带环境演化与管理研究:第四纪以来的海岸地貌、沉积环境演化机制、人类活动(工程建设等)与全球变化的影响、海岸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价体系、海岸带管理技术,结合各类海岸工程建设,直接为海岸带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及灾害防治服务。8 P0 M( Z6 q2 C* B( n
三、招生对象
7 y- U4 R" E# ]5 `2 @( A! L2 x- L地球科学及相邻、相关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如海洋科学、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土壤学、水文与水利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相关的工程学科,亦可选自政府及企业部门具有相关领域从事规划、工程与管理的人员,拟深造的在职人员,年龄限度可放宽至40岁。5 ~$ l1 v5 |/ U% V. g
                               四、学习年限
& E, V9 q8 ]' V$ X9 G" L硕士:三年
2 {& ^) {  E3 m! L博士:三年(在职人员最长不超过七年)1 C6 ?2 o$ e4 l8 U# D6 v% i
硕博连续:最短为四年,最长不超过六年。7 L7 K8 l: p) l0 S
五、课程设置1 b$ O$ O5 W! u6 ~; G% V3 t
(一)硕士阶段2 P+ s1 s' D5 {$ W; B

- v6 I6 c4 w9 F7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_1 c" o9 P1 m0 n/ ~                              
1 B" V: n: J9 K/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U$ q/ }" d# y(A类课须全选,B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C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同等学力者和跨专业考生需加选三门本专业本科段专业主干课)
: @# x% I" p' a5 q+ D4 n# E(二)博士阶段
$ q% o/ ]! O! a, P- i#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6 b: E* F. o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M( y& z& Y  k8 R& Q( K8 Q
自然地理学进展7 Y. b3 g% c9 _1 q+ K. P; n; d
人文地理学进展
2 z' Q% T' S+ T1 c, f. h% x9 i- h* t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9 P, b) D. V% v8 }8 c! ?% ?: K' L7 b" `六、教学与考核方式$ _# b1 Y/ G, \1 ~) `$ |
教学方式:着重启发式教学,培养研究生独立钻研与分析能力,注重在科学研究课题的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 ^  P5 g2 ^* \8 H$ m$ K考核方式:
* H$ {0 J: r! C8 S                               1.学位课程结束后有严格的综合考试,综合考试合格者,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2.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研究基础上,撰写学术论文或工作报告,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 Y& ~4 _3 M( n3 c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完成相关的野外研究、室内实验及教学工作。! a, g0 V, C, @" M+ V- G
七、学位论文
9 h' o5 x% B6 _, W+ W/ I( o+ ]; J学位论文是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9 z, `2 s, w/ m3 `8 F7 _1.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与先进性并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在国家重大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导师的科研方面结合、为导师科研的组成部分,需选择该领域国际前沿课题,难度较大,其成果对科学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有较重要的推动作用;9 ]  W6 Y# Y! U- @) k* {3 M
2.学位论文的答辩:本专业将按南京大学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要求,严格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程序。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反映博士生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科学技术,应是研究生本人的原始研究成果,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较高的创新性;硕士学位论文应报道研究生本人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 a) W. l8 b2 D
八、质量监测
" g2 N' c1 u% t9 U1 S/ ]5 B3 l1.检验本专业毕业博士生、硕士生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国家企业中实际工作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检验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国内、国际科技界的需求及所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市场价值;; J  E* S4 ^) ?  k2 U3 U1 ]* L
2.对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各培养环节及时监测,按时达到对博士生、硕士生必需达到的量化指标(完成必需的学位前论文等)及时调整,使在校期间严格按培养目标进行;) [; g" [" ?+ t; z3 u, r
3.对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进行追踪调查,导师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博士生、硕士生作继续帮助、指导,使毕业生在学术上做出重要贡献。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红色必胜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