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功勋远洋科考船“科学一号”入驻青岛古镇口

[复制链接]
5 {$ D6 s( k5 k# A8 {
# F1 D5 @0 Y) R) |1 `2 m# ~" ~
1 J% r. V- f" J6 |6 G) p
! E, j5 C0 Z0 L$ t

0 s% |& ^- n2 t& F3 ?5 k5 b. P& r

“科学一号”缓缓拖离海洋所西海岸园区码头 近日,黄海拖轮“交工55”拖带“浮坞102”将我国退役的功勋远洋科考船“科学一号”缓缓拖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西海岸园区码头,驶向西海岸新区古镇口核心区,海洋所科考船运管中心人员及“科学一号”老船员代表参加了拖离告别活动。这艘服役36年的我国功勋科考船无偿捐赠给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核心区,将改造成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洋科技人才实训基地,继续为我国海洋科教事业发挥余热。 “科学一号”考察船由上海沪东船厂建于1980年,是一艘2748总吨的综合性远洋考察船,入CCS船级,总长104米、吃水4.9米,排水量3324吨,主机(柴油机)5280马力x2台,最大航速19节、经济航速15节、最低速度4.5节,续航力8000海里,船员编制38人,科学家编制63人。该船配备有十个实验室,可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和环境保护等综合性考察。 新中国第一艘科考船“金星”号,由退役军舰改装而成,不是海洋科考的专业船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参与海上科学考察的都是一些小船,大多几百吨,最大的可能也只有千吨级。1980年,作为我国最早一批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专业海洋科学考察船,“科学一号”的诞生,在当时对于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科学一号”代表了我国当时海洋科考的探索能力。 自1980年建造以来,“科学一号”一直是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航行轨迹遍及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等海域,最远曾到达巴布亚新几内亚,曾两次穿越赤道,总航程60余万海里。 据介绍,“科学一号”考察船在国家“八五”至“十二五”期间,多次承担国家“863”“973”、国家攻关、国家攀登、国家重点、国际合作、国防科技以及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等众多的考察项目,曾两渡赤道,多次远征西太平洋,采集了数以万计的科研数据,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远航太平洋的考察中,科学家发现了“棉兰老潜流”,改变了有关太平洋西边界流动力学结构的传统认识,对海洋经向热量输送、平衡和气候有重要影响;在中国陆架考察中,发现了中尺度涡“东海冷涡”,推进了中国陆架环流的研究。 据了解,“科学一号”考察船服役36年来,逐步培养出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专业海洋科学考察队伍,作为科研支撑体系的一部分,“科学一号”以服务海洋科技为宗旨,勇于进取、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在科学考察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2年,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旗舰船——“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建成并服役,开启了我国挺进深海大洋科考的新时代。2016年5月20日,“科学一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在青岛光荣退役,正式退出海洋科学考察的历史舞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 | m0 z: F# A( x l* t: @) {6 ?
- _9 D8 j: z; Y5 A
, A1 W5 w5 a: A$ i5 u; s) Q5 \. `
6 ?9 k2 @' y- A: ?* L' u0 r # ?" {$ G E5 @& u" ?& d7 X G ; g+ P7 W+ E, H8 ]* b/ _: e+ A2 [3 I- h% r2 P n 0 }- A1 {8 l: m$ @: s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战神梅西
活跃在4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