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青岛金花”制造业企业公示:制造强国主战场,青岛军团主力军

[复制链接]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二十大报告点名的任务之一。
: M$ @% O7 m! K9 @, T0 f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要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深刻考验着各个经济体的发展“韧劲”。
* J! H' d6 M- \发展的韧劲,就来自制造业。
% o6 G5 l9 v/ \5 Z0 f

' c) a, M# h. P0 X9 {2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4 X9 X4 M6 R& b. R! I10月24日,青岛市工信局发布了制造业类2022年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公示名单,直接呼应着实体经济、新型工业化、制造强国这一系列中国经济的“韧劲”所在,是观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青岛军团“王牌部队”实力的一个侧面。
+ {# p1 v0 O( T  l- G6 b, C2019年,青岛启动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确定每年遴选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分别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领域。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实体经济的支撑性日益突出,青岛制造业军团头部梯队的实力,也愈发受到关注。
! q3 \3 S8 M% W而从新一代“青岛金花”制造业企业名单的变化上,我们也能看到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坚实脚印。
. p0 z* y7 ]5 I; l7 J

( l: Y$ v+ f, N0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新一代“青岛金花”里的青岛制造1 _$ b- @- o: A5 X6 U
根据公示名单,今年制造类新一代“青岛金花”公示名单共有38家企业,比去年的31家多7家,分别为:
" Y2 e- v! K% ?9 b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千里行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裕丰汉唐木业有限公司。
3 q0 x' b9 ?9 _" s2 s% V0 e这7家企业来自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与青岛正在重点推进的24条产业链高度重合,其中来自七大优势产业链的纺织服装和来自十大新兴产业链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最为集中。

4 W4 X1 n& f$ L; i  v/ ?8 V/ d8 ~' ?新增7家企业,不只是数量变化这么简单,其背后是青岛制造整体实力的提升。因为新一代“青岛金花”挑选的并不是潜力企业、初创企业,而是最能代表青岛制造水平和实力的头部梯队,从规模体量和产业拉动力角度看,要么已经是“链主”,要么极具“链主”潜质。
' r& ?+ W  y; ^. ?5 v, z& V) f7 V3 j
; [% s+ l- m)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s/ d3 P7 s) x" e
根据《新一代“青岛金花”企业培育工作指南(试行)》,制造类“新金花”培育企业的入门门槛颇高:
, _) ~6 X, N3 `* R, `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0亿元,连续两年盈利;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年均增速、实缴税金和年均增速、总资产报酬率和年均增速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类产品前三;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居全市同行业前列……
1 h" }) E! \2 P  r能够达到这一系列条件的企业,无论在市场占有率等存量,还是研发、利润等增量上,都已经在本行业具备一定程度的领先优势。这种层次的企业,在市场拓展乃至行业标准的话语权上,显然要更具份量,更能够影响一地产业资源的聚散,乃至决定全国产业资源的布局。
2 b: v3 ^$ d8 i# I7 _) K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一代“青岛金花”承载的期望,就等同于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这五朵“金花”。就在这个层次上,制造类新一代“青岛金花”有望再增7家。
8 q0 J6 v+ s5 V6 ^1 X$ C$ x

9 V6 q# g0 \- T+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Q8 V" H) g4 a9 g此外,去年上榜新一代“青岛金花”的制造业企业,今年也都出现在了公示名单当中。
$ m9 A# Q/ i& L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家企业的名字发生了变化,去年在“新金花”之列的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在今年的名单上更名为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从自动化设备到智能装备,名称变更背后更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这也正是青岛制造的缩影。
' j6 _% m, |6 G1 H+ _) Q) o! d
2 y2 n1 z# L1 X$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7 ^- z- Z, F4 c" j
2、青岛制造加速“回归”" N$ N% e5 a+ P! Q9 [8 M1 f  ?
实体经济是青岛起家的本钱,是在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作为青岛搞活一座城的新使命、新内涵、新路径,“六个城市”中排在首位的正是“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 N# \' v6 \3 q, L在“五朵金花”把青岛制造的招牌在全球打响后,产业革命、消费变革引起了一系列制造业变革,青岛制造也在不断适应新赛道的过程中转型升级,近年来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更是显著提速,在创新驱动下转型升级、加速“回归”。
. t+ Y8 b, |0 k/ B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引领型大项目落地建设,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居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四新”经济、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均突破30%。
7 {/ N, q2 N: q& @2 O

