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恒化工原理课后答案考研重点笔记网课

[复制链接]
7 w( a7 E% ^6 E. F

原标题:陈敏恒化工原理课后答案考研重点笔记网课

& s: K, E# h, f7 ~) ~+ I# l0 a$ y) Z, L+ ~

0.1 复习笔记

3 F* n1 P% G5 H! d) F

$ }$ l( I4 W. P9 z w9 `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5版复习笔记

3 [: v* w1 G/ A+ {5 _# O

【知识框架】

5 R3 U# f# Y( C7 F M/ t

陈敏恒化工原理重点归纳

$ W3 V7 @9 O% e5 J1 f6 x

【重点归纳】

1 \. @! x6 T8 A7 r+ z

“化工原理”主要学习内容

8 a; ~+ J5 z3 n9 t! @5 ~) i% _

“化工原理”学习内容包括单元操作(重点内容)、传递过程(全书主线)、研究方法(重要手段)。

L+ T$ z3 v( ?0 d% F

1单元操作

- x$ X0 \ g/ j' m1 x. }, ^ C' O

各单元操作的内容包括:过程和设备。常见单元操作见教材表0-1。

9 E% Q' X8 E4 b8 a1 \

2传递过程

. T- X* S6 d0 O- C1 N3 B# h2 N

(1)动量传递过程(单相或多相流动)。

. G% ~2 q1 h% m$ w

(2)热量传递过程——传热。

5 D5 G; p( _, S6 K

(3)物质传递过程——传质。

}) Y7 k: r4 X; Y: b5 K

3基本研究方法

- X5 R1 I& ^! O

(1)数学分析法。

; j* s5 B( H I" n3 Y4 C/ O& n

(2)实验研究方法,是经验方法。

4 l3 F0 ^% d: b5 |) r# B. u1 p

(3)数学模型方法,是半理论半经验方法。

$ O/ n3 ?% ]. B: j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 G( l& m( L$ o/ k7 R" k9 \% V

什么是化工原理中的三传?试论述三传的可比拟性。[中山大学2010研]

8 y2 h/ f ~4 K# F

答:(1)化工原理的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动量传递。

5 r4 a7 n0 B# D, e( K

(2)三传的可比拟性如下:

6 L% G: V/ @: p2 n" L3 p

①传递本质类比

# K1 H- E5 n# q+ S$ V4 {# R$ f2 X

a.动量传递是由于流体层之间速度不等,动量将从速度大处向速度小处传递。

0 ~% i' ^4 e2 ?" l$ x: p5 T

b.热量传递是流体内部因温度不同,有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 w' j3 f+ X) M \9 X

c.质量传递是因物质在流体内存在浓度差,物质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

8 Y- p3 @5 K. x+ D$ P

②基础定律数学模型类比

2 s# R$ B% N4 ?6 V& o" W- P

a.动量传递的牛顿黏性定律。

& y+ T' O* I2 q2 V

b.热量传递的傅立叶定律。

( z* r6 u! z6 |/ Q- R) T

c.质量传递的费克扩散定律。

# S; T M" T5 F! ?% y: o

③物性系数类比

. r/ w) X4 t( A- C* U

a.动量传递的黏度系数。

; S1 U6 E# u: R

b.热量传递的导热系数。

5 @0 [- d3 j% v# z1 S1 \+ q8 M

c.质量传递的分子扩散系数。

5 K' v/ t' \ D W' s9 h4 R% B

第一章

) p( j, G$ D4 w; `) v

% A6 d" P- w5 J- D, @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9 f' i ^+ o* { e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 {- S) ^( J6 y# B

1-1 用如图1-2-1所示的U形压差计测量管道A点的压强,U形压差计与管道的连接导管中充满水。指示剂为汞,读数R=120mm,当地大气压pa为760mmHg,试求:(1)A点的绝对压强,Pa;(2)A点的表压,Pa。

/ h- w/ h- K }% h

' k) D, B2 m, |9 c

6 L2 E4 ~2 r" P8 Y0 O2 z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答案

7 w) m- c; G* B" f4 F2 r+ Q

1-2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中的存液量,采用图1-2-2所示的装置。测量时通入压缩空气,控制调节阀使空气缓慢地鼓泡通过观察瓶。今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为R=130mm,通气管距贮槽底面h=20cm,贮槽直径为2m,液体密度为980kg/m3。试求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为多少吨?

% a) k9 [ w! R4 j& o2 e- @, O

& J& A7 P1 y7 W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 A5 I+ X: E# T% @0 u4 }

c4 |( {4 n3 I. B" j: G

1-3一敞口贮槽内盛20C的苯,苯的密度为880kg/m3。液面距槽底9m,槽底侧面有一直径为500mm的人孔,其中心距槽底600mm,人孔覆以孔盖,试求:(1)人孔盖共受多少液柱静压力(N);(2)槽底面所受的压强是多少(Pa)?

