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烟台赶海人捞海肠”登上热搜,增殖放流功不可没!

[复制链接]
$ g' J5 G9 P0 [8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6 G! @9 ~* |  K8 N畅享海洋馈赠,可不单是大风刮来的。" i; a9 h! B& [- W
  海滩涌现成堆海肠、泸沽虾,烟台市民彻夜捕捞“馋哭”网友
3 Q  K; Q8 g" C+ q5 a8 M" O2 {9 G  j' C1 V2 X5 J
  连日来,烟台海岸从北至南陆续被大量肥美的海鲜“造访”,先是开发区的海肠,再是牟平区的泸沽虾,继而螃蟹甚至海参都纷纷上岸。社交媒体上“烟台赶海人捞海肠”的热搜,单日浏览量达5180万。
  Q' W/ }% ]2 J4 W! o( a  q3 D# m( c0 I( k! m' W& x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量海鲜集聚沙滩?捡来的海肠可以安心食用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s$ k4 ?+ ^" G) ?! I! N2 L
5 s$ r9 P+ K-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_* X- S% z% j9 X6 p* @" `& g; C. l2 |

6 a5 t: H+ n( X0 f/ X/ |
市民彻夜捞海肠 有人捕获上千斤' A$ \* G6 j  `  q& Z8 r5 e: x
  10月5日晚,烟台开发区八角湾惊现大量硕大肥美的海肠,沙滩上、水里到处都是。  d, a( A( j* L2 A
: z, t5 K/ ~  f6 n7 p/ W( k% w
  虽然当晚温度仅12℃,但在该海域海滩上,上千人扎堆捕捞海肠。赶海人挽起裤腿、打着手电,体验“丰收”的喜悦。直至次日凌晨两点半,现场仍有上百人在“奋战”,还有不少市民闻讯后,络绎不绝地赶来。$ U5 d( h, R* D

3 u% c2 d: G& F# D6 N: ]  烟台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现场有的市民拿着桶往里“划拉”海鲜,有的市民捕捞的海肠装满整整一辆三轮车……更有人一晚上捞了上千斤海肠,许多人现捞现卖,直接在海边出售,收益近十万元。
. r2 M. b8 f& G, d2 y/ Z& L  Z7 J% A  I. E) R0 J8 q! q4 Y  m0 x
  海肠“泛滥”不仅吸引当地市民彻夜捕捞,还让外地朋友按捺不住。来自山东威海的薛女士称,晚上在家刷到相关直播,立马驱车400里赶到烟台捞海肠。“开了3个小时车,到了海滩发现人还很多,大家都忙得顾不上睡觉。”薛女士表示,自己捞了小半桶海鲜,第二天就烤着吃了,很过瘾。
! X% g5 J1 ?9 ~; N3 M8 G& b7 N4 }! F( _8 v" C( C! m
  捕捞海肠的热度还没过,6日下午,烟台牟平区鱼鸟河大桥下的海滩又涌现大量泸沽虾。“泸沽虾都成堆成堆的,很多赶海人穿着羽绒服在装虾。”住在莱山区的赵先生称,路过此处时发现交通拥堵,便下车查看,发现了赶海盛况,“捕获泸沽虾多的人,在现场就开始叫卖。”
* C! v$ {+ N  @) }* l/ W$ u: ~
- c- p9 K1 A  a% m  烟台人接连两天“走南闯北”捞海鲜的幸福还未结束,福山区、莱山区的海边,螃蟹和海参又开始分别上岸,“馋哭”了一批外地网友,在相关热门视频下,网友纷纷评论“现在坐车去烟台还来得及吗?”“电影都不敢这么演!”“烟台人早已实现海鲜自由……”
) J  ^( Q8 a( _
# T2 k/ S% ?$ O' f2 G' t2 k2 J5 |# r-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 X" I* {8 J
大风过后必有货 海鲜上岸不稀奇
6 \2 M/ z  g9 y  为何最近海肠、泸沽虾、螃蟹甚至海参突然集体上岸呢?( L) G! `" A6 Y
+ \1 l9 {: W% S. I
  9日,记者联系到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勇。王力勇介绍,这是海物居住环境和自然风浪协同作用造成的。“海肠主要分布在岸边到水深七八米的位置,属于浅水区沙地,质地较松,海肠、泸沽虾等生物本身就埋在沙里,等风浪合适,就会把沙下的生物给吹上岸来。”
+ S$ S- N4 v5 M% R$ O
% N! x$ Z. i4 x2 D) |  记者了解到,此次海物大量出现的时候,恰好是一次强烈寒潮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南下。10月4日,中央气象台一度发布了海上大风预警,黄渤海上出现了8级大风。尤其是渤海,大风以偏北风为主,在狂暴的北风推动下,海肠被吹上山东半岛北岸,也就不足为奇了。
" a& o1 Q% t: o  G
+ o7 `  m- W- l;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4 h2 c' T& Y' x
海肠们如此主动得益于增殖放流
; m5 R6 v4 r9 ]! _, B  Q8 D  “千人捞海肠”的场面十分热闹,“万人互动的评论”也更精彩,但喧闹之余不免惹人担忧。* g5 S- G0 X$ B1 H$ `# J3 e1 r

