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奖励30万!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发布!

[复制链接]
9月6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暂行)》正式印发实施。
1 u2 ^$ e" |3 L; g, D+ ~3 M! j0 X) `/ u; _# _! K$ M; S* ~5 k
' ~! c3 J) I7 f/ E$ A/ y% t; ?
) e' C" G  X& U* H

: J) L4 x4 C8 B2 U.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5 F. {" I7 V6 r6 R
" ]  ~* K) f  [5 P
记者:今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制定了十大计划中包括海洋人才发展计划,请问针对这一计划,市海洋发展局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 P1 V  K8 ~+ d- f
4 K5 |( k2 p6 S/ ]

1 b+ D$ d$ q! l; t- Y8 w6 @; k4 D) h4 C9 U4 S
近年来,海洋人才作为城市海洋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已经引起了各沿海城市的普遍重视,各沿海城市均在大力汇聚以海洋人才为核心的海洋创新资源。青岛市海洋人才总量虽然在持续增长,但人才数量的“比较优势”相对减弱。在此关键时间节点,以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为契机,市海洋发展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作为实施海洋人才发展计划的责任单位之一,除了协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落实兑现好相关海洋人才政策,组织开展首届现代海洋英才评选之外,还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 |/ [+ {$ H0 W  B: K% i
8 t) Z0 u" _; V( P9 y/ n; ?0 L9 g

% N/ P1 {; Q/ p4 F& n一是探索开展海洋人才标准认定。引才、聚才、用才前提是要做好精准“识才”,目前国内关于海洋人才认定标准和分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对于摸清和掌握我市海洋人才资源“家底”和流动情况略显支撑不足。为此,我局组织开展了海洋人才认定标准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的海洋人才内涵为基础,细化海洋人才分类和认定标准,举办了全国首个海洋人才认定标准专家研讨会。邀请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担任专家组组长,同时邀请了来自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青岛海洋技师学院等单位的6位专家担任专家组成员。通过研讨,进一步充实、明确了海洋人才定义、认定标准和统计方法,对于建立健全我市海洋人才信息管理体系,形成海洋人才资源监测与评估常态化机制,促进海洋人才合理流动与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V: W1 D2 _& M9 o0 ~$ \

0 K' e3 r+ t- J2 b# g% l, w# O( E* d' O) _6 |/ I- d
二是实施海洋人才基础专题项目。为掌握我市海洋人才资源基本情况,我局委托智库机构正面向全市2000余家海洋经济活动单位开展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规模以上涉海企业、涉海高校院所和海洋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等重点用人用才单位,调研内容包括单位海洋人才需求情况、培养情况和政策建议等,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一方面,进一步掌握全市重点涉海单位的海洋人才资源情况,了解海洋人才供需情况,明确海洋人才发展计划实施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充分听取吸收涉海院校、企业等育人、用人单位对我市海洋人才发展的建议和政策诉求,为下一步研究制定更具效能的海洋人才发展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0 d+ ^3 S$ o' ~+ m2 ^' T0 @/ }; ^- S, a- K" {/ z

4 D7 L9 z$ h' M7 r8 p3 A1 f三是编制海洋领域紧缺专业目录。为推动我市海洋产业用人需求与人才供给精确对接,促进专业海洋人才向海洋领域高效流动,结合海洋人才基础专项的调研成果,正研究制定《青岛市海洋领域高校毕业生紧缺专业目录》,《目录》将坚持以服务海洋产业发展为导向,发布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技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急需紧缺的人才专业目录,以此作为吸引和引导急需紧缺专业海洋人才来青就业创业的“邀请函”,同时也为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外招聘亟需紧缺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1 l. z2 v9 g; ~
1 E3 ^5 E: F# [- G/ c
) E- Q: Y; B  E
) G" D* n3 `0 o" k$ e; G/ t  j
记者:打造海洋人才中心城市离不开政策和要素的支持,我市对在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予以奖励,请问财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 L, C! I- E# [* O' a5 S: s- K; c1 \
) H3 S& g3 v+ E7 c9 F
, Q" f( O/ N, ^* s- x# R
经过近几年的整合,青岛市人才政策框架日趋完善,形成了涵盖顶尖人才、拔尖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制度体系。此次针对海洋领域人才制定《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主要考虑海洋是我市最大特色和优势所在,海洋人才是我市的宝贵财富,作为传统的海洋科技城市,在海洋人才引、用、留方面需要有专门激励海洋人才来青创业创新的人才政策。同时也是聚焦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目标和“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从人才制度方面助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具体举措。办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B! K3 U! S/ F0 w. X7 N( z; x# w3 G
( g- D0 z! y0 ?' _, Y, g# @; ~) o* k6 ^' B; M" @
  一是聚焦“关键少数”,强调产业引领。海洋英才聚焦海洋领域龙头企业负责人和高级管理人才,通过激发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内生动力,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向青岛集聚,实现“产”与“才”深度融合,引领产业发展。围绕我市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水淡化和现代渔业等5个海洋细分领域突出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的产业引领作用,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求关联带动10家及以上市内涉海企业共同发展。; i* D4 {  O  i4 S; J, Y8 {

