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Z6 i! o) X+ f9 i2 D
中新社广州7月18日电 (王坚 黄林丛)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下水暨命名活动18日上午在广州举行,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命名为“实验6”,新船下水将极大提高中国深远海的科考能力。
& U5 q; F& x/ S% Z& I 据了解,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建设,总投资5.175亿元人民币,设计总吨3990,总长90.6米,型宽17.0米,型深8.0米,最大速度15.5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60天。这是一艘采用国际最先进设计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种用途船舶,探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v- L; h/ x+ k/ r6 O0 d' n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验6”号复工复产延后,为保证船舶建造进度,每天持续为“实验6”号项目投入的人力多达350人,保障了船舶建造进度。根据建造计划,该船预计2021年入列服役。
4 G# @4 E+ s$ I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詹文欢表示,“实验6”号作为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将填补中国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完善中国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和中国科学院科考船队功能序列,成为中国一个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提升中国海洋探测能力和数据样品获取能力,助力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 ^0 @9 Z$ r; V; Y2 a& I$ W) H0 f9 \ 据介绍,设施完备、功能先进的“实验6”号将提升中国对南海岛礁区与深远海大洋的探测和基础数据获取能力,同时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高海洋探测能力,完善观测手段,开展联合海洋调查,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培训海洋调查人员,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完) z2 C d2 @' U: f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b1 n! n2 G3 ~! k( r* |" F) S6 p( n& T9 w6 D5 z* H7 k2 v7 ~3 X
$ D/ T% V; q, t5 ]2 V% `$ ?
9 |. Z& e" r9 T* L- x) t
7 U! D( r1 P* _- P* R)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