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任命!中科院海洋所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

[复制链接]
1 R- N) z; J4 E4 U3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S& [, f& [# c( E3 X; k9 h; k3 c7 {) {! @- y0 [: l$ w

" R: V+ u1 z" M; n0 C& Y3 [1 \! \2022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新一届领导班子宣布大会。 8 ]0 L- U/ I8 ~. u( |5 L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于海斌宣读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王凡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王凡同志任海洋研究所所长;王辉同志任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沙忠利同志任海洋研究所副所长(试用期一年)。
( N: R. q; ?: u! E# c! p于海斌代表院党组充分肯定了上届领导班子取得的成绩,并对上届班子表示衷心感谢。于海斌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好院党组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认真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谋规划、把方向、抓大事、谋发展”的职责,不辜负院党组的信任和职工的殷切希望。 + ?8 ?; X5 P! P8 L( v8 o& `

. T; v: Z+ b%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p/ ^2 H5 ]- S3 A
/ d! a8 ]* J) l: O1 A3 n" S王凡代表新一届和上一届班子对院党组、分院分党组和研究所全体职工对班子成员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王凡表示,新一届班子将在院党组和分院分党组的领导下,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勤勉工作、不负重托,在实现海洋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努力发挥“国家队”“国家人”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I: g8 I: x- ?8 I2 b2 s$ `海洋研究所新老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管理人员、科研骨干及各类职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于海斌主持。 3 W9 ?9 w/ O# i1 [7 x1 M
) I6 l; j, I9 X) o: H! ~: D! `

1 M, E! N' @: L* `( P0 a, U# }
* q" j" c/ ~: ^9 u9 i5 ?0 L) t(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8 V. g% @3 X

* h* C4 T3 c9 a( l: x; i&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e3 v3 E4 V  }3 H( n& k- M
7 y' Z1 w1 D" N+ Z6 n. y( w3 e: B$ ?; C
# o& b* m. J7 l
王凡,1967年1月出生,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工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9 ^8 w' V/ P+ p5 Y% a
1985年至1995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2000年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04年英国国家海洋科学中心访问学者。199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99年起任研究员;2001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1年至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实验室主任;200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海洋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至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2017年3月至2022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2022年8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2021年3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5 H! |$ a' d! z/ j6 o
主要从事海洋环流动力学研究,在热带西太平洋和中国近海环流及中尺度过程、暖池热盐结构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及中尺度过程方面,揭示了上层环流各主要分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披露了海面高度的半年变化、北赤道流分叉纬度的不规则季节变化,以及赤道逆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机制,利用遥感和现场资料合成刻画了中尺度涡旋的三维结构及其空间演化特征;建立了次表层潜流的动力学概念模式,初步解释了大洋西边界潜流的生成机制;建立并求解了热带海洋余环流基本方程组,指出赤道波致 Lagrange 余流是赤道环流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2)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结构和变异方面,基于实测资料发现和命名了主体位于暖池内部的北太平洋热带次表层水(TSSW),发现了年际变异信号的热带-热带外经向次表层传递通道;揭示了暖池内外不同性质的次表层水团之间存在交错嵌入现象——热盐入侵、指出其季节和年际变异及其与赤道流系的关系密切,揭示了暖池中北部次表层盐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南北反位相年际变异特征、指出其主要受环流动力过程控制;3)中国近海环流及中尺度过程方面,基于历史资料定量估算了过去40年海表温度的变化趋势,揭示了黄海暖流锋面对冬季黄海暖舌西偏的影响机制,阐明了中国近海温跃层和逆温跃层的分布、演化特征及机制,发现冬季南黄海西部N 形锋面并解释了其成因。此外,还主持完成了863船载海洋环境探测系统示范建设,主持完成了中国科学院黄海和东海海洋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建设。4)担任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重点任务二“西太主流系观测网构建及在海洋环境和气候预报中的应用”负责人,带领开展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行了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的建设与维护,初步实现了潜标数据的实时化传输。  h. u" r# C) l+ w$ _: K' d
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等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 SCI/E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入选首批国家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第二)、国家海洋工程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青岛市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l( y, D' \. d2 s9 K  ?主要学术兼职:国际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计划(NPOCE)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气候变异与预测计划太平洋区域工作组(CLIVAR/PRP)成员,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主要作者,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海洋与湖沼》主编等。
0 N# U9 L; Z$ f5 f1 H, \" w+ e" S$ ]% ]- z
3 m5 M& N: ~9 v/ t3 e! x

) l# a" c& W5 t# v+ A-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 J; s8 \$ y# v7 w- o! i+ ?6 u& Y' d5 J1 F$ {
+ L' Y+ v) f2 ~! w( g3 x
王辉,男,1972年2月出生,新疆奎屯人,博士、副研究员。
2 s4 x. q. R$ g# u: w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本科生,获勘查地球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硕士研究生,获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6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后研究;2001年6月至2001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秘书处专职秘书、副研究员;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副处长、副研究员;2006年12月至2012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副研究员(其间: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英国埃克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2年7月至2017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3月至2022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2022年8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6 ?4 R. N1 N2 i  b0 T$ x- g' t2 ?* q7 ]# K% z# [% q

. Q$ ]: g1 n1 d! x% g0 n$ c
( n0 M4 t! M& c" Q3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_, f' Z3 B" N. s9 W
# Y. z' `4 l/ s! ^6 V5 |- }6 e/ j' [

, o+ @* u0 {) R' D! T0 m毕伟,男,1969年11月出生,辽宁凤城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 v1 B# W  X: v; V) x( f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吉林工业大学本科生,获得金属材料与工程系焊接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6年4月,沈阳第三机床厂工艺处助理工程师。1996年4月至1999年3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人才交流中心工程师。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人事教育处工程师(其间:2000年8月至2007年1月,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2001年3月至2009年6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其间:2002年2月至2010年1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团委书记;2002年5月至2010年7月,科学时报辽宁记者站站长;2008年4至2008年7月,中共中科院党校第十二期党员管理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年1月,高级工程师)。2009年6月至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组织人事处处长。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组织人事处处长、监察审计室主任(其间:2014年9月四级职员);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组织人事处处长;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助理、组织人事处处长。2017年3月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w: T& B3 c7 b/ r% N$ D& J$ M/ r
1 B! R7 }1 r. I) m8 ?% b
! x& m4 {+ g; ^- z' [2 b

) U' W7 y; W6 S( [0 P%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z8 _( x2 k  Q" }) r. `( N
9 w2 i, E: d; U3 ?; a! U, m" C$ b7 I8 I
沙忠利,男,1977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H" @6 h6 a$ v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科技部深海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1999年于西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8-2022年任科研处处长;2022年8月起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 {, W& t4 f- k) |8 q) J# m
研究领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主要从事海洋甲壳动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动物志编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等多项国家任务。近10年已出版多样性专著8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担任《Zoological Systematics》和《海洋科学》编委。2021年获海洋科技技术一等奖。 ; i9 M2 C) e* v: G( v6 D" {& j
: T+ {4 p& j; O- p* D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S' l! f! d4 l' @% w6 ]! j( W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