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e" C# r2 f! v! W% J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姚祥燕 王丽莎 & z0 g6 j( H" L: b; x3 F
0 B+ b2 `, b7 G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鼓点,“花朝月夕”西溪花朝节视觉形象、“喜狮临门”——醒狮形象等各具特色的会展多媒体设计呈现在数字展陈中心的大屏幕上; 9 S& j1 t2 B* r4 j
戴上VR眼镜,还能沉浸式感受南浔善琏非遗“湖笔”文化馆改造设计、上虞青瓷文化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等会展展示设计项目;
- i z1 I6 S- Q3 D0 ~ 非遗文化、民俗活动等与现代技术交织互动,别具匠心,让人耳目一新……
, ]* w( ` J; K' b: W5 A& Q 在浙江外国语学院追梦堂,“风雅当代”2022届设计系毕业作品展掀开了面纱,文化传承与艺术表达交相辉映。 $ ]. h+ ^1 h2 `% o# x$ I; `
+ y+ B2 \% D$ L6 d2 M( l6 g
为了更好地创作毕业作品,一年多来,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陈洁多次前往六和塔、城隍山、龙翔桥、浙江展览馆等地调研。
, M7 D! X- d4 Q- j: N; W “宋韵文化流淌在杭州的一街一景,一角一隅,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养料。传承宋韵文化,融古入新,是青年设计者应有的时代担当。”在作品《宋韵新生&十二生肖》中,陈洁将十二生肖与杭城故事相联,结合六和塔“抲玉鼠”、白马巷庙“泥马渡康王”等民间故事,借鉴南宋青白釉褐彩十二生肖俑的拟人手法,绘制了惟妙惟肖的系列插画、木刻画,并推出了精美的衍生产品。 5 \! H+ o Z& d: h0 d: ^
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与独特的宋韵文化有机融合,焕然“新生”。
- k, E' M* C3 Z: ^* K # j3 j% {$ g7 N6 m6 O
或身着红衣舞狮,或头顶荷叶泛舟,现场,具有8个学院育人特色的“禾和”模型以及录取通知书盲盒让人爱不释手。
4 e* _& k5 X0 e* m) g 这是艺术与科技专业周雨辰在作品《浙江外国语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形象设计》中为学校设计的IP形象“禾和”。禾生于春,抽穗于和山;以“X X”为眼,寓意上天入地的小金猴有无限可能。
* w# o. i, z ^: I) A# W “四年前,浙外录取通知书上的‘志通天下,浙里启航’引领我打开了理想之门。经过4年的学习与积淀,我想以这个有‘通天之志、通天之能’的小金猴形象,感恩学校,鼓励学弟学妹们踔厉奋发,逐梦远航。” 7 S# F; v& W: ?) G) h
- J2 W6 H( i: U 本次毕业作品展汇集了艺术与科技、应用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传播等3个专业的136件(系列)作品,设计主题涵盖乡村振兴、宋韵文化、运河文化、非遗文化、校园文化产品、主题展厅等。 6 k8 P! T, ], l( o# ~
参展作品将实用功能、艺术欣赏、文化创意相结合,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现场参观的师生纷纷表示:“这是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 X4 z. S, @: h6 c+ F ( n1 x" G. @$ H2 X3 W- `; `5 o
山河孕美育,桃李争朝夕。 : y4 Q+ F6 Q$ E
毕业作品展是浙外推进美育教育的特色举措,是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的直观体现。
- a }7 O/ @; e' x3 v 浙外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紧紧围绕学校“三地四域”建设,以文旅融合、数字会展及非遗文化为特色,扎根浙江本土文化,致力于为浙江文化发展贡献浙外力量。 : _1 k# a" a! w0 d: m: q. {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P% t* N* |: M+ O; l
. x5 k: i- _4 K& Z" g8 ^/ T2 r
$ X. U. @: u: A9 m% a# [9 u& T7 V3 @' G
! m! X9 f, K, F% m' Y- `6 o: Z
2 @! k( E I6 m: O/ K* k8 f% ]9 w+ e! W- Q0 R
* K- E4 v( i' @- B. x0 W. \( Y1 g) N3 x+ L1 y
; }' J t! R/ ?& m/ T+ S! k. f; e) L' }1 u, a5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