  c  r- d2 R( f1 |8 g8 Z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4 O0 ?" r, a, _7 Y. V4 L1 d
2021年,青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5.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这是近十几年来的首次回升。作为青岛制造的主体,青岛制造业企业也在数量和质量上加速突破。
, `& _8 U, }- v& c: e3 O5 ~% p2 r青食股份钙奶饼干走上资本市场,“网红”崂山白花蛇草水在东南亚建厂,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为行业带来颠覆性突破;青岛海丽雅的特种绳缆随着“蛟龙号”“天问一号”“新一代载人飞船”等大国重器入海上天;云路先进材料自主研发生产的“宽带铁基非晶带材”,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青岛征和工业滚子链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国外市场占有率第三……6 g" z8 J$ ?( h9 S0 u! ~
( k  S% C9 ]; j' C5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l5 H3 K1 I3 a/ G: |% A
新一代“青岛金花”中的制造业企业,均在各自的领域书写着新的商业“传奇”。在头部梯队背后,青岛制造的储备力量也十分雄厚。* P9 @6 s9 [) n0 e- a
目前,青岛共有1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65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补足全产业链条,突破关键技术难点,是“专精特新”企业最具价值的优势,而这也恰恰符合中国制造业升级、智能制造转型的现阶段需求。. T0 c& w, J3 g  J# J
根据《青岛市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青岛要不断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能力水平,到2025年,逐步构建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两条优质中小企业孵化育强体系。* R- k# {( R) G$ e9 [$ ~# x

5 e3 m$ V7 F" G; J& |9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只争朝夕,狠抓项目8 u) a" R/ A( C4 ^  I% w
锚定实体经济,青岛正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压奋进、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m' Y6 k& O9 ~% K
《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着眼当下、只争朝夕的清晰路线图,青岛要在三年迈上“三个新台阶”:& P: P0 ^; C- X
在规上工业的发展上,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
- x; \1 ]  s" x3 k7 M在制造业占比上,三年内实现制造业占比提高到28%,五年制造业占比提高到30%以上;
2 B+ N0 h" l5 p  t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2024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每年提高1%左右。, V9 T8 r; w) N8 b& f9 u  v4 Q
, ?0 a* }6 u  ^6 m$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H- S5 T5 o+ C/ O2 y
《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则明确,要实施“倍增工程”,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与横向拓展倍增发展,引领塑造一批制造业“头雁”。其中,重点推进海尔“四年5000亿”、海信“五年3000亿”、青啤“110亿打造11个重点项目”等倍增计划实施,同时大力培植一批主业突出、辐射明显、竞争力强的中坚企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千亿级企业5家左右,百亿级企业超过20家。
, w9 N  e6 k7 G5 N) B) l振兴青岛制造的全力攻坚,正在转化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快马加鞭,发展潜力大、拉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领域尤为显著。/ R* N% i9 J, h+ C: \
新型显示领域,在京东方落地的基础上,再建光电显示产业园,涵盖光电显示新材料、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进一步延展半导体及光电显示产业链;( m- b) o- W% ]2 m! f* N+ S
虚拟现实领域,歌尔、小鸟看看等头部企业布局青岛,聚集相关企业110余家,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已超过50亿元;
9 C1 k2 N  `7 y$ h' F集成电路领域,惠科半导体、芯恩(青岛)、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等构成了青岛的产业支柱,翼晨镭硕高速超快5G半导体芯片项目、衍梓薄膜沉积设备项目等加速聚集……
  ^8 O8 P" @- d7 z+ ]2 X- o大项目拉动下,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不到24%提高至2021年的27.9%。
; F) ^3 Y# }* D2 y

, J1 Q7 t9 R  p1 q)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z, G1 T( [! w' ~+ |产业是经济之基,项目是产业之本。“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也正是青岛今年以来应对各类不确定性冲击,打造“六个城市”的关键抓手。" d* u8 ~+ X! `% X/ U$ F
截至8月底,329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达100%,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859.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13.1%;截至9月19日,48个年度省优选实施类项目也已全部开工,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17.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06.1%。
! T. e, K- x1 W' t' B9 S; {2 D0 Q在日前召开的2023年全市重大项目计划安排调度会议上,青岛又再次强调,要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以项目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Y! g% N) n$ s: h% D8 c9 Q
制造强国新征程,新一代“青岛金花”必将挑起发展大梁。
5 E. D8 }8 v% M' u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v* g. T3 h. e% E' X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