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王诗成专著《海洋生态经济路径研究与实践》上册

[复制链接]
本文来源王诗成专著《海洋生态经济路径研究与实践》上册: ~7 a) D6 T: W8 M. e0 f6 V
. i5 u8 Z$ [3 `: Q* Z5 O8 u

* ]# Q& N, H% m. @8 M4 P-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 j7 P# I7 a# d
6 U/ I' J: l4 e/ ^.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R7 O: r4 K9 U

3 j9 a2 n( K0 b+ _8 a6 m: w' P6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 R3 _* Z6 v5 x( r$ A5 N
1 \) i$ r4 j- b* S(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 F7 |, K/ [4 \7 R8 ^# a
( R0 A) `. G2 ~# Y# L4 b0 m,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1 _( P' R, @! w; ~1 X8 \2 ^

- C5 x& S( m: }&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3 A% H" T: r! |4 ^

) p+ ?' y' r: D8 ?"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5 m6 n2 I4 i: v, g
1 L9 u  v4 Q( H5 y; A) o*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Z+ G6 m  @) F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作出关于“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标志,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青岛科技城建设异军突起,海洋科技硅谷初具规模,港口及物流建设、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园区、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渔业,尤其是海洋生物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 f1 ?2 H) P% }
0 l0 }) Y; Z8 ~6 @#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i" Q9 y% i" u2010年山东海洋生物产值达到1566.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海洋药物与功能性食品和海水种苗繁育为主体,以海洋新材料与活性物质提取、海水养殖病害防治为辅的海洋生物产业体系。烟台国际生物科技园孵化进行了“藻类活性蛋白的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中皓生物与中国海洋大学组织工程角膜重点实验室合作,攻克了人角膜细胞难以建系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建立了国际唯一的非转染、无致瘤性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系和人角膜基质细胞系,组织工程人眼角膜产品即将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科院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一批顶尖科技研发机构,正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目前青岛正在筹建中华海洋药物研究院。
" S* A4 j4 r6 w5 ~2 l" O尽管山东省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为基础,利用生物提取、合成和基因工程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我们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 p2 E: L' _4 @* y  v0 ]5 O从国际看,世界沿海各国纷纷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列入本国发展战略,美日、英法、俄等国分别推出“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洋蓝宝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投入巨资发展海洋药物及生物技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失时机地把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开发提到国家战略日程中。! Z! J$ _7 F; w6 U# v
从国内看,我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1世纪》白皮书,明确提出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是今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地方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海洋开发急功近利现象普遍存在,重视海岸带开发,重视大项目引进,市与市、省与省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海岸带区域经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一些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趁机在沿海落户致使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尤其是半封闭海湾地区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赤潮、浒苔、水母泛滥成灾,溢油污染频繁发生,使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海洋灾害,尤其是使次生灾害呈上升趋势,海洋生物资源持续衰退,大量物种频临灭绝,海洋捕捞能力严重过剩,国家的减船举措因柴油补贴政策的实施而搁浅,近海已形不成渔汛,大量无证渔船跨界捕捞,涉外作业事件屡禁不止。( k, u& ?3 @" p2 K
从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看,山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海洋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山东,海洋生物科技占其七成。山东海岸线长,海湾众多,生物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山东省有十几万平方千米的近海渔场,鉴于目前经济鱼类品种严重衰退,已形不成鱼讯,海洋资源修复虽然发展势头很好,但因投入等因素的制约,规模不大,离真正意义上海洋生物产业强省和国际水平的海洋牧场相差甚远。
2 o9 A1 C6 O8 L% R, U* h1 _+ H- G