. ]) }! a5 T0 m- G- e+ }6 x3 A8 v
# z; t$ f; a+ F  二是聚焦结果导向,强调研发成效。海洋英才聚焦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突出科技成果产才融合,将实际应用成效作为重要评选标准,在科研一线工作,拥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或国际专利,切实推动相关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链竞争力,且在我市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的科技人才,均可参评突出贡献海洋人才。
8 k, t6 ]+ e- a& C4 R' L
# F+ |- _) k; S2 o: r
7 T* R, S& P: ~* ^) \! t2 Q6 y  三是聚焦分层激励,强调重点择优。按照海洋人才在青岛海洋事业发展的贡献度,采用分层激励的竞争机制,促使现代海洋人才不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海洋英才每年评选一次,有着严密的组织遴选程序,每次评选现代海洋英才不超过10人,其中前3名为“青岛市现代海洋杰出英才”,每人发放一次性津贴30万元;第4名及以后名次的,每人发放一次性津贴10万元。
- v& j: }. Y( g9 M7 }1 E+ q2 S" ~4 G$ U& k8 n" W

' n6 Z7 b2 I. a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配合市海洋发展局等部门做好相关政策实施工作。
% v4 j# ~2 m4 m! y6 J: I9 ?7 @  ~: O- N* W
2 D* P; t4 L8 w0 @+ N) u; j! g

8 c( i) v. F; n+ [4 V0 I/ I# B2 ?9 ]$ s

) p; P9 g* f! J" a# g( b
记者:刚才殷局长发布辞中提到了落实“产业部门抓产业人才”工作要求,制定了本《办法》。请问市海洋发展局在落实“产业部门抓产业人才”工作要求方面还计划开展哪些工作?

' N& n; r" y$ l2 e- E* ?
) T3 O2 m+ y* Q- A# G
8 M! F7 k, V2 y4 Q1 W
1 d4 F+ i( f- J' f8 S( d3 ^作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牵头全市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海洋人才需求调研及目录编制发布等工作,制定落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意见、政策。结合“产业部门抓产业人才”工作要求,下一步,我局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 e/ G7 ?2 U" x* f
! A6 Y+ \$ Y, T8 c
# D, G1 {7 M4 E# W  一是贯彻实施海洋人才政策。以《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为统领,落实《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深入实施海洋人才发展计划,会同各相关部门开展产业聚才、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政策兑现。支持海洋领域人才参评省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和计划,赋予头部企业以及具备相应条件的海洋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自主荐才权,推荐的人才择优纳入市级人才工程进行培养和资助。
9 h! j- |9 R, o: {& x
; o2 e, N. J2 C4 M# u
* G) D" g, `9 W/ u( E6 x0 S; _  二是打造高能级海洋人才载体平台。聚焦我市海洋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科技创新需求,培育壮大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展人才发展空间。支持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加快发展,推进青岛、北京两处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打造人才集聚活跃、资源开放共享的载体平台。按照项目化方式、市场化运作机制,筹建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青岛),争取突破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的种源关键核心技术。筹建中国首家蓝色金融研究院,研发更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海洋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 E0 z$ A5 ~& v3 `
2 H  w, U- ^8 ^' g5 s. Y
3 s! b- s; M& @% G7 ^
  三是推动海洋领域产才融合发展。支持企业牵头开展协同创新。组织认定一批“青岛市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涉海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实施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涉海企业牵头创建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海洋“高校院所+企业”对接机制。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精准对接,统筹产学研创新资源,定期举办海洋“科技+企业+金融”对接活动,开展成果推介、项目路演、金融服务产品宣介,营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良好生态。
* Z" N, ~" t7 E! ~  H+ O" k+ ~  M' a' k! }(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 E; c/ o* L4 }6 o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