9 q0 r+ l( ?* i; i  有网友评论提出疑问:“这么多海肠会泛滥成灾吗?”“会不会又有污染,能放心吃吗?”“是不是有人养殖的?这下损失可大了!”
3 Q2 n$ \1 e! f$ ?3 J+ O
# H& Z( e+ _  o1 j! P+ Y  针对“海肠泛滥”一说,王力勇解释,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在2015年至2016年间的增殖放流。
, A) T; q$ V$ x/ o- V$ t+ s. B- b6 A4 q4 F& X. }
  两年间,该研究院在烟台开发区、莱山区、蓬莱区等海域进行了海肠苗种的公益性增殖放流。“总共投放了120万左右苗,此次海肠‘上岸’的八角湾,投放了大概40万苗。”王力勇表示,苗种在2017年、2018年存活下来后,就具备繁殖能力了,目前可能已经增长了几十倍。
  j  l2 \9 l2 G( r% A/ K8 |) V  F: K( r: O) z
  记者获悉,这是从2015年到目前,海肠第二次主动“上岸”了。2021年11月份,烟台夹河入海口附近就出现了大量海肠,市民们也是“披星戴月”在海中捕捞,海鲜界的“翘楚”一度卖出了“白菜价”。据海产品商贩王先生介绍,市面上活的海肠最高可卖80元一斤,平时50元左右一斤,现在市面海肠大概35元一斤。如今,海肠大量繁殖,物美价廉,走上了更多百姓餐桌。
! ^' _  h" s, C# m/ ?, d: O6 H! q$ i
  “简而言之,资源比较充足,加上受风浪影响,所以就会连续出现海鲜大量上岸现象,这是正常的。”王力勇说,“在正确处理后,可以放心食用。”
# S2 s" V& W$ e$ e0 J, t5 x
3 G5 C# s* Y& y' Y& i" t8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1 T- w; M  J: E8 ?. N
保护好自然环境才会有持续惊喜
# ]  A) h! @# [  “大风过后必有货”是烟台的俗语,近年来也屡屡应验。究其根源,是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才有了大量海鲜涌向岸边,给了人们最好的回馈。9 x1 V/ @1 M8 W! N8 p
: I, @; G' t' r! ]5 K: Q! H/ h& _1 z
  王力勇表示,海肠资源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增殖放流,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环境保护得好,让海肠可以持续增产! z5 [" ?) ^2 P7 I
8 T2 w# `( L0 k7 N
  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坚持“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通过“治、关、管、放”,开启海洋生态环境“保卫战”。0 z0 t7 q2 n2 F9 X5 O
# }6 t& `& w& H% y, h
  开展沙滩、海岸线修复治理;下达禁令,禁止围海填湾等改变沙滩自然属性的行为,进行污水截流治理;完善实施湾长制、网格化、海上环卫等机制,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全覆盖;同时,在全国率先制定黄渤海重要野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品种指南、出台社会资金募集管理规定、搭建长效监督评价体系,入选国务院自贸区部际联席会议“最佳实践案例”。6 O# S! K6 M, _' s! ~0 y" p' S

2 V6 Q* ]2 \8 V2 X' b* E5 _5 ]  据了解,八角湾的国控、省控监测点位水质,连续多年满足第一类或第二类水质标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持续保持100%。( q7 t8 k; I$ _4 S0 p0 e1 S
/ ?! ?# m4 e+ j4 A% s9 c
  鲁东大学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系主任、副教授房燕表示,优越的生长环境,让海肠苗种得以持续繁殖,同时,可以改善海区底质环境,改善的环境也更利于其持续增殖,是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的体现。
# Y# X3 ?/ V$ ]8 H' C5 ]4 N! f- i% f8 U# |6 `# c2 S+ A& P3 M
  “此次海鲜纷纷上岸,无疑给烟台市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带给我们深思的,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好自然环境,这样才能持续收获大自然赠予的惊喜。”王力勇说。
, t$ I0 p0 c+ \
* J) @- i6 A% t)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j% N6 d/ o4 @! ^" t) g. H海肠营养 不逊海参
  O3 {7 h, y& H) @6 X  这两天,烟台开发区海域海鲜扎堆上岸、馋哭全国网友,那么,现在还能去捡海肠、泸沽虾吗?
% t' ^; ~* k9 g9 d6 Y1 l& m, }' H4 k0 n' \
  10月9日中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员“阳光911”专程驱车来到烟台开发区马尔贝拉附近海域,发现前几日狂捡海肠的人潮已经退去,但仍有不少人拿着工具赶来。+ X4 z! S5 r  E0 D9 P* j/ x& k

- W/ _$ J8 k$ H6 P  “前几天,就是这里人山人海捞海肠,在烟台开发区一楼盘边上,从5日晚上开始有海肠,听说有人一晚捞了上千斤,整车整车地拉。现在冲上岸的海肠几乎没有了。”情报员告诉记者,“现在海边风也不小,但海肠没了,赶海人只能在海边挖挖蛤蜊和蛏子了。”壹点情报员“阳光911”说。. a/ q5 w' Z  p7 E6 R7 ?8 u

- z7 `: q4 j: B2 b6 s  为什么海边人如此青睐海肠和泸沽虾?据了解,海肠有“海鲜王者”之名,是一种长圆筒形的环节动物,浑身无毛刺,浅黄色,长得像“裸体”海参,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渤海湾等。海肠个体肥大,肉味鲜美,自古以来,在我国、日本和朝鲜沿海均被作为名贵的海鲜食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海肠提取的多肽有一定的抗肿瘤及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人们称它为“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来也不逊色。
/ Q# M4 U  N  @) \0 R( y$ d0 ~
6 C" E1 }+ c) t( d  泸沽虾又叫罗锅虾,穴居于浅海及海湾低潮线附近的泥沙中,主要分布区域在黄、渤海沿岸,肉质松软,易消化,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具有通经下乳的功效。(记者 于洋)% [; g$ l+ u% }3 \7 t

/ M, L9 ^5 E$ K/ c' f: a9 B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0 x  j9 r9 s7 P0 E2 L4 \2 A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