( q' s; r' g7 A" q. L5 l* {

) \' S* x" F; j' t, H

1-4如图1-2-3所示为一油水分离器。油与水的混合物连续进入该器,利用密度不同使油和水分层。油由上部溢出,水由底部经一倒U形管连续排出。该管顶部用一管道与分离器上方相通,使两处压强相等。已知观察镜的中心离溢油口的垂直距离H。=500mm,油的密度为780kg/m3,水的密度为1000kg/m3。今欲使油水分界面维持在观察镜中心处,问倒U形出囗管顶部距分界面的垂直距离H应为多少?

6 Y3 A+ O) \. Q2 ]' o2 A( ]$ G

. l9 n5 q, s0 ]& X

1-5 如图1-2-4所示复式U形压差计测定水管A、B两点的压差。指示液为汞,其间充满水。

% g+ @: x; N' B7 w

: l Z" H- c7 d/ r

今测得h1=1.20m,h2=0.3m,h3=1.30m,ha=0.25m。试以N/m2为单位表示A、B两点的压差Ap。

`$ l. P! J4 B5 Y7 u% p; R' Y8 t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5版课后答案

4 D: H. `" `+ r& w

1-6 如图1-2-5所示为一气柜,其内径9m,钟罩及其附件共10t,忽略其浸在水中部分所受之浮力,进入气柜的气速很低,动能及阻力可忽略。求钟罩上浮时,气柜内气体的压强和钟罩内外水位差Ah(即“水封高”)为多少?

$ ~& D4 D: A8 v5 g' @7 m/ v) V

/ J/ B# m9 ^1 c% f s' W" y

1-7 如图1-2-6所示,两直径相同的密闭桶型容器中均装有乙醇(密度为800kg/m3),底部用连通器相连。容器1液面上方的表压为104kPa,液面高度z1为5m;容器2液面上方的表压为126kPa,液面高度z2为3m;试判断阀门开启后乙醇的流向,并计算平衡后两容器新的液面高度。

5 Y( l: H, P) c$ h! D

4 O. z9 ]- c+ }; Q$ H. M0 K+ N- v

1-8 如图1-2-7所示,在A、B两容器的上、下各接一压差计,两压差计的指示液相同,其密度均为pi。容器及测压导管中均充满水,试求:(1)读数R与H之间的关系;(2)A点和B点静压强之间的关系。

( F3 d Z: \0 E* U5 F

资料来自方才学习网,完整版见下图

: u2 ]: U5 s2 ^ T9 _: n/ o: _5 }

$ {4 ?6 l. i) V' q- N2 _

1-9 测量气体的微小压强差,可用如图1-2-8所示的双液杯式微差压计。两杯中放有密度为p1的液体,U形管下部指示液密度为p2,管与杯的直径之比dD。试证气罐中的压强ps可用下式计算

7 x. [ r3 h4 J

1-10 试利用流体平衡的一般表达式推导大气压p与海拔高度h之间的关系。设海平面处的大气压强为pa,大气可视作等温的理想气体。

6 {7 ]/ o! C4 G6 ]

1-11 某厂用的114mm×4.5mm的钢管输送压强p=2MPa(绝压)、温度为20C的空气,流量(标准状态:0℃,101.325kPa)为6300m3/h。试求空气在管道中的流速、质量流速和质量流量。

8 D! z8 K i: ^4 ]* ]

1-12 水以60m3h的流量在一倾斜管中流过,此管的内径由100mm突然扩大到200mm,如图1-2-9所示。A、B两点的垂直距离为0.2m。在此两点间连接一U形压差计,指示液为四氯化碳,其密度为1630kg/m3。若忽略阻力损失,试求:(1)U形管两侧的指示液液面哪侧高,相差多少毫米?(2)若将上述扩大管路改为水平放置,压差计的读数有何变化?

+ o" W0 e7 o7 b, L0 }/ F. Q7 r

1-13 如图1-2-10所示,某鼓风机吸入管直径为200mm,在喇叭形进口处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R=25mm,指示剂为水。若不计阻力损失,空气的密度为1.2kg/m3,试求管道内空气的流量。

% A: K, Q( H" ?+ `- g1 Q

1-14 如图1-2-11所示为马利奥特容器,其上部密封,液体由下部小孔流出。当液体流出时,容器上部形成负压,外界空气自中央细管吸入。试以如图示尺寸计算容器内液面下降

0 a3 N% o3 O5 \1 j

0.5m所需的时间。小孔直径为10mm。设小孔的孔流系数C0=0.62。

& x8 m8 Z4 D$ |8 u1 k; F+ _

1-15 如图1-2-12所示,水以3.77×10-3m3/s的流量流经一扩大管段。细管直径d=40mm,粗管直径D=80mm,倒U形压差计中水位差R=170mm。求水流经该扩大管段的阻力损失Hf,以IN表示。

( k; n, Q$ {1 O- Z2 p4 }* @

陈敏恒第五版课后答案资料完整版在→方才学习网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本文为节选内容,转载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5 b7 z% F% [9 a3 a! L+ l9 R5 d5 E8 b( I0 I# j$ C: i

责任编辑:

4 W3 A' `- f2 c8 R6 a4 x 2 n" h6 w* t7 _5 x# j H ; O. [0 \9 s/ b0 o3 m8 W4 [8 k( \, T) d2 r) U, B : [4 {$ D. f, s h4 A) J: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白小禾
活跃在2024-1-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