% s$ c' J: l$ G1 X& M&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L. J3 D* s. b3 w
近几年来,尤其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都在探索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海洋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成为海洋新宠,对中国,尤其是对山东来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机遇期。
5 h7 R5 L3 X6 u.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把海洋生物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制定出台,把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 d$ g; X; M: a+ Q0 C, z& W1 r* e为了更好地推进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笔者建议如下:
% A$ L' U( w7 y* b8 ~+ N6 G: N6 Q建设国际一流海洋生物科技产业航母7 I% v* t. w6 V' h3 z0 P2 o
一是围绕重点领域,加大开发力度。在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酶等技术研发和开发利用方面,重点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家驻鲁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一批已经取得重大研发成果、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企业组织,加强联合,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增强海洋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在海水养殖优质苗种、海洋生物新材料等技术研发和开发利用方面,重点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建企业技术联盟,有效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6 l. e$ }; R7 n! _  i二是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在现有公共科技平台的基础上,支持建立一批具有海洋生物特色优势的公共创新平台,尽可能加快实现科技要素资源共享,更好地支撑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 F5 h1 }% y: _三是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科企金融对接、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y& \$ S) ?! E6 l7 y1 `( ~
: I+ N, G! n: m/ j) |6 Q- R/ J$ @$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T* T3 G* q- q9 O' W+ |建设国家半岛海洋牧场. I- F9 @7 F% i% `
为了更好地推进半岛海洋牧场建设,要按照海、湾、岛、岸、滩进行布局,突出生态修复、生态牧场、低碳创汇经济、蓝色食品基地建设。
/ d. F. ~/ Q) a  F" D$ Z) F一是高标准制定“半岛国家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在海洋经济规划中要凸显海洋牧场建设的作用和地位。在产业定位、优化布局、立体利用、发展空间、扶持政策等诸多方面突出海洋牧场建设专项需要,积极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工程的有效开展。4 K/ |, x+ _! g% |, S  [. N. c
二是立体利用和科学深度开发近海海域。继续加大实施近岸海域的生态修复,以建设近海渔业增殖功能区、人工鱼礁区、海底藻场、种质资源保护区、休渔区为主要内容,实行生态、立体、综合开发建设,将山东半岛沿海16万平方千米的水域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工程。$ E' M& y$ j5 }7 U
三是科教先行,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现代国家海洋牧场建设依赖高新技术的支撑。针对海洋生物技术、深海养殖技术、海洋立体利用技术、渔业增殖品种选优改良技术、人工鱼礁建造技术、人工放流及增殖管理等关键技术,组织技术应用,提升海洋牧场建设的产业化水平。引进借鉴国外发展海洋牧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不断提高海洋牧场的技术含量。学习引进挪威等发达国家的深水抗风浪养鱼网箱、人工鱼礁设施,不断提升现代设施渔业建设的科技水平。
' j( o- o" ?$ `8 i7 j% F
- }* ], [1 Z9 K8 L3 Z! w* },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w, D1 v  C  q0 N' E5 `
四是金融投入改革和创新,建立灵活有效的融资渠道。拓展海洋牧场开发建设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保险资金参与投资海洋牧场建设项目。积极引入外资金融机构投资海洋牧场建设,支持海洋牧场建设投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争取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积极拓展牧场海域使用权物权化融资渠道。以海洋生态补偿金为主体,建立国家半岛海洋牧场建设基金。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建政府投资担保公司或会员制担保公司,主要为海洋牧场所需贷款提供担保。吸引风险投资,充分利用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激发社会投资海洋牧场建设的积极性,积极探索采用彩票销售、发行企业债券、推行资产证券化等形式进行融资。探讨将渔船柴油补贴改为海洋牧场增殖基金,从获利税收中按比例返还给相关渔民。
/ @; H6 i5 N$ n+ t- K; n! \五是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海洋牧场建设领导。海洋捕捞积极试行限额捕捞制度,严格落实各项休渔禁渔的保护规定,建立有利于资源养护的保护体系,提升捕捞渔货鲜活度和增殖放流实效。鉴于海洋牧场建设是对海洋国土的立体开发利用,是重要的蓝色食品基地和碳汇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海洋牧场是立体开发,任务繁重、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建议成立国家半岛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局,统筹海洋牧场建设的规划、建设、技术指导和管理。7 U6 Q" H% F/ d" J& \* s
综上所述,海洋生物产业和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大有作为、利国利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要措施到位,山东可以做到到2015年,海洋生物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占全国海洋生物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到2020年海洋生物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山东半岛地区成为全国最大、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2012.8.5). X7 x0 ]' s3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s2 O) [+ l/ P-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